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赵煦:北宋版汉武帝,打出了赵宋官家少有的骨气!

稷下学史来明志 2024-03-05 13:32:31

赵煦原名赵佣,乃宋神宗第六子,母为钦成皇后朱氏。他早年爵封均国公、延安郡王。

公元1085年二月,被立为太子,三月即位为帝,次年改元元祐。登基时尚年幼,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旧臣,废除新法,于是新法官员离朝,史称“元祐更化”。

公元1093年,高氏逝世,赵煦亲政,改元绍圣。他重申并实施元丰新法,黜退旧党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召回章惇、曾布等新党。新党执政后,逐渐恢复免役、青苗、市易等新法。然而,内部纷争严重影响了新法的推行。在军事上,他发起两次平夏城战役,打败西夏,重新开启河湟之役,夺回青唐地区。健康问题一直困扰着赵煦,加之子女相继夭折,给他带来沉重打击。

公元1100年,赵煦在东京福宁殿病逝,年仅二十五岁,在位十五年。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庙号哲宗,葬于永泰陵。

在赵煦亲政期间,他在内政上恢复了熙宁、元丰时期的经济政策,却无法制止党争;对外战争中,他任用章楶等将领,多次击败西夏,迫使西夏求和,因此被赞誉为“英明有为之主”。赵煦早逝被视为宋朝发展的重大损失。

早年经历

赵佣(后改名为赵煦),1077年1月4日生于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乃宋神宗赵顼六子,母亲为宫嫔朱氏(钦成皇后)。曾获检校太尉、天平军节度使称号,封号均国公。

1082年,赵佣调任开府仪同三司、彰武军节度使,进封延安郡王。

1084年3月,神宗于集英殿设宴款待群臣,赵佣恭然陪侍其侧,仪态美健,满朝群臣皆赞不绝口,纷纷向神宗道贺。

1085年2月,神宗身体状况日益恶化,无法理政。宰相王珪率领宰执入宫请示,恳求立储,并建议由皇太后高氏(宣仁圣烈皇后)共同执掌朝政。神宗虽无法言语,但点头表示赞同。

时值,大臣蔡确与邢恕有立神宗年轻力壮的兄弟雍王赵颢、曹王赵頵之意,并试图通过高氏的侄儿高公绘与高公纪实现此计,然遭拒绝。蔡确与邢恕见计谋失败,便决定拥立赵佣,企图夺取立储之功。蔡确广泛宣扬,自称功劳甚巨,反诬高氏与王珪欲废赵佣。

朝廷上下暗流涌动,赵颢与赵頵亦密切关注立储之事。二人常出入皇宫探望神宗,赵颢甚至直接去高氏处,试图探询或言及某些事情。而神宗只能“怒目而视”,似已察觉其弟意图。直至神宗驾崩前夕,赵颢仍要求留在其兄身边照护。高氏料到政权即将更迭,一面命侍卫禁止二王随意进入寝殿,一面命宦官梁惟简之妻秘密缝制一套十岁孩童的皇袍。

3月1日,高氏垂帘听政,对前来谒见的王珪等人说,赵佣性沉毅,聪敏过人,自神宗病后一直手抄佛经祈福孝顺,且已能熟背《论语》七卷,字体美观。她给诸大臣展示赵佣所抄佛经,并让赵佣出来与王珪等人相见。王珪等人纷纷道贺。当天,高氏下诏立赵佣为皇太子,改名赵煦,由此皇储之争告一段落。

登基为帝

1在1085年三月戊戌,神宗逝世,年仅十岁的赵煦继位。高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开始执掌政权。

早在神宗在世时,高太后就对变法改革持反对态度。她执政后,任命司马光为门下侍郎、吕公著为尚书左丞,参与处理政务。司马光以“太皇太后以母改子”为由废止新法,新法渐次被废弃。1085年七月,终止了保甲团教;不久,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保马法等亦相继被废。在1086年初,司马光病情加重,将废除新法的任务移交给了吕公著。随后,他不顾旧党中范纯仁、苏轼、苏辙等人提出的慎重考虑的建议,急于废除免役法,恢复差役法。执政的蔡确、章惇被罢免地方官员,老臣文彦博再度出山,成为平章军国重事。同年八月,青苗法被废;九月,司马光不幸离世,由吕公著继续实行改革。

