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道经》提出“人法地,地法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这种气魄气势以及宏观超然的格局,把人和天地,宇宙自然以及多维宇宙的相互关系全部论述到了。毛主席青少年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读书,深得儒家孔子、孟子的善正真的精神传承,这种精神的根源,也是符合老子这种宏大的对人与宇宙的客观认知。
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他当时在的气势、考虑问题的格局,不是立足于个人的安身立命与个人家庭的兴旺发达,而是立足于宏大的人与自然格局当中。这种心身透发出的气势、气场,产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就要比普通人更具有穿透力,更深邃。周围的师长与同学们对他的人格产生钦佩,这些促成了毛泽东学习成长的有利环境。
毛泽东这种志向这种信仰,激发了内心的智慧与学习动力。所以,学习的首要基础是立志。
日本僧人月性的《东游题壁二首》的第二首完整内容为:“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表达了一种远大的志向和豁达的生死观。诗人认为男子汉应当志在四方,为了追求学问和理想离开家乡,如果学业上没有成就就不回来。并且对于死后的埋葬之地也看得很淡,认为人间处处都可以是安息之所。
后来,这首诗被西乡隆盛读到,他稍作修改后自勉:“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以表达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 的决心。
1 9 1 0年秋,毛泽东考入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离家时,又对西乡隆盛的版本进行了修改,创作出了《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表达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和坚定决心。
“男儿立志出乡关”,展现出一个胸怀大志的少年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去追寻更广阔的天地和更高的理想。“学不成名誓不还”则体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只要为了理想和正义而奋斗,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反映了毛泽东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情怀,也激励着无数后人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北宋张载的 “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表达了一种宏大的理想和使命感,同样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积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