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解析
张 强
酸枣,也叫棘子、野枣、葛针等。原产自中国,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等地均有分布,其中河北是全国野生酸枣资源最完整、产量最高的区域 。酸枣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钾、钠、铁、锌、磷、硒等多种营养元素;新鲜的酸枣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C,其含量是红枣的 2~3 倍、柑橘的 20~30 倍,在人体中的利用率可达 86.3%。酸枣叶可制成保健茶,酸枣果肉打粉后可制成酸枣面、酸枣汁等。
酸枣药用价值也很高,常喝酸枣汁则可以益气健脾,能改善面色不好、皮肤干枯等症状。酸枣仁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且能降低血压,酸枣核壳中含有木质素类及矿物质成分。酸枣树根中含有三萜类、黄酮类、生物碱及甾醇类等物质 ,酸枣仁油具有镇静安神、抗抑郁、抗肿瘤、降血脂和抗氧化等功效,酸枣树花期长,花香多蜜,是良好的蜜源植物。由于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和中药材产业对酸枣的需求增加,酸枣产业越发受到重视,逐渐成为农户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酸枣产业作为一项特色种植业对乡村振兴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1 栽培管理技术
1.1 精选地块
选择向阳的山坡、山谷、平原等地块,酸枣为喜温植物,喜欢干燥,对干旱、严寒、盐碱耐性强,对土质要求不严,忌在低洼地势种植(图 1)。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b5cdb10c9b9b05e8f3f5adeabf7214d.png)
图1 酸枣高产示范园
1.2 种植方式及时间
酸枣种植方式一般选择育苗移栽。要精选苗木,选择地径大于 0.6 cm、高度大于 0.8 m、主根 3 条长度大于 20 cm、侧根较多的、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酸枣苗木。侧根少的酸枣苗会出现当年不发芽或假死现象,做好选苗准备工作,可用容器苗或嫁接苗。在 3 月底 4 月初进行移栽。
1.3 合理密植
酸枣种植密度影响产量、苗木成活及病虫发生等,一般株距为 1~2 m,行距为 2~4 m。移栽前,挖 0.8m 见方的种植坑 ,种植坑施有机肥,用量为 2500 kg/667 m 2 ,表土与有机肥混匀后回填,回填时酸枣苗木根系与肥料不可直接接触。填土后浇水覆膜。
1.4 移栽后管理
1.4.1 适期浇水 移栽 1 周后进行第一次浇水,促进苗木生根长芽。第二次浇水在 6 月上旬,6 月一般天气较为干旱,及时浇水满足苗木在夏季对水分的需求。也可在开花期和盛花期喷洒清水,根据树冠大小每隔 7 d 喷洒 1 次。在酸枣苗木落叶后及土壤上冻前浇第三次水,使酸枣苗木顺利过冬。
1.4.2 中耕除草 一年内除草 2 次以上,浇水后杂草会集中出土,要及时中耕除草,以增强土壤的通气性,除草后覆盖黑色地膜保墒,将膜用土压实 ,保墒效果较好。
1.4.3 合理追肥 合理追肥能促进苗木健壮生长,提高抗逆性。在苗木萌芽前为促进展叶和花蕾的形成,每株追施磷酸二氢钾或磷酸二铵 1.5~2.5 kg;在结果期,每株追施尿素 0.5 kg,保证坐果率,在果实膨大期,每株追施果树专用肥 2~2.5 kg,促进枣果发育。依据树势生长情况,每月根外追肥 1 次,可选择追施尿素或磷酸二氢钾。
1.4.4 修剪树体 酸枣树冠理想形状为圆头形,树高控制在 2 m 以内,小主枝 7~10 个,主枝间距为 20~30 cm,枝组间距为 30~40 cm,要逐层修剪,当树干高度为 90~120 cm 时去掉顶端,剪掉树根处幼小枝条,在 4 年内剪除交叉的枝条、拥挤的枝条、徒长的枝条、密生的枝条以及干枯病虫的枝条等,使主干明显,形成丰产的圆头树形。
冬季修剪是关键。主要措施:不剪截当年生枣头,增加枣股数量;短截一年生枣头和二次枝,中短截2~3 个二次枝;留 3~4 个二次枝回缩,遇分叉枝回缩,弱枝回缩至向下的分枝,留位置较高的枝条;疏除密挤的、交叉的、枯死的、病弱的枝条;拉大主枝或骨干枝的角度;主芽上去掉二次枝后,在主芽上方 1 cm处横刻 1 刀,到达木质部,横刻枝条周长的 1/3,宽1~2 cm。
夏季适当修剪。夏季修剪时间在 6—8 月,主要措施:疏除新枣头、徒长枝、重叠枝等;新梢为 7~10节时,留 4~6 个二次枝摘心;抹掉枝干上无用幼芽;对生长较旺的二次枝和延长枝进行拿枝处理,削弱其生长势,以控制树冠、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图 2)。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89c5a345a5ce782ea0db4b4ceaadf21.png)
图2 酸枣成熟期
2 主要病虫害防控措施
酸枣病虫害发生受气候条件、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防控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防治方法,按照标签科学合理使用农药,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把病虫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2.1 枣尺蠖
主要以幼虫咬食嫩芽和叶片,造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防治方法:①及时监测调查,在成虫羽化前,距离树干 1 m 内刨翻土壤,压低越冬蛹基数。②在树干基部绑塑料膜,并在塑料薄膜上涂黄油或废机油,阻止幼虫上树。③4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选用 16 000 U/mg 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200~1600 倍液或 100 亿活芽孢/mL 苏云金杆菌悬浮剂 200 倍液均匀喷雾。
2.2 桃小食心虫
又称桃蛀果蛾,幼虫咬破果皮,然后蛀果危害。防治方法:①在越冬幼虫出土后,在树干 1 m 内压新土,并拍实新土,压死幼虫和越冬蛹。也可用筛子筛除距树干 1 m、深 14 cm 处土壤,能筛出冬茧;或在脱果前清理地面覆盖物,将虫果带出果园,压低越冬虫源基数。②在越冬代成虫发生盛期,释放桃小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治。③选用 15%茚虫威悬浮剂或150 g/L 茚虫威悬浮剂 4000~5000 倍液均匀喷雾。
