掌握南方早熟梨高品质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秘籍!

秦柳钱 2025-03-31 02:50:24

掌握南方早熟梨高品质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秘籍!

申 建

南方早熟梨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多种土壤条件下旺盛生长,无论是丘陵地带还是高海拔地区均能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对温度变化、水涝、干旱及高温等不利因素的耐受性强,通常在生长初期不易出现叶片脱落现象。南方早熟梨以早熟、高产及产量稳定性而闻名,种植后翌年即可开花结果,3~4年产量可达5~10 kg/株;5~6年产量达到高峰期,产量约为25 kg/株。重庆市涪陵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但光照不足,年日照时数在1 070~1 260 h,属于低日照区,尽管光照不足,但7月中旬至9月上旬的高温天气有助于早熟梨的生长;涪陵区地势西北部较低,东南部较高,适宜种植早熟梨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海拔500~1 000 m,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远离污染源,水源和交通方便 。总结重庆涪陵地区南方早熟梨栽培技术对于推动当地果品产业的发展以及提升果农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 栽培准备

1.1 建园及规划

选择梨园应优先考虑背风向阳,具备深厚肥沃的土层、充足的阳光、丰富的水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海拔在500~1 000 m的砂质壤土良好的排水性能地块 。梨树种植前对园区进行综合规划,根据地形和海拔高度设计果园通道及灌溉系统,规划作业室、养殖区以及明确种植区域分区。

1.2 整地

栽植前进行土壤施肥,使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在1.5%以上。使用挖土机,挖一条深1 m、宽1.2 m沟穴,在挖掘过程中将表土与底土分堆;每公顷施用75 000 kg成熟农用有机肥料+作物秸秆、绿肥18 000 kg+氮、磷、钾复合肥750 kg。此外,将部分表土与肥料在穴内混匀 。

1.3 苗木选择

选择高度不低于1 m,胸径(在嫁接部位以上2 cm处)不低于0.8 cm,根系完整、芽点饱满且未受到病虫害影响的1 a嫁接苗木 。

梨树授粉效率较低,选择2~3种与主栽梨品种花期相近、兼容性高、花粉量丰富且商品性好的梨树品种作为授粉树。授粉品种与主栽梨品种的配置比例宜为1∶(4或5)。

2 栽培方法

将苗木放入穴内,根系均匀展开,填充表层细土。填土至2/3高度,轻轻提起树苗,使根系周围被细土包裹,用足部从外向内踏实土壤,继续覆土并踏实;嫁接口露出地面约8 cm,做高度为15~20 cm、直径100~120 cm的环形水培区。栽植后苗木施加20~25 kg定根水,待水充分渗透后,再覆盖一层薄土以减少水分蒸发,也可在苗木外围铺设秸秆或塑料地膜,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苗木生长 [5] 。定植后立即进行定干,根据本地区采用矮化密植技术,定干高度一般在45~55 cm,定干后整形带内保留3~4个饱满芽,以备来年抽生壮梢。

3 栽后管理

3.1 土壤管理

在5月末及11月末进行中耕除草,若果园具备充分的灌溉条件,可考虑在夏季种植。对于水资源匮乏的果园,在6月初完成中耕后使用稻草、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或其他杂草对园区或单株树木的根部进行覆盖,降低土壤温度、保持水分并缓解干旱状况,树盘覆盖的适宜厚度为15~20 cm,同时树根部分不受遮盖 。梨园避免种植玉米等高秆作物以及南瓜等攀缘植物,应选择与蔬菜、豆科作物、西瓜、榨菜等低矮植物进行轮作或混作。

3.2 水肥管理

3.2.1 施肥管理 幼树于2月下旬至10月末,施肥频率为30~40 d/次。在5月前,施用尿素100 g及成熟畜禽粪便水8~10 kg/株。5月末至10月,施用硫酸钾复混肥100 g及成熟畜禽粪便水8~10 kg/株。

