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芯片产业陷入乱局,是机遇还是“灭顶之灾”?

桐桐看趣事 2024-11-24 17:38:43

在过去的半年间,想必大家和小编一样,总能在各类信息渠道刷到诸多有关东南亚和芯片的消息。一会儿听闻美国已向东南亚豪掷数百亿美元,意图在芯片领域对中国形成某种冲击;一会儿又说东南亚已然成为全球半导体的新兴中心,其中马来西亚更是频繁出镜,甚至被部分媒体冠以“东方新硅谷”的名号,仿佛它才是中美科技竞赛中坐收渔利的真正赢家。

这一连串的消息不禁让人疑惑:难道芯片产业的发展重心也要向东南亚偏移了?这些消息是真是假暂且不论,关键是它们对我国的芯片产业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马来西亚的芯片产业到底发展得如何,它真的能在中美芯片竞争的大棋局中成为隐藏的赢家吗?

早期发展:外资带动下的崛起之路

在不少人的固有印象里,东南亚在全球供应链中主要扮演的是服装加工等轻工业生产基地的角色,很难将其与硬核的科技产业联系起来。但对于马来西亚而言,芯片产业可不是什么陌生领域。

早在1972年,英特尔就看中了马来西亚低廉的用工成本以及较高的英语普及率,果断在此砸下160万美元,建起了第一座属于英特尔的海外工厂。当时的马来西亚正处于大力发展出口工业的转型关键期,为解决日益严峻的劳动力过剩和失业问题,政府积极为海外投资大开绿灯。英特尔所选的建厂地点槟城峇六拜,乃是有政府背书的自由贸易区。在这个区域内,工厂享有诸多优惠政策,比如可以免关税进口原料和机械设备,并且出口成品也无需缴纳任何关税。如此一来,马来西亚在这一合作模式中主要赚取工资和地皮钱,只要外资愿意入驻,就能实现盈利,然后将资产打包带回本国。

有了英特尔这位行业“老大哥”的引领,美国国家半导体、超微、欧司朗、惠普、博世、日立和歌乐等企业纷纷效仿,相继在槟城落户,由此组成了日后被称作“槟城八武士”的强大企业阵容。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这座原本仅占地1000平方公里的农业小渔村迅速崛起,其半导体产品销售量占到全球的5%,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方硅谷”。

发展困境:政治因素与产业升级瓶颈

既然马来西亚在芯片产业起步如此之早,为何在当今的半导体产业领域存在感却相对较低呢?

客观来讲,当时的马来西亚确实具备成为半导体强国的潜力。就拿韩国来说,同样是以外资带队、代工开局的模式发展半导体产业,韩国却在代工过程中成功消化了外资高科技产业技术,逐步实现从代工向自产自研的转变,最终孵化出了半导体巨头三星。

马来西亚作为一个政治局势并不稳定的联邦制国家,在发展半导体产业的进程中,槟城的地方政府与马来西亚的联邦中央并非始终齐心协力。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在马来西亚并未获得像三星在韩国那样举国上下的全力支持。从国家整体利益的角度看,槟城的崛起固然是好事,但实际上槟城并不等同于马来西亚。

据中国驻槟城总领事馆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的出口总额中有38%由电子电气行业贡献,其中60%来自槟城;外贸营收的78%同样源于电子电气行业,而槟城贡献了其中的70%。可以说,在上世纪马来西亚的黄金发展时期,槟城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扛起了半个马来西亚的经济命脉。

但问题在于,槟城或许认为马来西亚是槟城的马来西亚,而马来西亚却觉得槟城首先是马来西亚的槟城,同在一个国家,资源分配也需兼顾各方。尤其在1969年吉隆坡爆发了史上最为严重的马来人与华人的冲突之后,主要由大马华人参与的芯片产业更是受到中央政府的忌惮。槟城赚取的外汇并未全部用于自身发展,而是通过转移支付大量投入到首都吉隆坡的建设上。

从结果来看,吉隆坡的建设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自1972年联邦政府授予吉隆坡相当于首都直辖市、经济特区三合一的大城市地位后,在接下来的30年里,吉隆坡建起了机场、修通了高铁,甚至在90年代还落成了世界最高楼这样的建筑奇观,成功蜕变成一座现代化大都市。但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槟城失去了三十年的发展机遇。

