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式107毫米多管火箭炮:一款知名度不高且不常见的武器

猴大爷聊历史 2025-02-19 20:37:03

81式107毫米火箭炮,全称“1981年式107毫米多管火箭炮”,该炮是我国兵器专家自行研制的多管火箭炮,于1980立项,1981年设计出样炮,1982年6月定型并批量生产装备部队,可有效打击、歼灭和压制对方的有生力量、技术兵器、登陆器材和装甲车辆等目标。

其实我军很早就开始关注并重视火箭弹及其武器系统的研发,从1950年代开始先后研制成功A3式102毫米火箭炮、63式107毫米火箭炮、63式130毫米火箭、70式130毫米火箭炮等多个型号。

其中,63式107毫米火箭炮知名度最高,使用范围最广。阿富汗战争期间,当地的武装就将牵引式107毫米火箭炮安装在了各种车辆上,成为自行火箭炮,证明了该火箭炮拥有极强的适应性,可以和多种车辆进行结合。

在此之前,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我军对于火箭炮的应用有了全新的认识。

基于此,同时也是为了适应我军快速机动的要求和火力需要,81式107毫米火箭炮因此孕育而生!

该型火箭炮是将63式107毫米12管火箭炮装在NJ221型越野车底盘车上,全车长4.51米,宽1.964米,高2.196米,舱内双排座可搭载6 人,最大时速每小时100公里,越野速度每小时8~10公里,最大行程500公里,越壕宽度650毫米,涉水深度为650毫米。有资料显示,这种变形车也称“跃进”NJ2040型。

该炮的主体部分由定向器床、上架、下架、方向机、底架、板簧固定器、下车附件、发火系统、照明具、弹仓、运载发射车等几部分构成,其中:

主要武器为107毫米口径12管火箭弹发射装置,该装置安装在了重新设计并增大了方向射界(高低射界:0度-60度,方向射界:左45度右60度)的双层回转盘底架上。火箭发射管长0.9米,为12根定向管,可单发,也可连发。所用炮弹为107毫米火箭弹,射击初速每秒31.4米,最大飞行速度372米/秒,最大射程8500米,发射间隔0.9秒。

该火箭炮采用两套发火系统,既可在车上发射,也可分解在地面发射。

在车上发射时,车内的发火系统的电源由汽车的蓄电池提供,发射按钮安装在副驾驶员座位前。由于车上安装有板簧固定器,可以使汽车的后桥与底架纵梁刚性联接,因此射击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在地面发射时,车外的发射电源使用手摇发电机提供,该发电机由手控电机、按钮、接线柱、发射电缆、支架等构成,使用下车附件(由行军固定器、左右支架、左右大架、炮车轮、驻锄和牵引环组成)作支撑,同样可提高火箭弹发射的稳定性。

照明系统采用场致发光照明具,保密效果较好。此外,在车上还增设有两组玻璃钢弹仓,里边可容纳24枚火箭弹。

81式107毫米火箭炮编制为4人制炮兵班。

与原版的63式火箭炮相比,81式107毫米多管火箭炮在技术和结构上有了不少改进,例如:重新设计了底架,使方向射界增大了105度;底架由底架体和转盘组成;转盘为箱形焊接结构,转盘前有两个滚轮,可在底架体半圆形滚道上滚动;两侧装有钩形压板,把底架与转盘锁紧;中间有一立轴套与下架立轴配合,上部制有4个孔与下架方向驻栓配合,起到扩大射界的作用等。

从战术应用的角度来看,81式107毫米12管火箭炮,以其猛烈的火力可以对敌方目标进行覆盖打击。同时,良好的机动性能够在复杂的地形中快速转移和部署,提高了生活能力和作战效能。

因此81式107毫米12管火箭炮,成为当时我军又一重要的火力打击武器。通过优化的结构设计和技术改进,为后来的火箭炮发展积累了经验。

0 阅读:212
评论列表
  • 2025-02-20 08:30

    这炮还可以接着用,安装在东风猛士机动车的底盘上,装备陆战队,空降兵,还有特种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