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1日,博汇股份(300839)发布公告,公司实际控股人发生变更,无锡惠山区国资入驻。
次日,二级市场上博汇股份复牌涨停,截至发稿,博汇股份股价为7.64元,总市值18.75亿元。
始于去年补税4.38亿的风波,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其创始人金碧华和夏亚萍知道,这场始于1995年的创业神话,是时候按下终止键了。

二十年前,当金碧华在慈溪开文具厂时,绝不会想到自己会卷入如此惊心动魄的资本迷局。

说起来,在2023年以前,金碧华在事业上一直都很顺风顺水。
18岁就在镇海五金冲件厂当上了厂长,25岁又去临江制笔零件厂,这些经历为他后来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5年,他自立门户,通过挂靠乡镇企业,赚取了第一桶金。
2年后,金碧华担任文魁集团的总经理,继续在文具行业打拼。
2005年,国家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石油化工等5大垄断行业,金碧华看到了这背后潜在的巨大商机,决定进入石化行业。

金碧华投资195万元,和朋友合资成立了宁波博汇化工,进行石化产品的深加工。他持有公司65%的股份。
2011年10月,财政部推出针对燃料油深加工企业的消费税退税政策,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可按实际消耗获得消费税退还。
这些原本被计入成本的消费税全额返还,对于成长中的博汇化工来说,可谓是天降甘霖。
金碧华果断卖掉文具厂,带着全部身家豪赌石油化工赛道。
这个决定让他坐上了政策火箭,公司业绩飙升。
博汇化工通过“燃料油-重芳烃”加工模式,享受消费税先征后返的优惠,仅2018年公司消费税退税额达6905万元,占其资产总额的21.66%。
这也让公司净利润率长期维持在25%以上,有了消费税的退税加持,其毛利率一度高达40%,这个数字在毛利率不足10%的传统化工行业,堪比金疙瘩。
银行的信贷经理托关系找人,追着他们放贷,似乎博汇化工仓库里堆的不是化工品,而是金砖。
2020年6月30日,博汇化工顶着“深加工龙头”光环登陆创业板,发行价16.26元,市值巅峰时达68亿。

金碧华夫妇身家也飙升至35亿,成了宁波商界炙手可热的新贵。
但命运的馈赠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这种依赖政策红利的商业模式,为将来埋下了隐患。
鲜有人注意,博汇化工的招股书风险提示章节写着:“若消费税政策调整,将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博汇的危机在2023年6月全面爆发。
财政部、税务总局对部分成品油消费税先征后退政策做了调整,从6月30日起,混合芳烃、重芳烃等按照石脑油征收消费税。
博汇化工的核心产品重芳烃赫然在列,这对于消费税退税占资产总额20%的公司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

据上市公司财报,从2020年到2023年,博汇股份4年合计获得消费税退税金额为8.34亿元。
这一取消,就是每年损失2亿多的净利润啊,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的金碧华夫妇心在滴血。
公司年产40万吨重芳烃,按每吨需缴纳2105元的消费税计算,抹掉全年的利润不说,因事发突然,产品价格也来不及上涨,原有的合同要执行,这就造成每生产一天,就亏损一天。
这账算不得,算下来金碧华夫妇后牙槽都疼。
不过面对危机,夫妇俩也没有自乱阵脚,他们在请教了专家后,第一时间就对生产线进行了优化升级,由生产重芳烃转为重芳烃衍生品。

因为文件里并没有提及重芳烃衍生品,这似乎是个政策漏洞,或许他们可以通过文字游戏自救。
然而,税务机关并不认为改名后的衍生品属于免征消费税产品。
经过多次取样后,2024年3月,宁波镇海区税务局给博汇股份下达了《税务事项通知书》:
要求博汇补缴2023年7月以来的消费税及滞纳金4.8亿元,这相当于公司上市以来净利润总和的1.6倍。

6月12日,博汇股份宣布因资产困难,公司停产,毕竟不停产全年会亏8个亿,停产后设备重新开工,也只需要60万元的费用,这笔账,谁都会算。
有人说金碧华这是得了高人指点,进行碰瓷式维权。
可惜,税务局不吃这一套。
8月份,博汇股份申报了4.8亿的消费税,这一行为,导致2023年的年利润由盈利几千万,变成亏损。

可是这几个亿的税怎么也是要交上的。怎么办?

