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沟,一个行政村,最基础的一个行政级别,上面是赵堡镇,再上是温县,温县辖于河南省焦作市。
“陈家沟村”如今因陈氏太极拳而蜚声中外。
这个小村庄怎么会造就了影响如此广泛、让国人受益良多的著名拳种呢?
道不虚行只在人!
陈家沟原名常扬村,明朝初年山西洪洞县陈卜先生率家族几经磨难迁居落户于此。因他对当地社会治安、百姓安居乐业作出令人崇敬的贡献,遂改名为“陈家沟”以示纪念。陈卜先生也就成为当地陈氏家族的初祖。
陈氏家族第二十世、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陈向寅先生说到,陈祖于洪武大帝朱元璋底定天下之后迁至此地。
大战之后多是凶年。陈祖为保乡里一方平安,率众习武,效果显著。此后,风气渐盛,拳法日精,至陈王廷先生出世,而形成当今“陈氏太极拳”之成熟路数。
陈家沟人自此如同大唐之“府兵”,平日耕田,农闲习武;和平时健身,战争时上阵。
又试问,陈卜先生及其后代何以在陈家沟落地生根,发芽结果,而非其它地方呢?
钱穆先生说,“人物是由风气造成的”,而“风气是因一二位大志大愿大力者所鼓动而生的”。如孔子,他心中生出一片光明,他知道那是来自周公的光辉,于是,他十五岁“志于学”,矢志不改而成圣。
温县的历史上有此等人物吗?试举两人。
一位是教育家,卜商。是个人?孔子高徒子夏是也。子夏,今河南温县人,较孔子小四十四岁,属于孔子“关门弟子”之一,他的“同学”中最出名的就是曾子,可见子夏学识之高。
子夏继承孔子遗愿,以学问建功立业。他培养出战国初期的“法学家”李悝,以及“军事家”吴起,此二人是魏国独尊于中原的“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
一位是战略家,司马懿,此公众所周知。有学者把诸葛武侯与司马懿相比较,一种共识是,司马氏的战略眼光高于诸葛。
只看结果:诸葛鞠躬尽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阳明先生的弟子王艮(字心斋)说:“杀身成仁,非善之善者也;身名俱泰,善之善者也。”而司马懿呢?功勋与大权传与其子,再传至司马炎,成就“三国归晋”的一统局面。两者高下立见(此处仅叙事,不论道德伦常)。
有此人杰在先,便让此地土壤更加肥沃,“培育”出后世文武双全的豪杰,如:陈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武节将军”陈仲甡、陈季甡二兄弟;他们的后代、第八代传人——陈鑫先生,著《陈氏太极拳图画讲义》(现名《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功在千秋。

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

陈氏祖祠一景

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陈向寅先生指点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