成年结果树1年中需要施肥4次。首次施肥应于2月中旬前完成,即在梨树发芽前,施用混合有机肥50 kg/株,配合尿素0.25 kg;第二次施肥应在5月下半月,即在果实膨胀前,施用人畜粪水50 kg,添加硫酸钾复合肥料0.25 kg;第三次施肥在果实采摘后,施用家畜粪便水0.25 kg/株,搭配化肥尿素0.25kg;第四次施肥,即底肥,在10月初至中旬,施用畜肥50 kg,辅以硫酸钾复合肥0.4~0.5 kg,对于刚开始结果的树木,施肥量应减半。

根外追肥1年至少应进行5次根外追肥,特别是在盛花期,可采用0.3%磷酸二氢钾与0.1%硼砂(或硼酸)混合喷洒,提高结果率 。在5月中旬及6月初,分别施用0.2%~0.3%尿素与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此外,在果实采收后第10天及第30天,重复施用相同浓度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保持叶片光合作用效率,减缓叶片脱落。

3.2.2 水分管理 在经历冬季干燥与春季缺水期后,浇水频率为10~15 d/次;在高温干旱季节7~10 d/次。幼树浇水量为10 kg/次,成熟树木浇水量为50 kg/次。4月初至6月初以及9月末至11月末多雨阶段,应适时进行沟渠清理,及时排出积水 。

3.3 花果管理

3.3.1 人工授粉 采购专业配制的梨树花粉,并进行人工授粉,将花粉与干燥粉末或湿润滑石粉按照1∶5的比例混合,置于干燥小型容器内;使用棉签、画笔等工具,每次蘸取适量混合物,对8~10朵盛开梨花进行授粉。在授粉过程中,每隔20 cm对花序外侧的1~2朵进行点授。花期天气条件适宜、花量丰富,进行授粉30~50朵/株;若花期遇到不利天气条件、花朵稀少,授粉80~100朵/株。授粉的最佳时段为晴朗或多云天气,宜在9∶00~15∶00完成。

3.3.2 疏果 根据果树承重能力,在花落后25 d内,每15~20片叶保留1个果或每个枝条20 cm处保留1个果实的标准,剔除体积过小、发育不全以及遭受病虫害的果实 。疏果通常分为2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进行初步疏除,保留数量比最终所需多出20%~30%作为预备;第二阶段确定最终保留的果实数量。

3.3.3 喷药套袋 在完成疏果后,套袋前7d,施用12.5%烯唑醇水性可湿粉3 000倍液与10%氯氰菊酯2 500倍液进行喷洒,消除病原菌及害虫,在落花后30 d内选择专为梨树设计的套袋,及时进行套袋。

3.4 树型管理

梨树栽培第1年,在树木萌芽前对主干进行固定,高度约为80 cm。剪口部位下方第1个芽应予以保留,移除第2个和第3个芽,第4个芽及以下芽可任其自然生长。对于新生枝条,优选生长旺盛的枝蔓作为主干,去除其余分枝,每年9月调整主干枝角度65°~75°,促进侧枝的发展。冬季修枝保持主枝长度在60~70 cm,栽后第2年,移除无用嫩芽分枝,选择在主枝的合理位置培养侧生枝,保持侧枝间隔在30~40 cm;对于多余的其他枝条,通过摘尖或整枝技术使其成为结果枝或支持生长的辅养枝 。在树木枝丫稀少处,应用凿芽刺激生长法以催生新枝,帮助树冠增大并形成完整。冬季进行疏剪,对主干枝与边缘枝进行截短处理,以培育延生枝条,进一步拓展树冠。进入栽培第3年,适时去除多余芽朵,促进侧枝生长,主枝至少保留3~4个侧枝。

4 病虫害防治

重庆市涪陵区南方早熟梨栽培过程中常见病虫害有梨轮纹病、梨腐烂病、梨网椿,以上述病虫害为例,提出具体防治措施见表1。

表 1 病虫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5 总结

重庆市涪陵区是我国南方早熟梨重要产区,深入研究南方早熟梨高效栽培技术对于提升当地果农种植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南方早熟梨高品质栽培技术应用中,结合地区气温、地理条件进行建园及规划、确定栽培时间、合理定植、做好栽后管理,要及时防治病虫害,了解本地区南方早熟梨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提升病虫害防治能力,对于推动当地及周边区域农业稳定和农业安全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0 阅读:0

秦柳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