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囊得不能再窝囊的北宋亡国君——宋钦宗赵桓!

稷下学史来明志 2024-03-06 11:33:32
早年经历

宋钦宗赵桓(1100年-1161年),本名赵亶,中国宋代词人之一,宋朝第九任皇帝。

赵桓,原名赵亶,另有赵煊之称,乃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兄长,母为显恭皇后王氏,后迎娶武康军节度使朱伯材之女朱琏为太子妃。

1101年,获封京兆郡王;1108年,晋爵为定王;1115年,被立为太子;1125年,赵桓获宋徽宗禅位即位,改元为靖康。

1126年,金兵进犯北宋,臣民呼吁反抗,赵桓虽命李纲抵抗金兵,却仍频频向金屈膝求和,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及河北、河东等地。不久,金兵攻陷汴京。1127年,赵桓与父宋徽宗一同被俘北上,北宋就此覆灭。赵桓在五国城终老客死异乡。

临危即位

1125年十月,金国歼灭辽国之后,分路南侵宋朝,直逼宋都开封。赵佶颤抖着紧握蔡京长子蔡攸之手:“竟至如此猖狂!”一时气息不畅,昏厥于床下。大臣们慌忙施救。宋徽宗赵佶悠悠转醒,手伸纸笔。内侍奉上纸笔,他写下:“皇太子即位。”于是,年仅二十六岁的赵桓受皇位,成为宋钦宗,改元靖康。如同其父,宋钦宗亦为优柔寡断,难明政治。

即位不久,他便贬谪蔡京、童贯等人,重用李纲抗金。然而,他又处处显出自怯懦素弱和举棋不定。此后,听信谗言,罢黜李纲,向金示好。

靖康之变

1126年正月,金军踏过黄河,开封京都开始进入高度警戒状态。辅政大臣力劝宋钦宗赵桓南逃襄阳。太常少卿李纲恳请面见圣上,言:“道君皇帝将祖宗基业托付于尔,岂可弃之不顾?”赵桓默然。

李纲

宰相白时中、李邦彦皆言都城难保,唯有避其锋芒。李纲反驳:“天下何处有比都城更坚之城?又岂能弃宗庙、社稷、众官与万民?今唯宜整备军马,团结民意,坚守都城,待援军至。”赵桓问:“谁能肩此重任,领兵抗金?”李纲答:“白、李二相虽不知兵,但应肩负慰问将士、抵御金兵之责。”白时中怒曰:“李纲岂不能领兵?”李纲坚定言:“若陛下信我无能力,赐予我重任,我愿鞠躬尽瘁、以死报国!”于是,赵桓任命李纲为东京留守,负保卫东京抵御金军之责。

此时,传信者告之,皇后朱氏已准备逃离开封。赵桓听闻色变,忙离坐,说:“朕不能在此待。尔等勿留,朕将同皇后启程。”李纲泪水涟涟,双膝而拜,恳求赵桓留下。至此,赵桓心稍定,对李纲承诺:“朕今日既已决留,兵事全听尔等安排,万万不可轻忽。”

当夜,白时中、李邦彦紧急入宫,劝宋钦宗尽早离京。次日清晨,李纲入殿,见禁军装备齐全,皇上的车马也已备好。李纲知赵桓改变主意,紧急询问禁军:“尔等愿留守京都、保护宗庙社稷,还是随皇上逃窜?”禁军答:“父母亲人皆在此,愿誓死守城!”

李邦彦

听闻禁军言,李纲即入宫劝说赵桓:“陛下已答应留,何又变主意?军民皆愿死守,强行带走,中途受阻,无人保驾。且金军已逼近,察知车马未走远,快马驰骋,如何应对?”赵桓醒悟,召回皇后。为安抚民心,李纲宣布:“圣上主意已定,决心守城,若再有人言离京,必斩!”禁卫军喜留,齐声高呼:“万岁!”