就在隔壁韩国的三星将业务重点转向DRAM的研发,并在90年代成为全球最大DRAM生产商之际,马来西亚的半导体产业却依旧被困在封装测试的外包业务里,难以实现产业升级,只能在产业链底端原地打转。甚至到了今年,槟城市长还在向中央政府申请资金,要求联邦返还20%的税收用于发展本地产业,并直言不讳地建议联邦政府重新审视各州的拨款分配机制。

新机遇与挑战:CHIPS法案及地缘政治影响下的产业走向

尽管马来西亚一直被视作半导体制造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始终在产业链底端徘徊。原本按照常规发展路径,马来西亚芯片产业很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在被反复剥削的轮回中难以自拔。但美国限制中国的CHIPS法案却意外地成为了马来西亚芯片产业的一根“救命稻草”。

为规避CHIPS法案对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的严格限制,各大芯片厂商纷纷在中国之外寻找备胎。马来西亚凭借自身具备的产业基础,且尚未像新加坡那样完成产业转型,劳动力价格依旧相对低廉等优势,迅速成为了各大厂商的头号目标。英特尔和英飞凌分别追加投资70亿美元,计划在马来西亚新建封测工厂;英伟达与马来西亚公共事业集团合作,欲建立人工智能云和超级计算机中心;去年10月,美光投资10亿美元的封测厂也已建成投产。仅2023年一年,槟城就吸引了128亿美元的外国投资,超过了此前7年的总和。

在承接了CHIPS法案带来的这波“泼天富贵”之后,马来西亚的芯片产业真的就能借此实现翻盘,重振芯片产业的辉煌吗?在小编看来,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CHIPS法案虽带来了新的需求,但并未解决马来西亚芯片产业此前就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随着大量需求涌入,槟城的芯片产业已然出现了严重的人才缺口。虽说马来西亚原本并不缺人手来满足以往规模的代工产业,但按照马来西亚贸易部长扎尔鲁夫的说法,若要实现半导体产业大发展的蓝图,马来西亚至少需要5万名电气工程师。可实际情况是,马来西亚每年仅有5000名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这点人才数量根本无法满足众多工厂的需求。即便有这5000人,马来西亚给出的薪资待遇也难以留住人才。企业或许会考虑税收政策和利润,但求职者往往更看重工资待遇。而马来西亚芯片行业,尤其是针对半导体对口专业应届毕业生的薪资待遇,依旧远低于他们在国内从事其他工作以及国外同行所能获得的薪资水平。并且,马来西亚在半导体领域摸爬滚打多年,却始终未能培育出一个有影响力的本土龙头企业。

在韩国,半导体从业者或许还怀揣着对三星的那份情怀,但在马来西亚,想要在芯片行业谋求较好发展,大多只能给英特尔等外资企业打工。横竖都是在外资企业工作,而且从槟城乘船不到一天就能抵达新加坡,在新加坡从事同样的工作,甚至是同一家公司,工资最高能开到马来西亚的3倍,如此情况下,又有多少人会放弃更高的薪资待遇呢?

对此,马来西亚政府也并非毫无作为。在今年5月的第202次东南亚半导体展上,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公布了一份由工业部牵头制定的本土芯片发展蓝图。该蓝图将马来西亚的芯片产业划分为三个阶段,计划通过直接投资53亿美元,并吸引至少1000亿美元的投资投入半导体领域,逐步实现封测产业升级、发展现代化存储、开展芯片制造业务,并打造本土芯片设计制造品牌。最终目标是培训出6万名具备相关技能的工程师,同时建立至少10家本土芯片设计和先进封装公司,以及100家半导体相关公司。

这一发展路径看似前景光明,但实际操作起来,在当今的芯片产业领域要实现这份蓝图的产业升级,难度堪比登天。想当年三星起步时,虽然与全球芯片巨头存在差距,但那时整个芯片赛道的起点相对较低,后续的产业转型也基本与产业发展的时间线以及国内人才培养进度相契合。50年前英特尔首次在马来西亚建厂时,距离三星电管收购韩国半导体重组成三星半导体还有6年,距离台积电成立还有15年,距离英特尔第一座中国大陆工厂大连厂开工还有30年,当时马来西亚虽不见得领先,但也未落后太多。然而如今,芯片产业赛道已然竞争激烈到巨头们都倍感吃力的程度。

