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向中国输送多少石油”
这是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登科的表态。

“如果国家利益要求购买石油,中国当然会这样做,这是我们中国朋友的选择。”俄罗斯不催、不问、不猜,只等。“你需要,我就送”的姿态,表面看是外交礼貌,实则在默默释放一种资源上的信任投递。没有激烈的外交辞令,也没有经济学术语堆砌,更没有喊话和对抗。这个石油,如果用人民币结算,那什么都好说。但如果用美元结算,那大家保持表面友好就行。面子上,这是俄罗斯向中国示好。但面子是面子,里子是里子。中国的能源策略一直是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需要多渠道多国家购买。俄罗斯占比约16%,沙特、伊拉克等其他来源占比超50%。

这也是一种战略。这样不会因为和美国的贸易战而改变。现实我们不缺卖家,也不会依赖这个渠道。俄乌冲突之后,欧洲那边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一轮接着一轮。俄罗斯原本在欧洲的能源市场份额大幅缩水。俄罗斯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能源大国。石油出口可是经济的重要支柱,这时候就急需找到新的稳定市场。而咱们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2024年中国的需求量为7.56亿吨,同比增长仅0.04%。对石油的需求需要稳定,对俄罗斯来说,就是最理想合作伙伴。不过,要实现 “中国需要多少石油就输送多少”,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运输问题就是个 “拦路虎”,中俄距离远,石油运输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虽然已经有一些石油管道等运输通道,但随着输送量增加,运输网络还得进一步建设和优化,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俄罗斯的石油主要通过管道和海运两种方式运往中国。管道运输虽然成本较低,但现有的中俄原油管道运力有限,短期内无法大幅提升。而海运则需要经过漫长的航线,运输成本高,且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较大。举个例子,从俄罗斯远东港口运往中国的石油,每桶的运输成本可能高达5-10美元。这样一来,所谓的“便宜油”加上运输成本后,可能并不比中东石油便宜多少。未来一段时间,受中美相互加征高额关税影响,美国对中国的原油出口极有可能降至零。而且在今年 1 - 2 月份,中国累计进口美国原油 107.45 万吨,同比下降 39.62%。前段时间特朗普一系列的关税政策出台后。中国为了反制,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其中就包括原油。况且从美国买原油太贵了,怎么算都不划算。不如找其他能卖原油、价格又便宜点的国家合作。但俄罗斯的“中国要多少石油就供多少”,这话听起来挺“硬气”。但背后其实有条件、有算盘,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不当回事。俄罗斯现在挺需要中国这个大买家,所以拍胸脯保证油管够。中国也需要俄罗斯这个靠谱的供应商。至少未来几年,俄罗斯肯定能供上中国的油,而且价格可能还比市场价便宜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