2.3 绿盲蝽
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嫩芽、嫩叶、花蕾和幼果,致使新梢不能正常抽出,嫩叶有大量破孔,花蕾干枯脱落,幼果畸形(图 3)。防治方法:①剪除病枝枯枝,减少越冬虫卵数量。②4 月 15 日至 5 月 15 日为若虫发生期,选用 20%啶虫脒 2000~3000 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 1000~2000 倍液均匀喷雾。成虫飞翔力强,受到惊动会迅速飞走,连片枣园最好同时用药。③悬挂绿盲蝽性信息素挥散芯,每 667 m 2 3~5 个。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0908846d099a2f5b22703b1085e58ba.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02b7aac19cf471b0b5bcedec4643553.jpg)
图3 绿盲蝽
2.4 黄刺蛾
幼虫可将叶片吃成很多孔洞、缺刻或仅留叶柄、主脉,严重影响酸枣树势和果实产量。防治方法:①及时摘除带虫枝、叶,带出果园,集中处理。②成虫有趋光性,枣园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③在卵孵化高峰后,选用 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 6~8 g/667 m 2 ,或 25%灭幼脲悬浮剂 30~70 mL/667 m 2 或 5%氯氰菊酯乳油 600~800 倍液或 2.5%溴氰菊酯乳油2500 倍液喷雾防治。
2.5 枣瘿蚊
又称枣叶蛆,以幼虫危害枣树的嫩叶,导致叶片变黑枯萎甚至脱落。危害盛期在 5 月上旬至 6 月中旬(图 4)。防治方法:①清理枣园,将残枝病叶病果等集中烧毁,或深翻土壤,破坏其越冬场所,压低越冬虫源基数。②在 4 月下旬枣树叶片展开时,选 25%灭幼脲悬乳剂 1500~2000 倍液或 10%氯氰菊酯乳油 1500~2500 倍液或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1000~2000 倍液,间隔 10 d 喷1 次,连喷 2~3 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69e9a28c6ec5f9bf5f94bc6961d76ab.jpg)
图4 枣瘿蚊
2.6 炭疽病
枣果染病后,病部或枣腰最容易受害,最初为淡黄色,随后出现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大为不规则黄褐色斑块,中间出现圆形凹陷,病斑连片呈红褐色,严重的造成果实脱落,早落的果实枣核变黑。炭疽病重在预防,选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250 g/L 嘧菌酯悬浮剂 1500~2500 倍液或 430 g/L戊唑醇悬浮剂 2000~3000 倍液或 40%肟菌·咪鲜胺水乳剂 2000~3000 倍液或450 g/L 咪鲜胺水乳剂 1000~1500 倍液均匀喷雾,7 月中旬至 8 月中旬,每隔10 d 喷 1 次。
2.7 锈病
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果实。夏孢子附着在叶背面使叶片失去光泽,干枯脱落。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高温高湿开始侵染。在发病前选用 22.5%啶氧菌酯悬浮剂 1200~1800 倍液或 0.5%香芹酚水剂 800~1000 倍液或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均匀喷雾,每隔 7~10 d 喷 1 次,连续喷 2~3 次。
2.8 枣疯病
枣疯病主要通过昆虫、农事操作等传播,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土壤干旱瘠薄及管理较为粗放的枣园发病重。目前没有登记药剂。防治方法:①要精细管理枣园,合理浇水施肥,提高酸枣抗逆性,特别是在枣树发芽前清除枣园杂草,破坏叶蝉、飞虱等传毒昆虫的适生环境,减少传毒昆虫数量。②喷施杀虫剂防治叶蝉和飞虱。在萌芽期可选用 25%吡虫啉 1000 倍液+1%甲维盐1500 倍液均匀喷雾,在落花后选用 50%吡蚜酮 1500 倍液+5%高氯甲维盐 2000倍液+43%戊唑醇 3000 倍液均匀喷雾 。③如发现病株做好标记,先不要修剪,根据发病轻重进行修剪或拔除处理。在萌芽期和花期两个关键期分别喷施病毒Ⅱ号 400~500 倍液预防,发病初期选用 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 500~800倍液均匀喷雾。
2.9 缩果病
枣缩果病又称黑腐病或铁皮病,也就是俗称的干腰、束腰病等,可引起果腐和提前脱落。一般在 8月中旬开始发病,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进入发病盛期。加强对酸枣虫害的防治特别是桃小食心虫、绿盲蝽等害虫的防治,可有效减少伤口,能减轻病害发生程度。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喷 1 次药,选用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1500~2000 倍液+2.5%氯氟氰菊酯乳油 3000~4000 倍液,病虫兼治。间隔 10 d 喷 1次,连续喷 2~3 次。枣果采收前 10~15 d 喷施 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4500~5000 倍液,或用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1000 倍液均匀喷雾。
4 结 语
酸枣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各级部门的政策支持,要广泛发动,积极推广酸枣高产栽培技术,规范病虫害监测调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为酸枣高产量和高品质保驾护航,增加农民收入,推动酸枣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