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书广为流传而他却鲜为人知......

桐桐看趣事 2024-10-16 17:06:33

《三国志》是流传最广的三国史书,众多小说、游戏皆以此为蓝本,然而其作者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今日让我们一同走进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看他如何用纸笔记录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

公元268年,36岁的蜀人陈寿收到晋国调令。此时的陈寿已被蜀汉贬官长达七年。在这七年间,陈寿见证了蜀汉与曹魏的相继灭亡,可这一切似乎与他并无太大关联。这位曾经无足轻重的旁观者即将踏上蜀道,前往晋国国都洛阳赴任。接下来让我们一同回溯陈寿的一生历程。

陈寿肖像图

陈寿年少有为

陈寿自幼聪慧过人,18岁时进入成都太学读书。他日夜研读《史记》和《汉书》,在史学方面展现出非凡天赋,还结识了同窗好友文立等人。20岁时,陈寿结束学业步入仕途,起初在基层担任办事员,后调到卫将军麾下做主簿,接着又前往东观担任管理员。

东观是蜀汉效仿东汉设立的藏书机构,陈寿在此沿袭了大量蜀汉的一手资料,最终被调到皇帝身边担任黄门侍郎。此时,年仅25岁的陈寿便进入了蜀汉核心政治圈。这个一直记录历史的旁观者,似乎终于有了改变历史的机会。

陈寿被贬为庶民

这却是陈寿在蜀汉最后的高光时刻。公元258年,诸葛亮留下的诸多老臣相继离世,深受后主宠幸的宦官黄皓开始干预朝政、以权谋私、打压异己。朝中大臣纷纷曲意逢迎,唯有陈寿以及文立等昔日同窗无所畏惧。报复很快降临,不久后文立被贬至地方,而性格最为刚直的陈寿则直接被贬为庶民,放逐回乡。同年陈寿的父亲去世,双重打击之下,陈寿病倒。又一年后,蜀汉灭亡,陈寿甚至算不上亡国之臣。

陈寿重回仕途

心灰意冷的陈寿被困原地,他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喜爱的史学研究中,以此聊以度日。某日他注意到东汉时期编撰的《巴蜀耆旧传》,觉得此书疏漏甚多。为打发时间,陈寿搜集史料,历时六年重新撰写了《益部耆旧传》,转机就在此书问世之后。

此时好友文立等人已在晋国任职,他们将此书呈给晋武帝司马炎,并向中书令张华引荐陈寿。在张华的推荐下,陈寿当年便被破格举为孝廉,前往洛阳担任佐著作郎。在任期间,陈寿对蜀汉的史料进行了全面梳理,并独立完成了《古国志》和《诸葛氏集》。

公元280年,东吴灭亡,天下归晋。按照传统,当朝要为前朝修史,然而中书省却迟迟未推进编纂三国历史的工作。魏书有《魏略》,吴有《吴书》,而蜀汉未设史官,没有著述。蜀汉官史的缺失,让三国史书的编撰陷入停滞。

但此刻对于陈寿而言,他终于明白自己一直在等待什么。他自幼对《史记》《汉书》着迷,青年时期在东观阅览了大量蜀汉一手文献,又有着在蜀汉完整的仕途生涯,最后还亲自编纂了蜀汉最重要的文献典籍。他的整个人生仿佛都在为这一刻做准备。这个曾经失意的无足轻重的旁观者,即将书写整个三国的历史。

这次陈寿没有接到任何命令,历经十余年的独立编纂,终于铸成《魏书》《蜀书》《吴书》。此书与《史记》《汉书》齐名,被后世称为《三国志》。

三国志 晋 陈寿 清乾隆武英殿刊本

正是因为陈寿,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才得以流传,无数小说和游戏以《三国志》为蓝本,将三国文化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0 阅读:1

桐桐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