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总理年轻时有多帅?1959年在吉林的留影,那年31岁,气质不凡

历史迷小贺 2025-04-01 11:31:46

这张照片里的李鹏才31岁,年轻有为,仪表堂堂。作为丰满发电厂的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他正处在事业上升期。可以说,李鹏的人生轨迹展现了一个有志青年如何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李鹏的父亲李硕勋是一位革命先烈,曾与周恩来并肩战斗。他参与过南昌起义,后来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包括中共中央军委委员、江苏和浙江两省的省委秘书长及军委书记等职。

1931年9月,年仅28岁的李硕勋在海南被叛徒告密后英勇就义。他的妻子赵君陶同样令人敬佩,早年随丈夫投身革命,担任过湖北省妇女协会宣传部长,同时负责《湖北妇女》周刊的编辑工作。之后,赵君陶逐渐成长为李硕勋革命事业中的得力帮手。

这种观点并不准确。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当年把革命烈士的后代接到延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他们。这些孩子亲切地称他们为"周伯伯"和"邓妈妈",李鹏就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位。

李鹏曾在自传里明确澄清过此事,他表示:

周总理和邓颖超女士待我如同其他革命先烈的子女一样,是长辈对后辈的关怀。外界误传我是他们的养子,这不符合事实。实际上,他们以同样的热忱照顾着许多已故战友的孩子们。

1948年秋天,李鹏被派往苏联深造。赴苏前,他在哈尔滨油脂公司担任协理兼党支部书记职务。在莫斯科求学期间,他选择了莫斯科动力学院的水电专业。面对这难得的进修机会,李鹏格外用功,学业表现始终很出色。

李鹏选水电专业的原因很简单——纯粹出于热爱。他在国内工作时就得知国家计划建设三峡水电站,当时就下定决心要为此出力。这个朴实无华的念头,听起来可能让人意外。

1955年春天,李鹏结束在苏联的学业回到北京。以他的教育背景,留在首都发展完全没问题。那时他三姨赵世兰担任燃料工业部人事司负责人,李鹏回国后暂住在她家。虽然赵世兰多次和他商量工作去向,但李鹏始终坚持要到一线岗位去。

写毕业论文时,李鹏就决定毕业后到一线去,把书本知识用到实践中。刚回国,电力部部长刘澜波专门找他聊了工作去向的事。

刘澜波让李鹏做决定:要么留在北京当他的助手,要么到一线岗位锻炼。他让李鹏考虑几天再答复。没想到李鹏立刻表态要去基层。刘澜波赞许地点头,觉得这个年轻人将来必成大器。

几天后,组织通知李鹏去丰满发电厂当见习厂长。他在东北干了11年,从副厂长做到总工程师,又当过东北电管局副总工和调度局长,还管过阜新发电厂。这些年他结了婚有了孩子,把水电、电网、火电都摸透了。

李鹏刚到丰满发电厂工作时,就把自己当成普通技术员,虚心向老员工学习。在当见习厂长的9个月里,他摸透了发电厂的所有业务环节。

李鹏毫不藏私,将在苏联学到的水电技术知识全部教给了发电厂的同事们。到了1955年12月,他被提拔为丰满发电厂的副厂长和副总工程师,这才有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张合影。

1965年夏天,37岁的李鹏走马上任,成为辽宁阜新发电厂的新任厂长。当时这座电厂在亚洲火力发电领域规模最大,组织能让年纪轻轻的他挑起这副重担,既是对他能力的认可,也体现了上级对他的充分信任。

但仅仅过了一年,李鹏的职务再次发生重大变动。1966年,他突然接到调令返回北京,出任北京供电局代理书记一职。这意味着结束了在东北长达11年的工作生涯。对于这次突如其来的调动,李鹏本人也感到十分意外。

李鹏返京后,遇到了时任水电部副部长的刘澜波。刘澜波告诉他:"安排你去北京供电局有两个原因:一是那边缺人手,二是你没接触过供电系统,需要多积累经验。"

这次职务调整对李鹏来说是个重要转折点,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988年4月召开的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鹏正式出任国务院总理。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