司马光

然而,旧党内部的意见纷争,使其分裂成了三个党派:以洛阳人程颐为首的洛党,以四川人苏轼为首的蜀党及由河北人刘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等人领导的朔党。这三个学派都传承了司马光废除新法的理念。洛、蜀两党之间冲突不断。

1088年,吕公著辞去宰相职务,吕大防、范纯仁担任左右宰相。在司马光执政初期,范纯仁就反对完全废止新法,尤其是反对废除免役法。1089年,他因反对过度打压新党蔡确,被朔党攻击而被迫辞职。1091年,朔党领袖刘挚升任右相,同年因与变法派蔡确、章惇交好而被罢免。

在高太后垂帘的八年中,旧党不仅控制了整个朝廷,对新党的打击和倾轧也始终如一,从未放松过。刘挚等竭力搜寻章惇、蔡确的轶闻,加以穿凿附会,对其进行诋毁,其中最典型的便是车盖亭诗案。此案是北宋开国以来朋党之争中以文字打击政敌面最广、力度也最大的一起文字狱,旧党利用高太后对蔡确等人的不满,捕风捉影,对新党进行斩草除根式的清算。蔡确被贬出朝廷,并遭知汉阳军吴处厚报复而被贬到新州安置。 旧党将司马光、范纯仁和韩维誉为“三贤”,而将蔡确、章惇和韩缜斥为“三奸”。他们将王安石和蔡确亲党名单张榜公布,以示警告,同时对元祐元年被司马光斥逐的新党人员章惇、韩缜、李清臣和张商英等人再加以重贬,又铲除在朝的新党,如李德刍、吴安诗和蒲宗孟等人,都被降官贬斥。

元祐更化谈不上是政治改革,在经济政策上旧党也毫无积极的建树,只是一场情绪化的清算运动。如果说,熙丰变法还是旨在解决国家社会问题,但元祐更化反而使这些国家社会问题治丝而棼。

帝后积怨

赵煦自幼酷爱阅读,涉及领域广泛,尤其沉醉于唐人律诗之中。他还有书法造诣,元代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赞叹其“翰墨亦佳”。当高太后听政时,军国大事皆由其与同事处理,赵煦少年时期几乎无权发言。众位大臣直认赵煦年幼,故凡事皆取决于高太后。朝堂之上,赵煦的御座与高太后座椅相对,大臣们向高太后禀事,背对赵煦,并不转身后向他汇报。因此,在赵煦亲政后谈到垂帘议政时,他只能看见朝中官员的臀部与背部。

至赵煦十七岁那年,高太后本应还政,可她依然积极干预。此刻,众大臣仍遵照惯例,有事先奏太后,而太后言必从之,亦未劝太后撤帘。高太后与大臣们的态度激怒了赵煦,使他深感怨愤,这也是他亲政后大幅贬斥元祐大臣的一个原因。尽管高太后与大臣在垂帘时未顾及赵煦感受,但依然十分注重他的教育。高太后任吕公著、范纯仁、苏轼和范祖禹等人为侍读,望能教育赵煦成为恪守祖宗法规、精通经义的皇帝。

吕公著

1089年十二月,民间盛传宫中觅乳母之事。刘安世、范祖禹闻讯,认为赵煦年仅十四,不应亲近女色,高太后应对严加约束,于是纷纷上疏,激烈言辞。高太后公开解释说是为神宗留下的几名小公主所需,实则私下严拷赵煦身边宫女。此事对赵煦心灵震撼极大。