在商海中打拼了几十年的金碧华,意识到没有了消费税的红利,博汇股份的前景黯淡,生产得越多,亏损得越多,倒不如当机立断,套现离场。
即便公司产品价格从4500涨到4700,可这涨幅对每吨2150的消费税来说,依旧杯水车薪。
从2023年8月起,博汇股份就同步启动了“撤退计划”,他们一直试图进行股权转让,通过质押、寻求私募基金收购等方式来破局。
最终,这一切,在2025年2月尘埃落定。
金碧华夏亚萍夫妇以8.2元/股的价格,将文魁集团所持有的13.06%的股份,转让给了原鑫曦望合伙,累计2.63亿元。
然后又通过定增,向原鑫曦望合伙发行总金额为4.17亿元的股票,以保证大股东持股达到33%。
同时,尚持有博汇集团12%的金碧华夏亚萍承诺,将表决权全权委托给国资。

至此,无锡惠山区国资就以6.8亿元成为博汇股份新的实际控股人,一并承接了公司那尚未缴清的4.8亿税款。
不得不说金氏夫妇这一手玩得漂亮,貌似失去了自己一手缔造起来的化工王国。
可在上市这短短几年内,他们通过合理合规的减持套现的钱就高达数亿,远远超过公司分红。
此举也引发小股东强烈质疑,公司上市仅4年多,实控人便套现离场,留下资不抵债的烂摊子。
而博汇2023年资产负债率已攀升至67% ,在这种情况下,无锡国资还愿意接盘可见他们也是看中了博汇股份在特种油品领域的技术积累(拥有24项专利),以及估值低谷期的收购成本优势,还有领先传统行业的AI和大数据布局。

无锡国资的看好,无疑给困境中的博汇股份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说起来,博汇股份造成如今这局面,跟他们过度依赖退税是脱不了关系的,导致业绩虚假繁荣,一味地生产,而没有在产品研发上下功夫,造成核心能力空心化。
据上市公司年报,2017—2019年研发费用率均低于2%,哪怕转型升级的2023年研发费用,也仅占营收的1.2%。

当政策红利消失,博汇的技术与市场竞争力就失去了优势。
对金碧华个人来说,在转型无望下及时止损,就成为了最优解。
金碧华夫妇的“激流勇退”,既体现了他们在商业上的理性果断,也暴露了他们视野的局限,享受红利时激进扩张,危机来临时空留债务。
对无锡国资而言,接盘仅是第一步,如何将政策敏感性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才是真正的考验。
而对于更多民营企业来说,博汇股份易主事件,也带给他们思考。
只有立足产品本身,将政策机遇内化为技术与管理能力,才能穿越周期波动,避免成为下一个“博汇”。
对于金碧华夫妇及时抽身、将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你怎么看?
-END-
参考资料:
财联社《博汇股份“补税”事件调查》
中国基金报 《补缴5亿税?这家公司宣布停产》
长江商报《博汇股份业绩承压两年亏4.38亿 无锡国资6.8亿入主促产业转型》
上海证券报《博汇股份业绩承压两年亏4.38亿 无锡国资6.8亿入主促产业转型》
第一财经资讯《是否应缴5亿元税款,企业和地方税务各有说辞,专家如何看待?》
作者:鸢儿
编辑:柳叶叨叨
从上市第一天起就打算套现了
国内绝大部分所谓的“上市”,都是奔着套现去的。。
想想为什么个个都这样套现呢?
一是上市股价完全脱离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套现可以把未来企业几十年的利润立刻兑现;二是很多私营上市公司都是依靠侵吞国有资产得来的,害怕有一天国家清算他们,套现了赶紧跑路
汽油消费税更高,5成消费税
嗯,聪明人当然看得清形势
支持国家
这种稳盘的软文[点赞]
看清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