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网约车司机靠接单量大、收入稳定吸引人,顺风车司机图的是拼车、跨城长途,两者井水不犯河水。可如今情况变了:网约车价格越压越低,顺风车订单却越接越多,不少司机发现,跑网约车累死累活一天,到手的钱可能还不如顺风车。
定价趋同:网约车降价抢市场,顺风车涨价补缺口网约车平台为了和顺风车抢乘客,这两年拼命压低价格。有网友吐槽,500公里的订单,某猪平台才七百多,而在哈罗、高德、一喂等顺风车平台价格最低七百,而只拼一单的价格居然上千
顺风车也没守住“低价”优势。以前顺风车价格是网约车的一半,现在平台悄悄涨价,甚至用“拼车单”套路司机。有司机吐槽:接了个120元的顺风车单,结果平台中途改成拼车,最后只拿到70元,跑完一算账,充电费、高速费扣完,等于白跑一趟。
单量拉平:网约车订单被分流,顺风车接单更自由网约车司机最头疼的是“单量不稳定”。早晚高峰单子多,但平台把价格压得最低;平峰期价格涨了点,可路上全是空跑的司机。反观顺风车司机,不用抢早晚高峰,专挑顺路的长途单接,一天跑两三单拼拼人就能赚200多元
更让网约车司机难受的是,平台用算法把订单“切碎”了。原本能接30公里的大单,现在全是3公里的小单,一天要跑50单才能赚到钱。顺风车司机却能避开这种内卷——只接跨城单,跑一单抵网约车七八单,还不用天天守在车里等派单。网约车平台把运价压到接近顺风车,抽成却高达30%,还动不动用“服务分”威胁司机接低价单;顺风车平台一边涨价一边改规则,把拼车单、临时改价玩得炉火纯青。
最离谱的是,有些平台故意把网约车和顺风车订单混在一起派发,司机根本分不清自己接的是哪类单子。
司机和乘客怎么破局?网约车司机得学会“挑单子”:低于1元/公里的长途单坚决不接,多跑市区3公里内的短途单,周转快、成本低。顺风车司机要守住底线——不顺路的单子不接,临时改价的单子直接取消,别让平台牵着鼻子走。
说到底,定价和单量趋同的背后,是平台在“两头通吃”。司机累得腰酸背痛,乘客省不下多少钱,只有平台躲在算法后面数钱。如果继续这么折腾,恐怕将来路上就只剩无人接单的网约车,和永远拼不满的顺风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