李纲正忙于布置防线,金军已抵达都城西北牟驼冈。此地乃宋军养马处,两万匹军马及大量草料皆落入金军之手。赵桓惊骇,急忙召集群臣商议。李邦彦言:“都城兵力薄弱,勤王兵尚未至,唯有割地求和。”李纲反驳:“金兵孤军深入,粮草不足,无需惧之。若是战事不利,可闭城坚守。同时,急令诸路勤王师前来支援,如此内外夹攻,必胜金军。割地求和之事,断不可为!”

私下交谈中,赵桓采纳了李邦彦建议,遣使赴金营求和。使者途中相遇金军使者吴孝民,遂带其返京。吴孝民对赵桓表示:“上皇已然退位,过去细节便无需计较。请少帝(指钦宗)与我大金再度结盟,派遣亲王、宰相赴我军求和。”赵桓问群臣,谁可充当使节?李纲自请前往。赵桓答曰:“你肩负守城重任,国家安危于你一身,岂能离任?让李棁去吧。”李棁乃枢密院长官。

议和使节选定后,群臣尽皆离去,唯独李纲留守。他追问赵桓为何不让自己出使金营。赵桓解释:“你性情过于刚直,不宜此行。”李纲反驳:“金兵大军压境,勤王队伍尚未抵达,暂时求和尚可。然求和条款需恰当。否则,恐酿成大祸,宗社存亡在此一举。李棁软弱无能,恐误国事。敌人贪婪无度,必会提出过分要求。只要朝廷应对得当,敌军自会知难而退。若因金军淫威而全部应允,金军将蔑视我方,后患无穷。”赵桓依然坚持让李棁出使。

果不其然,李棁到达金营后,战战兢兢,不敢有所言辞,只得遵从金军提出的求和条件:献给金军五百万两黄金、五千万两白银、一万头牛马、一百万匹绸缎,且尊金帝为伯父,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遣宰相、亲王作人质,并护送金军过黄河。李邦彦等人极力劝赵桓接受这般条款。国库已空,何处筹得巨款?赵桓只得下令在京城搜刮,市民惶恐,全城一片混乱,朝野人心惶惶。

李纲坚决反对此议,强调:“金军索取之财物,倾尽天下财力亦难满足,北京如何能成?三镇乃是国家屏障,割与金军,何以立国?至於人质,宰相可去,亲王不可去。应派辩才出使,同金军商谈条款,明确哪些可应允,哪些不得应允。耗费数日,勤王大军即至。届时金军不达所愿,也必匆匆撤离。再与之和盟,彼便不敢轻视我国,和平方可持久。”李纲同李邦彦等激烈辩论,然而赵桓保持沉默。面对此情此景,李纲提出辞呈。赵桓安慰李纲:“先去指挥军旅,此事待日后商议。”然而,李纲要退下之际,赵桓却全部答应了金军的条件。

赵桓正在烦恼挑选何人为皇室派往金营做人质时,赵佶的第九子康王赵构求见,坚定地请求任务。他告诉赵桓:“敌军必逼我自荐,为大义,岂能退却?”赵桓听后欣然同意,命其携宰相张邦昌赴金营。李棁对康王赵构言:“金军忧虑南朝食言,待亲王护送他们过黄河方可归营。”康王赵构毅然回应:“国难当头,舍身以赴亦是理所应当!”

康王赵构

康王赵构走后,各地援兵陆续抵达,总数达二十余万,而金军不足六万。李纲等率宋军与金作战,各有胜负。金兵已获三镇及赔偿,见援军纷纷抵京,只能于二月撤离,东京算是保住。

早在金兵南渡黄河之际,太上皇赵佶便匆忙逃离京城,先是到达亳州(今安徽亳州),又至镇江(今江苏)。金兵离去后,赵桓派遣李纲迎接赵佶回宫。四月间,赵佶回到都城。

然而,金军虽已北撤,但战争仍未停息。直至1126年八月,金太宗完颜晟再度集结大军攻宋。金军以完颜宗翰为左副元帅,完颜宗望为右副元帅,分东西两路攻入中原。九月初,完颜宗翰所领之金军攻占太原。得知李纲被贬,左副元帅完颜宗翰与右副元帅完颜宗望商议联手南下,十月初攻克真定府(今河北正定)。不久,完颜宗翰所率西路金军继续南侵,直至开封。

