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社融爆表!政府债狂拉1.69万亿,央行暗示降息

礼哥经济学咔咔 2025-03-23 20:52:37

大家好,我是礼哥。

一个专注金融行业,想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3 月 14 日,央行公布了 2 月金融数据,为我们展现了开年第二个月金融市场的运行状况,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货币供应:总量稳定,结构暗藏玄机

2 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 7%,增速与上月持平,M2 的平稳增长意味着市场上的货币总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扩张节奏,为经济运行提供着持续的货币支持。

但狭义货币(M1)增速仅 0.1%,较上月回落 0.3 个百分点,M1 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以及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它的增速放缓,反映出企业的资金活跃度有所降低,企业的投资与经营活动或许趋于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流通中现金(M0)同比增长 9.7%,前两月净投放现金 4562 亿元,这或与春节期间消费回暖及地方债集中发行导致资金沉淀有关。

二、信贷市场:总量平稳,结构分化加剧

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 6.14 万亿元,其中 2 月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近万亿元。虽然 2 月历来是信贷小月,但今年 2 月贷款增量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从结构上看,

(一)住户贷款

增加 547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 3238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3785 亿元。

短期贷款减少,反映出居民消费信贷需求依旧疲软,居民可能由于收入预期不稳定等因素,减少了诸如信用卡透支、小额消费贷款等短期借贷行为。

而中长期贷款增加,主要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一些积极变化,比如部分地区房地产政策的适度调整,刺激了居民购房贷款需求。

(二)企(事)业单位贷款

增加 5.82 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 2.07 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4 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 3456 亿元。

企业短期贷款增加,说明企业的短期资金周转需求较为旺盛,可能用于原材料采购、支付短期账款等。

中长期贷款的显著增长,则表明企业对长期项目投资有信心,看好未来的发展前景,愿意加大在设备更新、技术研发等领域的投入。

票据融资减少,是因为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企业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同时银行对票据业务的风险管控也更加严格。

三、社融增量:政府债成核心驱动力

前两月社融增量 9.29 万亿元,同比多增 1.32 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 2.39 万亿元,贡献增量的 113%。2 月单月政府债净融资 1.69 万亿元,同比多增超 1 万亿元,置换债券发行近 8000 亿元,超过去年全年三分之一。

这一现象释放三重信号:

1. 地方化债提速:隐性债务置换加速,短期或影响信贷总量,但长期优化债务结构。

2. 财政货币化特征显现:政府债发行推高社融,但需警惕资金空转风险。3. 企业融资渠道变迁:债券融资成本下降,企业发债意愿增强,某东部化工企业 10 年期公司债利率较去年下降 0.75 个百分点。

四、利率水平: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博弈

2 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3.3%,同比下降 40BP;房贷利率 3.1%,同比下降 70BP,创历史新低。

但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 1.95%,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09个和0.1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利率 2%,比上月低0.1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1个百分点,显示流动性分层加剧。

央行 3 月 13 日重申 “择机降准降息”,预示政策利率仍有下行空间,这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支持银行在保持净息差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五、未来展望

债市回调预警: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 1.84%,反映市场对经济复苏预期升温,需警惕利率反转风险。

信贷结构机会: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 10.3%,普惠小微贷款增速 12.4%,科技型企业贷款增速 21.2%,结构性机会凸显。

政策工具箱储备:央行明确保留降准降息空间,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值得期待。

总的来看,2 月金融数据既展现了政策托底的决心,也暴露了经济转型的阵痛。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如地方债置换对信贷的短期影响、居民消费信贷需求不足等,但通过政府债券融资的有力支撑、贷款利率的下行等积极因素,为经济的持续复苏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央行也明确表示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未来金融市场有望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充足的流动性和更有力的支持。

【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往期链接:

2025年开年第一个月央行金融数据大揭秘:开门红背后的真相与展望

央行12月金融数据深度解读:看懂经济信号



1 阅读:472

礼哥经济学咔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