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4日,美团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
2024年营收达到3376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为358亿元,同比增长158.4%。
在美团的众多业务中,共享单车是重要的一环。
2018年,美团未上市时,由胡玮炜创立的共享单车摩拜,曾取得过丰硕成果,最终以27亿美元“卖身”给王兴,套现离场。
如今,美团的共享单车业绩蒸蒸日上,胡玮炜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呢?


80后的胡玮炜大学毕业后,就当起了“北漂”。
彼时,《新京报》是媒体领域的标杆,她独自一个人拉着小小的行李箱来到了北京面试,并定居于此。
就这样,记者行业一干就是10年。
然而,这一路走来,胡玮炜并不满足于做“旁观者”的记者身份,更想去做一个行动者。

她曾说:“我做的事情一直都是我当下最想做的事情”,这句话一直是她人生的行动指南。
2013年初,胡玮炜到拉斯维加斯参加车展,见识到许多汽车公司的展出,对此,她受到巨大启发。
被汽车与科技的融合深深吸引的她,预见到未来人与汽车之间的关系将会大不相同。
回国后,她向老板提议做汽车与科技相关栏目,却遭拒绝。2010年,胡玮炜果断辞职,创立媒体公司极客汽车,正式开启创业之路。
后来创立共享单车摩拜,同样受到“人生指南”的影响。
共享单车的灵感源于两次城市骑行经历,一次在杭州,一次在瑞典的哥德堡。
胡玮炜想骑自行车在城市里面游荡,尽管看到公共自行车停在路边,却因无法找到租车的地点与方式而难以使用。

明明身处移动支付便捷的21世纪,却无法用现代手段来使用它。
从那个时候起,做一辆随骑随停的自行车,在她心里生根发芽。
直到有一次,她跟一群人在聊天时,有人突然说到:“哎,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做共享单车呢?用手机扫描开锁那种。”
听到这句话的瞬间,胡玮炜就感觉自己曾经的想法被击中了,于是她决定将这一项目付诸实践。

2015年,胡玮炜带着汹涌地热血与干劲,创立了摩拜科技公司。
但她没想到,仅是造一辆自行车,居然如此艰难。在与工程师在讨论项目进展时,所有人都在不断的论证这个项目的难度。
“自行车本身不重,很容易被偷走。”
“自行车停放地点应该布置在何处?”
“如何保管与修理自行车?”
…
各种各样预设的难题被提出之后,工程师们纷纷打起退堂鼓。无奈之下,胡玮炜只能自己扛起大旗,成为领头羊。

她的要求很严苛:
单车的质量必须是最好的,车身带着智能锁,车链不能断、车胎不能爆、车漆不能掉,4年内不能返厂检修。
按照市面水平来看,实现她的理想几乎是天方夜谭。毕竟,哪有一直放在室外,经受风吹日晒雨淋的自行车可以安然无恙地熬过4年?
所以,当整车被研发出来时,造价成本远远超过预期。原本预计800元成本的自行车,实际却花了2000元才造成。

这也导致胡玮炜此前拉来的投资所剩无几。
为了继续推进项目,胡玮炜只能继续找投资。好在项目市场潜力巨大,没过多久她就成功拉来了300万元。
有了资金支持,项目推进速度明显加快。
为了更好地识别单车,团队最初将其命名为“丁丁单车”。
但项目投资人李斌认为,这款单车是随借随还、移动式的单车,于是将“mobile”(移动)和“bike”(自行车)两个单词组合在一起,与中文“摩拜”谐音,进而得名:摩拜单车。
这款单车很快被投放到市场。摩拜凭借其优于其他品牌的质量,迅速火出圈。
试营业一过,摩拜立刻被投放到全国各大城市,用户呈现指数型增长模式。
谁知,胡玮炜团队“刚爬出坑又掉进沟里”。

摩拜单车在迅速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单车刚投放到市场时,使用率虽高,但是收费不高,导致项目资金回笼速度缓慢。
为了收回资金,胡玮炜决定收取押金,用户使用前需缴纳299元可退押金。
这一举措虽然解决了资金链的问题,却也成为其后来最致命的缺陷。
摩拜成功后,一众资本纷纷入局,共享单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ofo等众多竞争对手纷纷降低押金金额,以吸引更多价格敏感型用户。同时,推出各种活动套餐,拓展下沉市场,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这种混战,不仅让摩拜公司变得不堪重负,也让用户数量不断下降。
雪上加霜的是,国家出台关于共享单车的资质管理办法,其中一条直接掐断各共享单车的命脉:禁收押金。
这让原本高度依赖押金体系的摩拜商业大楼开始动摇,融资难度加剧,加上巨额单车维护成本,公司几乎盈利无望。
对摩拜来说,这3年内经历了创业公司可能面临的所有挑战。
尽管胡玮炜尝试过数种方法,却依旧无法拯救局势。
面对这番困境,胡玮炜决定寻找机会,尽快脱手。
混沌时期恰逢美团准备上市,如果美团能够加入共享单车的项目,可谓是双赢的局面。
双方一拍即合,2018年4月3日,美团以27亿美金全资收购摩拜,而作为创始人的胡玮炜拿到了15亿的回报。
36岁的她,从月薪四位数到实现财富自由,让同龄人羡慕不已。

▽
在美团收购摩拜后,胡玮炜潇洒离场。
而王兴接手后,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当时摩拜每月亏损超过4亿元,负债率极高,主要原因是单车的折旧和运营成本过高。
但经过王兴的精细化运营,摩拜终于在2023年后部分城市实现盈利,与青桔、哈罗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如果当年胡玮炜坚持经营摩拜,结局是否不同呢?
其实未必。
摩拜需要美团的生态支持,而美团却不仅仅只依赖摩拜,对美团来说它是锦上添花的事物。

用户使用共享单车,骑行的“最后3公里”会覆盖餐饮、商超、娱乐等各种场景,而美团的核心战略就是围绕“吃”来构建本地生活的服务生态。
共享单车的出行数据正好可以反哺美团算法,优化配送的路径和商家的推荐,从而实现更多的盈利。
仅靠共享单车这一业务,恐怕很难有更大发展,胡玮炜当初的激流勇退,不失为一种智慧的选择。
15亿落袋为安,继续做自己想做且能做的事情,胡玮炜才是赢麻了!
-END-
参考资料:
1.今日读报JRDB:当年套现15亿卖掉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如今生活怎么样了?
2.十点读书:套现15亿现金后,摩拜80后创始人留下2条人生潜规则
3.b站:吴晓波采访胡玮炜
4.腾讯新闻:虎嗅APP《美团反转》
5.网易新闻:来信君《我问DeepSeek,如果你是美团王兴当年收购摩拜是不是一笔好交易?》
作者:疏疏篱落
编辑:柳叶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