金太宗完颜晟

兵部尚书、尚书右丞、同知枢密院的孙博,仅从一句“郭京杨适刘无忌”诗中召见郭京,并委以重任。郭京自称善于运用六甲之法,只需7777人便可击败金兵,活捉两位首领。朝廷对此深信不疑,授其成忠郎,并赏赐大量金箔,令其募兵。郭京仅要符合八字六甲即可。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二日,金军猛攻通津门、宣化门,宋军惨败。二十五日,郭京领兵出征,命令将士离城,然随后大开宣化门迎敌,他与张叔夜?城楼上观战。宋军在金军四面夹击下,伤亡过半,剩余士兵仓皇而回。此时,郭京对张叔夜说:“我需亲自做法”,接着带残部向南逃窜。金兵占领了无人防守的城墙,形势严峻,张叔夜等人尽力抵抗,但终究无法挽救汴京城的沦陷。

同日,金军主力抵达外城。金国完颜宗翰统帅的西路与东路大军围攻开封,迅速攻陷外城。宋钦宗赵桓派遣弟弟康王赵构面见金军统帅完颜宗望,求和。十一月初,金军正式开始攻城。赵桓身披戎装,亲临前线,分发御膳房美馔犒赏士兵。然而,大雨纷纷,军心涣散,万余名禁卫军逃亡,宋钦宗束手无策。

完颜宗翰

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在破城后,并未急于进攻内城,仅占领外城四壁,并发布假议和消息,诱骗宋钦宗接受割让领土的要求,待见宋钦宗亲自前来。宋钦宗果然中计,派宰相何栗与齐王赵栩前往金军大营求和,双方约定如肯割地,即可罢战。何栗抱持议和有功之念,返回禀告宋钦宗。赵佶未敢赴约,于是赵桓代父求和。

十一月三十日凌晨,钦宗携多位大臣赴金营,殊不知陷入金人圈套。在金营,金军要求宋钦宗上降表,钦宗被迫照办。金人却嫌弃,要求以四六骈文体撰写。孙觌反复更改,得金人满意。降表中宋朝俯首称臣,乞求宽恕,极尽谄媚。降表上呈后,金人要求赵佶亲临连和谈,钦宗苦苦哀求,金人才放弃。随后,金人在斋宫内设香案,令宋帝君臣面北而拜,宣示降表。面对凌辱,钦宗掩面落泪。仪式结束后,金人大悦,放回钦宗。钦宗感慨不已,自认已成金人臣子,回想过去,悲伤溢于言表。到南熏门见到迎接的臣民,不禁放声痛哭,感动之情难以言表,毕竟臣民仍关注其安危。行至宫门口,仍止不住哭泣,宫廷内外都在悲声盈天。

钦宗初入金营,历经艰险,三日后归来,彷佛历时长久。

钦宗刚刚回到朝堂,金人便索取黄金一千万锭,白银二千万锭,布帛一千万匹,简直狂妄至极。届时开封孤城,早已搜刮无余,根本无法凑足。然而,钦宗恐惧金人,一味忍让,下令尽敛金银财宝。金人再索骡马,开封府重奖揭发,仅搜得七千匹,京城马匹尽失,官僚不堪,竟有徒步露面者。金人索少女一千五百人,钦宗竟命亲眷顶替,少女愤而自尽者无数。关于金银布帛,钦宗意识到国库空虚,于是迫使权贵、富户、商人捐献犒军。捐献之举实则为掠夺。反抗者常遭枷刑,郑皇后娘家皆无幸免。即便如此,金银仍不足数,梅执礼等四大臣因未能完成任务而被金人处决,受杖责官员不计其数,民众自尽者众多,开封城满目疮痍。

尽管以钦宗为主的北宋朝廷极力讨好金人,但依然未能满足金人的要求,金人威胁将入城抢劫,并要求钦宗再次赴金营谈判。钦宗惊恐万分,上次遭囚金营的阴影未消,新的恐惧又袭上心头,此次恐怕难逃厄运。此时,李若水等人却怂恿钦宗赴约,钦宗终不敢违抗金人旨意,再度赴金营。

