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央国企员工,发表情绪化的言论,言论尺度如何把握?

荀攸广 2024-11-24 17:32:46

“朋友圈只能给你点个赞,不敢转发。”“说得太真实了,但还是不敢评论,怕被看到。”“40多岁了,单位的事情只能在家里抱怨,发出来没好处。”

每次写关于央国企的话题,总会看到类似的留言。这种现象其实早已不稀奇。许多央国企员工在工作中或多或少都有“噤声”的共识——不要随意谈论工作中的事情,尤其是在公开场合。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在这些单位里,“情绪化言论”不只是员工的发泄,可能直接变成问题的“发酵点”。

“情绪管理”背后的“潜规则”

央国企的“情绪管理”到底是什么?从表面看,是“不得在外传播负面信息”;从实际操作上看,员工之间形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单位的事,少说;个人的事,不提;圈子的事,避谈。

这种“潜规则”已经在很多单位深深扎根,甚至成为某种无形的纪律。原因很直接:

维护形象:任何涉及企业声誉的言论,都会被解读为负面情绪的释放。

减少风险:员工的发言可能引发舆论风波,而舆论反噬的后果往往由基层承担。

权力的天平:在央国企这样严肃的单位,任何对规则的挑战都可能被认为是“不懂事”的表现。

正因如此,员工们练就了“说话的艺术”:朋友圈里不发声,群聊里少插嘴,甚至连评论都斟酌再三。毕竟,没人想因为“多嘴”而被领导“另眼相看”。

表面的和谐,是掩盖问题的借口

有些单位管理层甚至很矛盾。一边要求各部门“关注员工诉求、疏导基层情绪”,一边又用无形的高压让员工“少说为妙”。结果是什么?表面上,问题“没有了”,情绪“消失了”,大家看似安安静静。实际上呢?

1. 压力堆积却无处释放员工的加班负担、待遇下降等问题,依旧存在;晋升不畅、决策不透明的矛盾,丝毫没有缓解。员工越沉默,单位的问题越深埋。

2. 诉求被“反转”成错误当员工鼓起勇气去沟通时,他们的声音往往变成了“你不够好”的理由:

反映工作任务繁重,是能力不足。提出绩效分配不公,是心胸狭窄。质疑制度不合理,是不懂大局。

这样一来,员工的问题不仅没解决,反而成了“错误”的一部分,真正的问题却始终无人触及。

堵住嘴巴,就能堵住问题吗?

“少说话”的文化看似让一切变得平静,但实际上,所有问题都只是被暂时掩盖。以为禁止人说冷,天就会暖和;以为不让提困难,日子就会好过——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真的能长久吗?

1. 问题在增加加班任务越来越重、绩效压力不断增大、管理标准持续提高,员工的情绪是一定会累积的,只是早晚的事情。

2. 信任在流失基层的声音被一再忽视,员工逐渐失去了对管理层的信任。长此以往,企业与员工之间只剩下形式化的互动,而不是实质的交流。

让员工“敢说”,是管理的责任

职场不是舞台,员工不是演员。如果企业无法提供解决问题的渠道,反而通过封闭信息制造“假和谐”,只会让问题越积越多。

开放沟通渠道:让员工表达合理诉求,管理者需要以积极态度回应,而非视为威胁。直面问题核心:是否能在待遇、晋升和任务分配上更公平透明?用实际行动而非口号去减少员工的不满。营造安全环境:当员工的发声不再被视为风险,而是解决问题的起点,企业才能真正实现长远发展。

毕竟,工作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演戏。禁止员工发声,也许能暂时掩盖问题,但绝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0 阅读:0

荀攸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