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贤媳到怨妇,直至解脱

十二富德 2024-11-11 20:17:19

(四)

春节的时候,工常胜和君君给了小侄子蒙蒙压岁钱,还给他买了很多烟花爆竹。

大年初一吃过饭,工常胜的大哥大嫂去拜年,只有工常胜和君君在家,临走前,大嫂嘱咐君君:“别要人家的钱。”

君君很纳闷:我在这里谁都不认识?我会要谁的钱?谁又会给我钱?真是莫名其妙。

不过,她很快就知道大嫂话里的意思了。

工常胜和君君正在看电视,忽然听见有人敲门,工常胜打开门,来人是他的老乡,也是他大哥的战友。

两家关系还不错,老乡和工常胜互相拜年,君君也站起来,老乡的爱人看向工常胜。

工常胜连忙介绍说这是自己的媳妇,并让君君叫哥哥嫂子。

君君很礼貌地说了声“哥哥嫂子过年好”,并请他们坐下。

四个人一起聊天,老乡夫妇喝着茶,说自己竟然都不知道工常胜结婚的事。

临走的时候,老乡的爱人掏出100块钱给君君,并向工常胜道喜。

君君坚决不要,工常胜也一再推辞,老乡夫妇却坚持要给,还说如果不收下,就是没把他这个老乡放在眼里,他们会生气。

老乡的爱人硬是把钱放在君君的兜里,还抓着君君的手,不让她把钱拿出来,然后他们就走了。

大嫂回来后,君君就把钱给了她,工常胜告诉她来的是谁,大嫂很不高兴地对君君说:“钱是给你的,你收着吧。”

过完元宵节,工常胜和君君要回家了,这时,大嫂的情绪好像好了很多,脸上又有了笑容,也会主动和君君说话了。

那天工常胜没在,大嫂就又和君君聊起了婆婆,她嘱咐君君以后有了孩子可不要让婆婆带。

她说婆婆又懒又不会疼人,以前让她带蒙蒙,把蒙蒙的鼻子都磕破了,到现在还有疤瘌。

就为了带孩子以及平常吃饭的琐碎事,婆媳俩没少吵架,有一次,婆婆竟把一岁多的蒙蒙放到大嫂的邻居家,她自己回了工村。

大嫂喋喋不休地说着,越说越生气,她还说因为和婆婆生气,她总是怀疑自己得了大病。

君君也只是听听,她现在还不好说什么,她也不知道大嫂是不是精神上受了刺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

不知道为什么,君君听大嫂说这些话时,看着她愤愤不平的样子,竟觉得她很可怜。

工常胜和君君回了山东,他们给两边的家人都买了礼物。

他们回到工村,君君看到公婆啥也没有准备,就让他们住在一间放粮食囤的屋里。

粮食囤几乎占了房间的三分之一,床是用两张破旧军用单人床拼一块的,更显得房间狭小。

此外还有一张破旧军用文件橱和军用书桌,桌子的边角都磕碰得缺角少块的,桌面上也很脏。

房间里进不来阳光,显得很灰暗,又不宽敞,还没有一点新鲜气,让君君很压抑。

被子都在文件橱里放着,有两床新的缎面的被子,这个君君早就知道。

在河南时,大嫂就告诉过君君,说婆婆不会做活,也不舍得买好布做被子,所以,大嫂就让工常胜回家时买了一红一绿两床缎子被面,还买了被里。

然后再让坡坡找人装上棉花,又缝制好。除了这两床被子,婆婆又让人做了两床褥子。

而君君也有两床缎面被子,也是一红一绿,是母亲给她的陪嫁。

君君一看两张军用单人床拼一块太宽了,家常用的褥子肯定很窄,但也没 什么办法,只能凑合着。

枕头也是旧的,晚上婆婆又去小卖部买了两块枕巾,盖在旧枕头上,晚上睡觉的时候,君君才发现枕巾是绿色的,质量也不好。

工常胜的二哥二嫂和公婆住在一起,他们的女儿敏敏6岁了。

君君在河南给敏敏买了一身衣服,敏敏很腼腆,二嫂倒是个爽快的人。

二嫂拿出20块钱给君君,君君没要,但她和工常胜商量后,又给了敏敏50。

君君也拿出了给公婆买的新衣服,还有专门给婆婆买的核桃仁,都是剥好的,挺贵的。

但买时君君一点也没犹豫,工常胜告诉她,婆婆经常头晕,公公总是赶集去给她买核桃仁冲水喝。

第二天,公婆就和工常胜商量喝喜酒的事,说等他回部队之前,得把这事办了。

那天也把君君的家人请了过来,没有典礼,公婆对大家说,儿子儿媳在河南结婚了,回来就只是办个酒席。

那天早上,婆婆来到君君跟前,说了一句让她再熟悉不过的话“别要人家的钱。”