钦宗至金营后,受到冷待。完颜宗望、完颜宗翰根本不见他,只将其安置在军营斋宫西厢房的三间小屋里。屋中仅余桌椅与一土炕,毛毡两席。屋外金兵严密防守,傍晚更被铁链锁门,钦宗君臣彻底丧失行动自由。时值冬季,开封雨雪连绵,寒冷异常。钦宗昼夜忍受饥寒交迫,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想起如今境况,痛心疾首,泪流满面。瞬间之间,由尊贵的皇帝沦为金人的阶下囚,实在令人唏嘘。然而,这都是他与其父徽宗一手造成的。

被囚期间,钦宗度日如年,思念故国之心溢于言表。北宋官员多次请求金人放还钦宗,却未得到回应。靖康二年二月五日,钦宗无奈之下只好接受金人邀请观球赛。球赛结束后,钦宗恳求金帅释放自己回国,却遭完颜宗翰严厉指责,钦宗欲哭无泪,不敢再提此事。

金人扣押钦宗,威胁如不定期补足金银布帛数目,便不归还钦宗。朝中闻讯,全力搜刮财富。开封府派官员强行进入民宅搜查,骄横霸道,犹如捉拿叛贼。人们结五家联盟,相互监视偷藏之举,一经发现便告发。连福田院的穷人、僧侣、手艺人、艺人也难逃搜刮。直至正月底,开封府仅搜得金16万两、银200万两、衣缎100万匹,离金人所欲还相差甚远。官员送金银至金营交割,金人傲慢无礼,百般羞辱。钦宗去金营后,连日风雪不止,百姓食不果腹,以城中树叶、猫狗为食,疫病肆虐,死者无数。苦状难以描绘。

然而,金人仍不知足,改以其他财物抵金银。祭天礼器、皇室马车、书籍、乐器、百戏装备皆遭搜寻。诸科医生、乐师、工匠皆被劫掠。金人疯狂掠妇,凡有颜色者皆被拦截,为金人所玩弄。当时吏部尚书王时雍搜掠妇女毫不手软,被称为“金人数外公”。开封府尹徐秉哲亦不相让,为讨好金人,将女子化妆打扮,整车送至金营,开封城怨声载道,民生凋敝。

灭宋乃金人既定计划,故虽然宋朝朝廷对金人卑躬屈膝,金人仍决定废黜钦宗。靖康二年二月六日,钦宗被贬为庶民。七日,徽宗等被迫至金营。金人迫徽、钦二帝脱龙袍时,李若水抱住钦宗反抗,被割断喉舌,至死不绝。

北宋亡后,金人拥立主和派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建立傀儡政权。但此政权不得人心。

金人在扶植张邦昌同时,再度搜刮金银,甚至妇女的首饰也不放过。开封府为满足金银需求,开设交易市场,以粮换银。由于京城久困,粮荒严重,百姓金银无处可用,纷纷用以换米,开封府因此又得金银数万。然而,城已被搜刮数次,金银已尽,无法满足金人所需。金人无可奈何,只得罢休。

此时,金军统帅得知康王赵构在河北招兵买马意图切断金人退路,又担心无力控制大片土地,遂决定撤军。行进途中,金人焚毁城郊房舍无数。漫步柳子、西京、汉上、河朔,整个地区,金兵杀人如麻,臭气冲天。这给中原民众带来深重灾难,金人所犯罪行,罄竹难书。

四月一日,金军掳获众多金银财宝后,变换路径分两路撤离。完颜宗望领队率温宗、郑皇后及其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已于日前沿滑州北迁;完颜宗翰则领队,擒钦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诸抵抗官员,沿郑州北上。另有朝廷仪式之器、文物古董、图籍、宫人、内侍、艺伎、工匠等,以及遭驱连的百姓男女共计不下十万,北宋国之府库顿然空虚。金兵所经之地,片瓦无存,生灵涂炭。如此惨烈的灾难,令宋人留下难以抚平的创伤,亦激发后世志士仁人为国家奋斗之决心。

