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出生的辽宁沈阳姑娘王硕,用15年时间完成了一场跨越太平洋的逆袭:
从周末在巴尔的摩跳蚤市场吆喝滑板车的留学生,到全球人力资源科技巨头Deel的创始人,再到身价超60亿元的福布斯白手起家女富豪。
这个东北女孩的故事,既充满时代机遇的偶然,也写满创业者破局的必然。

王硕的起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商二代”。
尽管母亲在美国从事摩托车、滑板车贸易,但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的她,早已习惯独立。
16岁赴美后,她一边读书一边在跳蚤市场摆摊,用“蹩脚的英语”推销滑板车。
这段经历不仅让她赚到第一桶金,更埋下商业思维的种子,成为后来她创业的重要因素。
在麻省理工学院(MIT)攻读机器人设计时,她展现出惊人的平衡能力:
白天在实验室研究空气动力学,晚上与合作伙伴讨论创业方案。

2015年,研一的她毅然退学,与同学创办空气净化器公司Aeris。为压缩成本,她将生产线迁回中国,利用国内制造业优势打造出横跨三大洲的供应链体系。
这段经历让她深刻意识到:全球化的商业版图需要更高效的协作工具。
2018年,一个管理痛点催生了Deel的雏形。
当时Aeris在美、欧、亚三地设立分公司,但不同地区的劳动法规、薪酬体系差异让团队苦不堪言。
王硕曾调侃:“就像餐厅菜单用不同语言写成,每道菜还要用不同货币结账”。
这个比喻成为Deel诞生的导火索——她和MIT校友Alex Bouaziz决心开发一款“全球人力资源操作系统”,让企业像点外卖一样管理跨国团队。

创业初期并不顺利。入驻硅谷顶级孵化器Y Combinator后,Deel并未获得预期支持,王硕不得不亲自“扫楼”推销产品。
通过解决跨国企业薪资发放、合同合规等核心痛点,Deel迅速打开市场。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远程办公需求激增,Deel营收从140万美元飙升至2023年的1.69亿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更突破5亿美元,创下SaaS行业增速纪录。

王硕的成功密码,在于将东北人特有的务实与硅谷的创新基因深度融合。
Deel的杀手锏是“极简操作”:
企业只需输入员工所在国家,系统便自动适配当地法规、生成合规合同,甚至计算税费。
这种“无国界HR”体验,让特斯拉、耐克等2.5万家企业成为客户。
为优化体验,王硕常亲自测试产品,甚至凌晨三点回复用户邮件。
Deel的扩张充满“东北式智慧”:
收购澳大利亚PayGroup、中东PaySpace等区域龙头,快速构建本土化服务网络。
如今Deel在全球拥有90个实体,覆盖150个国家,真正实现“全球运营,在地服务”。
从被Y Combinator冷遇到成为120亿美元估值独角兽,王硕的韧性令人惊叹。
员工回忆她“每天工作15小时,只在晚餐前健身放松”。
投资人Brianne Kimmel评价:“她既能制定百亿战略,也会蹲在仓库检查产品包装”。

福布斯榜单上的王硕是“最年轻白手起家女富豪”,但鲜为人知的是,她近五年未休过完整假期,连健身房时间都精确到分钟。
她曾因合同模板中一个标点符号错误,连夜召集法务团队整改。
姥姥病逝时她因疫情坚守岗位,至今遗憾未能见最后一面。
这种近乎偏执的投入,让Deel在资本寒冬中逆势增长。
当同行裁员收缩时,她反其道收购扩张,用王硕的话说:“经济下行期,正是打磨产品、占领市场的黄金窗口”。
从跳蚤市场的价差到跨国管理的混乱,她总能将“麻烦”转化为商业模式。
正如Deel的Slogan:“让世界为你工作”。

MIT的机器人专业背景,让她擅用技术打破壁垒。
Deel的AI合规引擎可自动识别187种劳动法条款,比传统律所效率提升90%。
在男性主导的科技圈,她以“刚柔并济”树立新范式。
正如《福布斯》评价:“她证明中国女性既能深耕本土,也能征服硅谷”。
如今的王硕,依然保持着沈阳姑娘的直爽:“有人说我是女版马斯克,但我更想当第一个王硕”。
这个从沈阳胡同走出的女孩,正用东北人的虎劲儿书写着属于Z世代的商业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