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西部菌
前段时间,合肥的防疫政策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不管是“来的客人”,还是“返的家人”,合肥都诚挚欢迎,绝不拒之门外。
这几天,在关于中高风险地区大学生返乡是否能免费隔离的问题上,很多城市都拿出了自己的诚意。
郑州宣布:
返豫学子免费隔离。此前返豫隔离大学生已缴费者,将全额退还。
成都在23日晚紧急发布最新政策要求:
对从疫情发生地返乡、在成都隔离的大学生,凭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免收在集中隔离期间隔离场所的住宿费用。
更引人瞩目的是武汉。
4月29日,有网友在人民网向武汉市委书记留言:
建议明确外地来汉免费隔离要求,将提供免费集中隔离的范围限制在“在汉有常居地的人员”并要求其提供相应的证明。
对此,武汉官方回复称:
(武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援和帮助,作为英雄的武汉人要有感恩之心,作为大武汉要有大胸怀!都是手足同胞,不应有区别对待,不应有歧视,请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关心,多给予一些帮助!
也就是说,武汉的免费隔离政策并未限制范围,而是向全国开放。这也让一些湖北周边省份的沪漂选择了“曲线”返乡,先到武汉隔离,然后再回家乡。
此外,安徽芜湖、六安,河南新乡、商丘等地,也确定返乡大学生可免费进行集中隔离。
不得不说,一场另类的“抢人大战”,正在打响。
01
眼下,暑假临近,上海等疫情地区的高校已经提前放假,大学生跨区域流动现象正在多起来。
但不少大学生返乡时,都得面临一个难题——回家要不要隔离?更重要的是,隔离是自费还是免费?
从一些地方公布的隔离费标准来看,一个14天的隔离周期,所需要的花费可能高达四五千,甚至更多。这对于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个背景下,免费隔离政策,无疑是家乡城市给在外大学生送去的一个最实在的大礼包。
比如,成都公布免费隔离政策之后,网友们的感动可谓溢出屏幕,评论区的画风是这样的:
对于成都的这一紧急调整的政策,西部菌想多说几个背景。
一,成都拥有2100万的常住人口,防疫压力是比较大的;
二,作为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全省返乡大学生的数量,不是一个小数字;
三,目前成都也是全国人口千万城市中,为数不多的,仍未实施常态化全民核酸检测的城市。
部分实施常态化全民核酸检测的城市名单
所以,成都作出免费隔离的决定,是不容易的。
当然,西部菌完全支持包括成都在内的所有实行免费隔离的决定。它之于大学生的人性化温度,就无需再说了。除此之外,它还有多种好处。
比如,城市形象的营销。城市在特殊时期对人所展示的温情,可能比平时再多的形象广告都更深入人心。
再比如,也是间接纾困本地的酒店等服务业。
大家都知道,疫情期间,酒店等服务业遭受冲击最严重,而大量大学生返乡,尤其是实施免费隔离后,吸引更多的学生回流,一些用于接待的酒店,算是有了新的业务。这可能比发放补贴对一些酒店的帮助更大。
02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种直接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人性化优待,也是疫情之下,城市“抢人”的又一种另类行动。
比如,有网友对武汉免费隔离政策的评价是这样的:这是要吸收上海人才的节奏。
受疫情影响,人才的流动,产业的迁移,都在增加新的变数。对于一些城市来说,如果能够因地制宜地推出一些人性化举措,就有望在变局中抓住机会。
尤其是一些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城市,更应该加倍努力,把防疫上的优势最大程度转化为经济发展上的优势,而不是随意跟风加码防控。
事实上,合肥已经直接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该市最新召开的防疫会商会中就有这样的表述:
要进一步在服务中加强沟通,努力让隔离点变成招商点、招才点、招工点。
虽然最终效果还有待观察,但是,这个逻辑是完全成立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眼下可能很多处于疫情封控区的大学毕业生需要找工作。这个时候,在工作机会差不多的情况下,他们是不是会优先选择那些防疫形势比较好,防疫政策相对人性化的城市?
这些年,全国各地各种花式抢人政策可谓层出不穷。但一座城市是不是真的值得大家托付,可能恰恰在特殊时期才反映得更真切。
相应的,对于资本和企业来说,它们也同样在观察城市在疫情中的表现。是不是尊重市场?是不是恪守法治?这些其实都是城市营商环境的一部分。而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不同城市的真实底色。
所以,在“保经济”成为共识的当下,每个城市在出台相关政策时,都应该考虑到防疫和发展经济的自洽性。但凡有利于企业聚集、人才流入的做法,都值得努力。
其实,就像人设一样,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城设”。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决策者都应该好好考虑,它是不是有违自己过往所树立的“城设”?
因为一旦“城设”坍塌了,可能要付出成倍的代价才能让人再次相信。而这直接关乎到城运。
03
此前,西部菌在《中国最大“赌城”,又下了一个大赌注》中说过:
疫情之下,每一座城市都在面临新的抉择,都在随时被考验。
任何一个政策和做法,都可能影响到外界对一座城市的评价和观感,继而影响到它的发展走向。
而各地的防疫政策,包括如何对待返乡者,还有必要注意一点,就是要避免误会,尽量把政策讲明白,杜绝“言行不一”的现象。
客观说 ,前段时间,合肥“不管中高风险还是疫区,欢迎光明正大的来”的承诺,就引发了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质疑。这其实挺败好感的。
西部菌注意到,这轮针对返乡大学生的防疫政策,有的地方高调讲出来,但更多的地方,其实并不是很明确。
包括一些地方也是限于本地籍贯的大学生才能享受免费政策,但其实,从“抢人”的角度,“尺度”完全可以更大些。
这段时间,“哈尔滨跌破千万人口,东北地区已无人口千万城市”,引发了很多解读。但很多分析忽略了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疫情对于东北人口变化的影响。
说到东北人口下降,营商环境、人口老龄化等是最容易想到的原因,并且东北人口的下滑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但同时,过去的两年多,东北也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区域,这可能令其人口发展形势雪上加霜。
据国统局最新公布的数据,受疫情影响,4月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4.1%,而东北地区工业则更是跌幅达16.9%。
所以,千万别低估疫情因素对于人口流向的影响。
此外,2021年全国主要城市的人口数据也反映出,人口流向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过去在人口上大丰收的一线城市,正在被一批二线城市抢占风头。
这种现象是否会持续,目前还需要观察。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疫情放大的发展不确定性之下,社会心态更趋保守,影响人口流向的因素也在变化。这完全可能给一些城市的人口增长带来新的机遇。
当然,机会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对城市来说,也是如此。赢家只会属于那些善于在“困境”中抓住机会的城市。而今年可能是极为关键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