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制后,特朗普直言不应该,对华开出降税条件,美财长想辞职

渡啊 2025-04-08 05:38:47

文|川流儿

编辑|川流儿

2025年4月4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对美实施12项反制措施,涵盖关税调整、稀土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扩容及法律诉讼等多个维度。

其中,对美航空航天设备加征34%关税、对洛克希德·马丁等军工企业实施稀土出口限制等措施,直接冲击美国高端制造业命脉。

美媒测算,仅稀土管制一项就导致F-35战机生产成本激增42%,交付周期延长9个月。

同日,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试图平息国际社会对美方“对等关税”的愤怒,称“若贸易伙伴不报复,税率将维持现状”。

其言论被舆论批为“恶霸逻辑”——美方先发动关税攻势,却要求他国被动接受。

贝森特的表态与其此前支持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立场形成微妙反差,美媒随即曝出“贝森特正寻求退路,或转投美联储”的消息。

2025年1月,特朗普政府以日均新增3.6项关税的速度,对全球2.3万亿美元商品筑起贸易壁垒。

4月2日,美方更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导致美股连续两日暴跌,纳斯达克指数跌入技术性熊市。

中方的反制迅速引发连锁反应,特斯拉上海工厂暂停向北美出口锂电池模组,沙特启动对华石油交易人民币结算,加州甚至绕过联邦政府与中国建立直接贸易通道。

4月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释放信号,暗示若TikTok交易获准,可能调整对华关税政策。这一表态被解读为将商业交易与国家政策捆绑的“政治讹诈”。

此前,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字节跳动剥离TikTok,并以“不卖即禁”法案施压。中方外交部明确反对将企业合规问题政治化,强调“市场经济原则不容践踏”。

特朗普的“示软”背后是难以承受的经济代价。

中方对美大豆、玉米加征15%关税后,艾奥瓦州超10万农民面临破产危机;苹果、高通等15家美企被列入实体清单,导致科技股市值一周蒸发3800亿美元38。

摩根士丹利数据显示,美国农产品出口因此骤降27%,18个州宣布进入“经济紧急状态”。

现在特朗普政府的策略矛盾凸显,一边派蒙大拿州参议员戴恩斯秘密访华寻求缓和,一边却持续施压TikTok并制裁两家中国能源企业。

中方以《反外国制裁法》22条规定回应,通过“反向长臂管辖”冻结美企在华资产,并限制技术出口,被外媒称为“斗转星移式反击”。

4月6日,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主持人斯蒂芬妮·吕勒爆料称,财长贝森特因不满特朗普的“荒谬关税算法”正谋求辞职。

贝森特虽未直接回应,但其近期公开言论已显露端倪,他曾呼吁“放松管制、提高能源产量”,与特朗普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渐行渐远。

作为前索罗斯基金高管,贝森特在华尔街的声誉因关税政策受损,其辞职传闻加剧市场对美经济政策的疑虑。

亚特兰大联储预测2025年一季度美国GDP增长率为-2.82%,特朗普首次承认“不排除经济衰退可能”。

标普全球报告显示,长期关税战或使美国GDP每年减少800亿至1100亿美元。

更严峻的是,全美50个州爆发1300场抗议活动,数百万民众反对政府削减医保、劳工权利及移民政策,特朗普支持率跌至任期新低。

这场交锋的本质是大国战略定力的较量,中方以“法律+资源+市场”三位一体反制体系,精准打击美国政治经济弱点,稀土管制掐住军工命脉,农业关税动摇摇摆州票仓,实体清单迫使跨国企业“选边站”。

反观美国,单边主义引发盟友反水,国内分裂加剧,加州等州甚至寻求“地方外交”突破联邦政策。

特朗普的“交易艺术”在此次博弈中彻底失灵。其试图以TikTok为筹码换取关税让步,却忽视了中国反制措施的体系化能力;而贝森特的潜在离职,更暴露了美国政府内部的政策裂痕。

历史经验表明,当霸权逻辑遭遇多极秩序重构,唯有平等对话方能打破僵局。正如中国商务部所言:“威胁不是同中国打交道的正确方式,谈判的前提是相互尊重。”

挥舞关税大棒的时代正在落幕,而规则重塑的浪潮已不可逆转。

0 阅读:142

渡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