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父母凑7万供女儿留学,女儿却从此失联?同学:她曾回国12天

高见有文化 2025-02-26 08:59:03

2000年时,一对辽宁农民夫妇,借款7万元,将唯一的女儿送往德国留学。

父母再三叮嘱:“到了国外要好好学习,毕业后就赶紧回来!”

女儿也拼命点头说:“您们放心吧!”

然而这对夫妻怎么也没想到,女儿这一走,竟再也没有回来,甚至他们先后患癌,女儿都拒绝见面。

这位留学于德国的女孩名叫曹茜,她和父母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恩怨?

01

1979年,曹茜出生在辽宁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父亲名叫曹肇纲,母亲名叫刘玉红。

在那个多子女的年代,曹家却只有这一个女儿,村里人时常嘲笑说:“你们都没个儿子,以后可怎么办?”

为此曹肇纲夫妇很恼火,同时,他们也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女儿身上。

从曹茜懂事起,父母就经常说:“以后你要好好学习,给家里争口气!”

曹茜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从迈进校门那天起,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每当曹茜将奖状拿回家是,曹肇纲夫妇的脸上都会露出满意的笑容。

可是时间久了,曹茜总觉得父母不是真的爱自己,而是爱自己的成绩。

这都源于父母对她管教过于严格,譬如,不允许她留长发,也不允许她穿过于艳丽的衣服。

让曹茜更无法忍受的是,为了防止她早恋,父亲竟经常翻看她的书包和日记。

曹茜试图和父母讲道理,得到的答复永远都是:“我们这都是为你好!”

可是这种所谓的“好”,让曹茜深感窒息,甚至心里已经和父母开始有了疏离感。

到了高中,因为住校,曹茜感觉心里无比轻松。

尝到自由滋味的她,决定报考一所南方大学,这样就可以离家更远。

可是父母知道后,非常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我们只有你这么一个孩子,跑那么远干嘛?”

最终在父亲的施压下,曹茜报考了家门口的辽宁师范大学。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父母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可曹茜心里五味杂陈。

02

到了大学后,曹茜总是找借口不回家,也很少主动联系家里。

父亲曹肇纲几次在电话里气愤地说,你真是越来越没良心了。

父亲越是这样,曹茜的逆反心理越严重,她开始计划如何逃离这个“可怕的”原生家庭。

终于,曹茜找到了一个机会,就是出国留学。

当时曹茜拿到了去德国留学的名额,可是想让父母同意却并不是容易的事。

一是父母不希望她离家太远,二是需要高达7万的留学费。

为了让父母支持自己,曹茜开始变得“听话”,她的改变确实让父母很高兴。

找准时机后,曹茜提出了留学的要求,她向父母描绘了一个非常好的蓝图。

告诉父母说,留学回来会找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不但会给他们争光,还会让他们的晚年衣食无忧。

2000年时,留学生还非常的罕见,想到家里能出一个“海归”,曹肇纲夫妇也选择了接。

于是他们东拼西凑,终于凑够了7万元,将女儿送上了通往德国的飞机。

可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别,竟然是永别。

03

到德国的前三年,曹茜和家里有过几次联系。

起初是向父母诉苦,告诉他们自己学习压力很大,还被老板压榨。

曹肇纲夫妇也只是语言上安慰她,让她坚持。

后来两次,曹茜来电话都是要钱,这让父亲曹肇纲很不满意。

为了让曹茜出国,他们已经欠下了许多债务,实在是压力太大。

结果父女二人闹的很不愉快,而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通话。

此后曹茜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和家里再也没有过联系。

这一晃就过了整整17年。

期间曹肇纲想尽一切办法联系偶尔,甚至还求助过她的同学、大使馆,在报纸上登过消息等等。

但就是没有曹茜的消息,曹肇纲夫妇绝望了,他们的日子也更加艰难,只能靠领低保生活。

到了2020年,曹肇纲夫妇先后患癌,他们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见见女儿。

直到这时,他们终于得到了曹茜的消息,原来曹茜毕业后,已经在德国任教并定居。

据曹茜的一个同学说,她生活的非常不错,家里还住着别墅。

让曹肇纲夫妇更心寒的,曹茜还曾回上海做过学术交流,前后逗留过12天。

可是哪怕回国,她也没有回家,曹肇刚夫妇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女儿对他们如此狠心。

曹肇纲夫妇委托曹茜同学,希望她转告女儿,可以回来见一面,其他别无所求。

然而这个要求却遭到了曹茜的拒绝,最终曹肇纲夫妇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有人说理解曹茜,因为她从小被父母控制,那种窒息的感觉只有经历的人才懂。

但也有网友表示,不管父母有什么过错,他们对你终究是有养育之恩。

可以少联系,但是断绝关系的方式不可取。

其实在亲情的战争中没有赢家,也许和父母切断联系让曹茜获得了心灵上的自由,但是她真的会快乐吗?

想必也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0 阅读:1

高见有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