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鼎的名称:顾名思义,它是毛公铸造的一樽大鼎,关于毛公的历史记载不多,但从铭文中能够了解到,毛公是周宣王的叔父,也是宣王非常依赖和重用的股肱之臣。
毛公通常是指毛叔郑,本名姬郑,是毛姓的始祖。毛叔郑被封于毛国(今河南原阳县),其爵位为公爵,因此史书又称他为毛公。
看出来了吗?毛公是周朝姬姓本家。
这件文物有很多历史之最,多到你不可想象,比如它是易手最多的一件文物,它命运多舛的一路走来,最终差点飘零海外,最终的最终,它于解放前跨越海峡,落身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再比如它的内壁铭文竟然多达500字,是所有青铜器中铭文最多的重磅文物。
它还是晚清出土的四大国宝之一,依次和大克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并列为国之四宝。
还有它的历史价值不亚于一部《尚书》,清末书法家,翰林院李瑞清曾经临摹了毛公鼎铭文,当时他赞叹道:
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书生不读尚书也。
后来郭沫若也称赞其价值抵得上一部尚书。
下面进入文物环节:具体的毛公鼎其实并不大,从它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7公斤等等来看,无论尺寸大小等等,在所有西周礼器中并不算大。
就拿西周大克鼎来说,大克鼎高93.1厘米,基本接近毛公鼎通高的两倍了。
从其造型来看,它和大盂鼎有些接近,但是大盂鼎更大了,通高102厘米,口径77.8厘米,感觉毛公鼎像是大盂鼎的儿子,哈哈!
是不是可以多加一句:儿子快回家吧。
大盂鼎
毛公鼎口饰重环纹一道,敞口,双立耳,三蹄足。大致的毛公鼎外观,就简单叙述到这里。
接下来进入关键部分,文物出处,来领略一下毛公鼎的命运有多坎坷。
1843年(清道光23年),毛公鼎被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挖出来。
有古董商人闻名而来,以白银300两购得。但在当要运鼎时,被一个叫董治官的村民给拦了下来,致使买卖没有达成。
这位古董商也不是好惹的,他以重金行贿知县,董治官被捕下狱,以私藏国宝治罪。
之后毛公鼎被官方运到县衙,私下被古董商人悄悄运走,秘藏于西安。
恰巧宝物被张燕昌之子张石瓠遇见,便把鼎内铭文摹绘成双钩图,寄给了浙江嘉兴名士徐同柏,并写了《周毛公鼎考释》文章。
后来毛公鼎辗转落入古董商苏亿年之手,到了1852年(咸丰二年),潍县金石学家、收藏家陈介祺又从苏亿年手中购得,并给了苏亿年1000两。
此后宝鼎深藏密室,鲜为人知。
陈介祺病故后,1902年,其后人卖出此鼎,归两江总督端方所有。
1911年11月27日,端方被派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被革命军所杀。
民国期间,端方后人因家道中落,将毛公鼎典押给天津俄国人开办的华俄道盛银行。英国记者辛浦森出美金5万元向端家购买,端家嫌钱太少,不肯割爱。
当时有爱国人士极力呼吁保护国宝,毛公鼎辗转至当时担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大收藏家、后来的国学馆馆长叶恭绰手中,并存入大陆银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叶恭绰避走香港,毛公鼎未能带走,藏在了上海的寓所里。
由于叶恭绰是用假名购得毛公鼎,让日本人无法查知它的下落。叶恭绰嘱咐其侄叶公超,有朝一日将宝鼎献给国家。
后来毛公鼎差点被日本人夺走,叶公超拼死保护,誓死不承认知道宝鼎下落。叶恭绰为救侄子,制造了一只假鼎上交日军。
叶公超被释放后,于1941年夏,秘密携带毛公鼎逃往香港。
不久,香港被日军攻占,叶家托德国友人将毛公鼎辗转运回上海。
后来叶家因生活困顿,将宝鼎典押给银行,由钜贾陈永仁出资赎出,毛公鼎才不至于流落他乡。
1946年,陈永仁将毛公鼎捐献给国民政府,第二年由上海运至南京,收藏于中央博物馆。
1948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大量南京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南迁至台北。
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建成,稀世瑰宝毛公鼎成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之一,其摆放在商周青铜展厅最醒目的位置,是永不更换的展品。
回来吧,大盂鼎大手携毛公鼎小手,期待它们有共同展览的那一天。
文物铭文:五百字的的铭文如果全部一字不差的翻译过来,估计本篇要成为巨篇了,所以这里简要概括一下其含义,来了解它的历史意义。
铭文要义:
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重振国家,于是命叔父毛公忠于政事,统领国家内外事物。并告诫毛公,轻赋薄敛,善效同事,尽职责。
宣王颁赠厚赐赏于毛公酬金、香酒、车马、以及弓箭等,饬勤无公私。
又令毛公族人担任禁卫军,保护王室。毛公因此铸鼎,颂扬天子的伟大和美德,子子孙孙永宝用。
真正的铭文分为七个部分,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请移步百科,那里会更全面一些。
图片是实际拓出来的铭文,因为毛公鼎内壁有弯曲度,所以这就是实景复刻。
毛公鼎铭文的书法作为西周晚期金文的典范之作,表现出上古书法的典型风范和一种理性的审美趋尚,体势显示出大篆书体高度成熟的结字风貌,瘦劲修长,不促不懈,仪态万千。
这件宝贝的书法很牛,是被世人公认的书法界的楷模。如果你喜爱书法,能临摹毛公鼎书法,那你的书法造诣一定是一览众山小的存在。
最后:国之四宝不是吹嘘的,它们质朴而又华丽的存在,这几件青铜器分别叙述和佐证西周历史,它们是文物界的蓝堡湾,也是最逆天的存在,是响当当的逆天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