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的真实相貌:1947年参加侄女婚礼的留影,44岁的她气质不凡

历史迷小贺 2025-04-01 11:35:02

徐志摩为何对陆小曼如此着迷?这张老照片或许能说明问题。1947年,陆小曼出席侄女陆宗麟与邱沈钧在南京的婚礼,这是当天拍摄的合影。照片里,44岁的陆小曼端坐椅上,身着合身旗袍,妆容精致。即便人到中年,她依然美丽动人,气质高雅,不愧是那个年代公认的女神。

根据记载,陆小曼6岁那年进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学习,13岁时转学到北京圣心学堂。这所由法国人建立的贵族学校,主要面向在京外籍子女,也接收少量中国学生。

陆小曼家境优渥,从小不愁吃穿,可以专心读书。她在日记里这样评价自己的性格:

我从小性子要强,总想拥有别人得不到的东西。可如今反倒事事不如意。说实话,我不贪图钱财地位,只想要个温暖的家和知心人。但就连这点愿望都实现不了,整天孤零零的,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还得在人前强颜欢笑。

陆小曼的个性可能注定了她感情生活的不顺。她19岁那年,在父母安排下嫁给了王赓。这位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年轻才俊,当时正担任哈尔滨警察局局长。

陆小曼与王庚的婚姻因缺乏感情维系和长期分居最终走向破裂。离婚前,陆小曼已与徐志摩建立了深厚友谊。1926年七夕节前,30岁的徐志摩与23岁的陆小曼在北京结为夫妻。

陆小曼与徐志摩宣布婚讯时引发不少争议。徐志摩因抛弃怀孕的妻子张幼仪、转而追求林徽因的行为备受指责。而陆小曼对待自己首段婚姻的轻率态度同样招致非议。

梁启超作为徐志摩的证婚人,在婚礼上不仅没说祝福的话,还当众严厉批评了他。这件事经常被人提起,成为对徐志摩诸多批评中最著名的一桩。

徐志摩和陆小曼都有过婚姻经历,希望你们别再重蹈覆辙。志摩,你性格急躁,导致学业无成;感情上三心二意,才会离婚再娶。小曼,你要踏实生活,尽到妻子的责任,别影响志摩的事业。你们俩都经历过婚姻失败又再婚,说明对待感情不够专一。现在必须深刻反省,彻底改变!但愿这是你们最后一次结婚。

梁启超这番话确实是肺腑之言,也是作为长辈对两人的最后叮嘱。结婚后,陆小曼和徐志摩在上海定居,有时也会去南京小住。当时的上海灯红酒绿,擅长社交的陆小曼简直如鱼得水,天天出入高档场所,开销大得吓人。

为了负担陆小曼的开销,徐志摩选择到北京教书谋生,经常坐便宜的航班往返于北京、上海和南京之间。1931年11月19日,他搭乘的飞机在济南发生空难,年仅35岁就离开了人世。他的后事由前妻张幼仪一手操办,徐家不允许陆小曼插手任何丧葬事务。

徐志摩离世后,陆小曼把自己关在屋里很久,拒绝见任何人。其实那时她已经和翁瑞午住在一起了。翁瑞午是上海有名的才子,他父亲翁绶祺曾是广西梧州知府,师从翁同龢。翁瑞午精通按摩,常为陆小曼推拿,两人渐渐成了知心好友。他一直陪在陆小曼身边,直到她去世。

补充一点,翁瑞午认识陆小曼时已有家室。陆小曼和侄女陆宗麟感情特别好。陆宗麟曾回忆:"徐志摩姑父去世后,我就搬去和姑姑同住,两人形影不离。她无论开心还是烦心,都会跟我掏心窝子说话,所以我非常清楚她的人生经历。"

陆宗麟办婚礼时,陆小曼坚持要亲自出席,这才留下了文章开头那张合影。实际上,她晚年生活相当孤寂,健康状况也很差,总是疾病缠身。

不少人劝陆小曼和翁瑞午结婚,都被她一口回绝。她常对朋友说,自己对翁瑞午只有情分,谈不上爱情。后来由于长期抽大烟,陆小曼的身体越来越差,牙齿全掉光了,"牙龈发黑,面色发青,头发乱糟糟的,整天躺在床上。"

1965年4月3日,62岁的陆小曼在上海离世。临终前,她希望能与徐志摩葬在一起,但这个愿望没能达成。她的遗体火化后,骨灰长期存放在殡仪馆,后来下落不明。

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子最终连完整的遗骸都没能留下,实在让人感慨。1988年,在亲戚陆宗麒和陆宗麟的张罗下,亲友们在苏州东山华侨公墓给陆小曼立了座衣冠冢。墓地十分简朴,碑文写着"纪念先姑母陆小曼",上面还镶着她年轻时的相片。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