囚犯生活

1127年4月5日,赵佶走在骑马先行的韦贤妃后面,这时已遇陆陆续续的宋兵护送。四月七日曹才人和宫女们在如厕时,金兵乘虚而入;八日,到达相州(现河南安阳南),连绵暴雨穿湿车辆,宫女在避雨时惨遭虐待,多人丧命。赵佶长叹频频。北上途中食物短缺,风雨不止,不胜其苦。

赵桓上路时,头戴毡笠,身披青布,骑黑马,近乎痴呆,除受苦外,更受金人欺凌。赵桓时常呼天号地,但总是被喝止。日暮住宿时,金兵绑住赵桓和祁王、太子、内人手脚并卧,以防逃走。4月10日,金兵从巩县渡黄河时,随车高官张叔夜对同僚说,即将抵达界河,解脱不了满腔血性,仰天大喊,窒息而亡。

5月底,赵桓等人被捆绑在马背上通过太和岭;7月20日,赵桓、赵佶在燕京相见,虽父子依偎痛泣,但现实无情。9月,金人又把赵桓父子搬到更远处的上京(现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因南宋逐渐壮大,担心北宋收回二帝,影响谈判。于是,二帝只能再次忍受颠簸之苦。

1128年8月,二帝抵达上京,被迫穿着孝服,祭祀完颜晟太宗的始祖庙,即献俘礼,实际是羞辱北宋君臣。然后,又在乾元殿拜见太宗。太宗封赵佶为昏德公,赵桓为重昏侯。同样的招数,隋文帝灭陈,封陈叔宝为长城公;宋太祖灭南唐,封李煜为违命侯。此外,韦贤妃以下300余人入洗衣院,赵桓皇后朱氏不堪受辱投水自尽,其余男性则编入军队。

不久,赵桓、赵佶二帝被驱逐至上京远郊的五国村(现黑龙江伊兰),直至逝世。一度生活稍缓,赵佶还有闲心情读书赋诗。尤其爱好读书,废寝忘食。一次看唐代李泌传记,因李泌助国复国,后被奸臣嫉妒感到颇为感慨,抄本赐韦贤妃。可惜赵佶醒悟时已经太晚。

在五国村期间,赵佶还要与宋钦宗赵桓宴饮赋诗,寄希望于赵桓。赵佶热衷作诗,囚徒滋味,悲喜交加,使诗风更为高华。被流放期间,赵佶创作了不少诗作,但仅留下十余首。其中,《在北题壁》是最广为传播的一首:“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反映出赵佶和赵桓的孤独、寂寞之情。

建炎兵败,宋徽宗赵佶在五国城困居三年,于绍兴1135年患病辞世,遗体被金国人熬成灯油。太子赵桓心悲如绞,深受打击。徽宗病逝后,赵桓被囚禁于五国城之中。同年,南宋二月,金熙宗完颜亶为改善与南宋关系,封已故徽宗为天水郡王,存者赵桓为天水郡公。据史书记载:1141年二月,“虏主封太上天水郡王为靖康帝,复靖康帝为天水郡公,并赐宅第于上京。”由此可见,金国在为宋钦宗立新号之时,亦在金上京赐其住房,后来更将赵桓及妃嫔、子女接到上京居住。

绍兴1142年三月,宋金关系趋缓,韦贤妃负责运送御用物品至南宋。待她离去之际,赵桓恳求告知其叔父宋高宗赵构,他若归来,愿只当太乙宫主即可!此时此刻,赵桓尚未迁移至上京。

绍兴1153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将都城迁往燕京,并可能将赵桓也安置在燕京。一则便于监视;二则可借他向南宋施压;三则依然希望议定谋略,令赵桓成为傀儡皇帝,助金国稳固对淮河以北地区的统治。

受辱去世

宋钦宗赵桓的离世时间在官方正史中并无明确记载。然而,根据历史小说《大宋宣和遗事》以及辛弃疾的《窃愤录》记载,赵桓的死因如下:1161年春天,金国皇帝完颜亮命令宋钦宗和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进行马球比赛,比赛过程中,完颜亮先下令杀死耶律延禧,此举令赵桓惊慌失措,从马上摔落,随后遭到乱箭射杀,尸体还被马匹践踏。终年60岁。

0 阅读:5

稷下学史来明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