马来西亚周边的竞争对手更是实力强劲。尽管总理安瓦尔反复强调,现任马来西亚政府会将半导体产业作为工业计划的首要目标来对待,坚决不再重蹈以往的覆辙。但马来西亚政府投入的50多亿美元能否对产业升级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以及能否吸引来1000亿投资的宏伟目标是否能够真正实现,目前都还很难说。

除了产业升级本身困难重重之外,由地缘政治风险引发的“中国+1”策略这面大旗能扛多久,本身也是个问题。无论从哪方立场来看,“中国+1”本质上是政治账而非经济账。在过去数十年的市场实践中,资本已经用行动证明了,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即使是劳动密集型的封测业务,他们也更倾向于选择产业链更全、具有规模效应的中国,而非马来西亚。英特尔再次将目光投向东南亚,寻求的并非业务扩张,而是缓解失去中国市场的焦虑。这并非是基于市场需求寻找产能的正常商业行为,而是产能为政治需求转移的一种体现。

这些投资巨头们看重马来西亚,某种程度上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备用选项,就好比鸡蛋只是他们储备的副产品,他们真正在意的是万一失去中国市场时,自己不会陷入无米之炊的境地。但实际上,这面“中国+1”的大旗并非坚不可摧。一方面,在半导体产业进入下行周期的当下,我们很难判断来自西方的投资在并不需要那么多“鸡蛋”(即产能)的时候,他们打造一个备份“篮子”(即马来西亚的产能)的决心到底有多大,以及在本土产能都在收缩的前提下,他们能将这种现状维持多久。就拿英特尔高调宣布的70亿美元新厂区项目来说,近期又传出了停工延期的流言。倘若英特尔真的打退堂鼓,可能直接导致2000人失业,这对槟城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

另一方面,这笔“政治账”也并非只有美国的巨头在盘算。实际上,在这波“中国+1”带来的投资热潮中,不仅美国的大厂前往马来西亚投资,不少中国公司也加入了这一“中国+1”的行列。据槟城投资局统计,在美国的CHIPS法案签署前,槟城有16家来自中国大陆的制造业公司,而如今,这个数字已经暴涨到55家。新增的大部分都是半导体公司,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甚至成为了槟城重新恢复生机的主力之一。虽然这些公司涉及的先进封装业务在当下并未受到美国的出口限制,但出于和西方同行相同的焦虑,他们也希望通过在马来西亚生产来降低风险,有时甚至能看到美国公司和中国公司合作生产马来西亚芯片的奇特景象。在小编看来,马来西亚芯片产业的现状实际上是在后全球化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形成了一个看似混乱却又呈现出某种繁荣的“乌托邦”。在产业链纷纷走向孤立的当下,无论是东方、西方还是马来西亚,各方在这里似乎达成了一种奇特的共赢局面。但这种局面是脆弱的。

在《经济时报》的一篇报道中,就有分析师指出,如果美国进一步扩大制裁,将产自马来西亚但包含中国血统的芯片也列入打击范围,那么马来西亚的半导体产业前景可能会走向另一种结局。而且这些中国公司在马来西亚涉足的范围也受到诸多限制。在外媒的采访中,马来西亚的中国芯片从业者也直言不讳地表示,如果中国在马来西亚制造更高端的芯片,或者涉足更敏感的领域,可能会引起来自西方的审查,这与马来西亚想要摆脱产业链底端,进军高价值产业的任务无疑是背道而驰的。

未来展望:充满不确定性的发展之路

马来西亚和全世界的芯片产业究竟会走向何方?目前来看,或许并非身处其中的各方所能决定。如果世界局势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这样的“乌托邦”式的共赢局面恐怕难以维持;而如果世界局势向好,这种特殊的产业格局可能原本就缺乏存在的土壤。说到底,大家都只是在努力谋求更好发展的普通人罢了,在这种复杂的国际产业格局下,想要把日子过好,又哪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呢?

总之,马来西亚的芯片产业经历了早期的蓬勃发展、中期的困境挣扎,如今又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徘徊。其未来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既受到自身产业基础、人才储备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地缘政治、国际市场竞争等外部因素的制约。我们唯有持续关注,才能更好地了解其后续的发展态势。

【文本来源 @差评君的视频内容】

0 阅读:16

桐桐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