更深重打击的是高太后对其生母朱氏的粗暴对待。朱氏出身低微,幼时历经坎坷,入宫后,最初为神宗侍女,后生下赵煦、蔡王赵似和徐国长公主,直至1084年方获封德妃,始终毕恭毕敬。赵煦登基后,向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朱氏却仅为太妃,未得应有地位。朝中对于赐予朱氏何等待遇问题,有人欲降低皇帝生母地位,彰显垂帘的太皇太后权威;有人则主张尊崇朱氏,示以天子之孝心。然而高太后设法压制朱氏,直到1088年秋,才许朱氏舆盖、仪卫、服冠与皇后同。赵煦亲政后,立刻下令给予母亲同等皇太后向氏待遇。透过此问题,可见其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背景。

对于赵煦而言,高太后与元祐大臣所作所为带来不良影响尤甚。少年老成的赵煦面对视如无物的高太后与元祐大臣,亦会采用自己的方式抗争。每次大臣向赵煦及高太后报告时,赵煦总是一言不发。有次高太后问起赵煦为何沉默,赵煦道:“娘娘已有决定,臣该说什么?”赵煦喜好一旧桌,高太后命人更换,赵煦却再派人取回。高太后追查原因,赵煦回答:“这是父皇(神宗)用过的。”高太后颇为悲慨,心知他日后必定对自己所谓的措施怀有不满。后刘挚上疏,请高太后教诲赵煦如何辨别君子小人,高太后称:“我常与他提及这些,然他并不觉得有何意义。”高太后因此更加担忧,自然也就不敢轻易放弃手中权力。

绍圣绍述

1093年9月,高太后驾崩,赵煦开始主政。他召回昭宗变法时期的关键人物章惇,在次年即1094年改元“绍圣”,彰显其继承发扬的决心,并追尊王安石为“文公”,准其入神宗庙配享;力度颇大地打击元祐年间的众臣,贬黜司马光,贬苏轼、苏辙等元祐派系的官员前往岭南(今广西、广东、海南一带),甚至指责高太后“独揽政权”,试图剥夺其太后的尊荣。

赵煦对司马光的“母改子”做法,对元祐旧臣在早年对他的冷淡,以及对高太后的压制,均感不满,因此对旧党的仇视不亚于元祐年间受打击的新党。在绍圣初年的郊祀大典上,朝廷按照惯例应颁布大赦令,连死囚都能赦免。然而,有大臣请求他赦免在岭南的贬谪官员,赵煦果断否决。1097年,有人提议将流放到岭南的刘挚等人可以被调往较舒适的地方,以求安抚,但赵煦却戏说:“怎能轻易放这些人回去。”这些赵煦的言论就如同为元祐派系的政治生命宣告了死亡判决书。

刘挚刘跂父子接踵使契丹

赵煦在新政中重用改革派,如章惇、曾布,恢复王安石变法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以减轻百姓负担,国势逐渐好转。而在绍圣之后,政权在军事方面对西夏采取强硬姿态,一方面构筑了绵延达千余里的防线,另一方面在重新开启的战斗中击退了西夏的侵略。1098年的平夏城之战,击败敌军30万,此乃宋夏战争罕见的大胜,迫使西夏求和。然而,过大的军费投入也给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

1099年6月至9月期间,赵煦派将军王愍、王赡、王厚等攻占邈川和青唐,降服了唃厮啰政权的主瞎征。闰九月,宰相章惇率领百官庆贺胜利。战后,赵煦在青唐设立鄯州,在邈川设立湟州。

英年早逝

赵煦的身体状况堪忧,少年时期便患有咯血等顽疾。1099年八月,其心爱的贤妃刘氏(即昭怀皇后)诞下皇子赵茂,哲宗欢欣异常,坚执己见,立刘氏为皇后。然而九月二十五日,赵茂夭折,哲宗悲痛欲绝,停朝三天。仅隔四天,刘氏幼女扬国公主亦病逝,哲宗再度辍朝三日。这些不幸事件给赵煦带来莫大打击,病情愈发沉重。

1100年正月,赵煦病情加剧,无法临朝。同月十二日(2月23日),赵煦驾崩于福宁殿,年仅二十五岁,在位十五年。四月,谥号宪元显德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庙号哲宗。八月,葬于永泰陵。

1104年七月,加谥为宪元继道世德扬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1113年,再改为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0 阅读:3

稷下学史来明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