她说话时的表情和语气简直和大嫂一模一样,君君心想,看来婆婆和大嫂真是亲婆媳。

她想这一定是婆婆当年也对大嫂说过同样的话,不然她们不会这么默契。

那天客人不少,工家的老亲戚很多,工常胜就带着君君挨个给他们倒酒点烟,她又穿着高跟鞋,可把她累坏了。

有意思的是,酒席前,工常胜的婶子专门来到君君跟前,她一个劲地夸君君,还非得要给君君50块钱。

君君不要,婶子非得给她,君君也只好接过来了。

过后,君君把婶子给她钱的事告诉了婆婆,婆婆只说了一句“给你就拿着吧”,然后就走开了。

在家住了两三天,君君该回去上班了,工常胜也要回部队。

他们离开家的那天,婆婆对君君说:“有个亲戚给了块绸子的被面,你家来时买块里子布,我找人给你套床小被子。”

公婆谁也没问问君君一个人住在哪里,工常胜回了部队,她只能和以前一样,平时住单位宿舍,星期天回爸妈家。

不过,婚后的她多了一个任务,就是隔上几个星期,就得回工村去看看公婆。

君君想:虽然他们只有50多岁,身体也不错,但工常胜平时不在家,自己得替他回去看看。

告诉他们,工常胜在部队上一切都好,不用牵挂,然后再写信告诉工常胜,爸妈一切都好,不用担心。

这也是他们婚后通信的主要内容,君君很好笑,觉得自己就像个传话的。

她还问工常胜,公婆过不过生日,在哪一天,到时候她好回去,工常胜告诉她:爸妈从来不过生。

又到星期天了,君君想回工村婆家看看,吃过早饭,她去市场买了一大块肉,不知道还再买啥东西,就想到家看看再说。

一到家,公婆看见她来,并没有她想象的多么欢喜,婆婆只说了一句:“还行,还能找着家。”

二嫂和敏敏都很高兴,那时候家里还没有通自来水,二嫂每天都要去井里打水,然后再穿过半个村庄挑回家。

二嫂不光能干,也很热乎人,她怕君君会拘谨,就没事陪着她说话。

婆婆看君君买来了肉,就开始剁白菜,准备包水饺,二嫂就去和面,都弄好后,君君也坐下来一起包。

细心的君君发现婆婆穿着一双方口带袢的布鞋,可是,她不把袢系上,而是踩在脚底下。

她问了婆婆穿多大号的鞋,说再来时给她买双新的。

吃完饭,君君把碗洗干净,准备回去了,出了大门不多远,有几名妇女在说话,看见她就不吱声了。

她也不认识,就从她们身边走过,刚走过去不多远,就听见她们在后面喊:“哎,那是谁家的媳妇啊?是跑来的吧?”接着就是一阵笑声。

君君回头一看,她们也正在往她这里看,旁边也没有其他人,肯定是在说她呢。

君君很不高兴,她心想:我怎么是跑来的?我可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那句话让她一路子都不高兴。

第二次回工村的时候,君君拿出新鞋让婆婆换上,可是,等她下次再回去的时候,发现婆婆还是把袢踩在脚下。

君君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婆婆平时爱脱了鞋,在床上或沙发上躺着,不系袢这样脱鞋方便。

后来,君君又给她买了双不带袢的布鞋,婆婆仍然把鞋跟踩在脚下。

工常胜回部队之前,君君就把他的旧毛衣留下了,那件浅黄色的半成品毛衣,后来让邻居帮忙织完,早就穿身上了。

她想再给他织一件,好替换着穿,然后把他的旧毛衣拆了,再添点线改成毛裤。

他说旧毛衣是他大嫂给他织的,都穿了好几年了,不错,虽然整个毛衣都用的同一种线,但是光袖子就颜色深浅不同。

当他脱了军装,只穿着毛衣时,君君就会感觉鼻子一酸,觉得工常胜就像个乞讨的。

可是,旧毛衣怎么都拆不成个,老是断,最后还能用的毛线几乎没多少了。

但和它这种晴纶的毛线相似的颜色还真不多,君君也买不到能相配的,只好不用了。

一天,君君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写得真好,把她给感动了。

作者写的是他一家三口陪母亲出去散步,他的妻子领着儿子走在前边,儿子一边走一边跳,特别欢快。

而作者搀着母亲慢慢地走在后边,母子俩边走边说话,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这个画面太感人了,君君看着看着竟然陷入了沉思,她好像觉得自己就是那位年轻的妈妈,她和儿子手拉着手,一边跑着一边去追蝴蝶。

而后边是工常胜搀着他的母亲,这样的画面真是太温馨了。

她把自己的所想写信告诉了工常胜,她想工常胜也一定和自己是同样的感受。

君君作为军属是每年有探亲假的,工常胜不能回家,就写信希望她能来部队。

可是君君第一次一个人出这么远的门,坐这么长时间的火车,母亲很不放心。

君君说没问题,但母亲还是决定让君君的父亲送她去。

于是,君君请了假,父女俩一起坐上了去河南的火车。

图片源于网络

(未完待续)

0 阅读:4

十二富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