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建又悄悄干了一件大事——历时36个月、耗资16.2亿元的漳泉肖铁路白濑水利枢纽改线工程正式通车!这条藏在深山的水陆"生命线",不仅关乎百万泉州人的喝水问题,更藏着中国工程师对抗天堑的硬核智慧。

在安溪县白濑乡,清澈的蓝溪水正被一座巨型大坝拦腰截断。此处正在兴建的白濑水库,日后将构建起3.95亿立方米的“泉州水塔”。但很少有人知道,早在2016年水库规划阶段,一道难题就摆在了决策者面前:原漳泉肖铁路感德至湖头段恰巧位于未来库区中心,若按原线运行,整条铁路将在蓄水后彻底消失。

漳泉肖铁路白濑水利枢纽改建工程于2022年3月正式启动,作为国家重点基础设施联动项目,该工程创造性实施"铁路外迁+水利建设"双轨并行模式。新建铁路段依照国铁III级单线标准建造,线路全长27公里,设计时速为80公里/小时,总投资额高达16.2亿元。通过40米线位抬升方案,创新构筑包含20座桥梁、13座隧道的立体交通体系,同步配建2座现代化车站,在保障白濑水库97米正常蓄水位的同时,将铁路防洪标准提升至百年一遇水平。

该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确保总库容5.44亿立方米的白濑水库顺利实施,构建泉州"双水源"战略供水体系;
二、通过线路整体外迁重建,实现漳泉肖铁路感德至湖头段运输效能提升37%,年货物输送能力突破1800万吨,打造出基础设施协同建设的典范样本。
白濑水库:作为国务院172项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项目,泉州第二大水库;漳泉肖铁路:连接漳平市与泉州市,全长240公里,设19个车站,泉州首条铁路干线。漳泉肖铁路不仅是闽南地区重要的货运动脉,更通过白濑水利枢纽改建工程展现了基础设施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