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还有值得一吃的面馆吗?

童童吃心 2025-03-27 12:13:18

很久没有写上海的面馆了,上海还有值得一吃的吗?

四月去香港,抽空办签注,黄浦公安分局出入境大厅出门蒙自路,转个弯就是阿伟面馆,于是顺路去吃面,当天太阳好,沿街居民把衣裳裤子都晾出来晒,想起小时候,走一个裤裆要跳三记,今天一口气穿这么多,一笑而过。

阿伟是卢湾的老牌面馆了,开了有二十多年,最早在西凌家宅,后来铺面让给了大富贵,搬到瞿溪路,挤在一排乱哄哄的铺子里,隔壁是五金店和廉价酒店,只有“经典本帮面”几个字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水笋烧肉是店里特色,但我还是更喜欢辣肉面,招牌糟肉不容错过,再配点鳝丝、烤麸,两碗面82块钱,在上海也不算贵。

过了十二点,老板娘前脚刚走,只留一个苏北阿姨,独自忙前忙后,她扫完收款码就跑到厨房下面,店面没人管好像也无所谓。

坊间传闻这家店的老板以前是帮九院病房配餐的营养师,顺便开家面馆,阿姨说,老板每天早上四点钟爬起来烧菜,烧好当天的所有浇头就去休息了。

看菜牌,浇头花样足有二十出头,还有鲜肉小馄饨、荠菜大馄饨、咸菜肉丝年糕……想想也蛮辛苦。

看我拿着相机,阿姨骄傲地展示电饭煲里的红烧肉和酱香骨,看起来浓油赤酱,但这么大的肉我无福消受,留给有缘人。

跟现炒的热浇头流派不同,这里呈现的是上海经典的冷浇头,敞开摆在餐桌上,关在纱窗厨门里,百叶结、大排、狮子头色面都很不错。

最后从冰箱里夹一块糟肉,阿姨特地问:“侬欢喜肥眼还是瘦眼?”

晶莹猪皮下连膘带脂,肥瘦肉夹花层层叠叠,专门用绍兴黄酒的酒糟来腌,糟卤琥珀色,很适合上海这两天初夏的感觉。

夹一块到碗里,糟肉足有一指厚,肉紧且咸,带糟泥香气,跟苏州枫镇大肉相映成趣,前者是上海老城厢里的豪放粗野派,后者如江南水乡的秀气山水画。

搭配的辣肉也很本帮,小甜口、微咸辣,更多酱油味道,跟凤阳路、小桃园、220的辣肉面都不一样,但要我细数不同,记忆又有些遥远。

两棵青菜配得舒服极了,不是随意扔的菜叶子,而是精心摘的小菜心,看得出面馆的节操。

鳝丝浇头,并非野生的爽弹,而是软嫩吃口,更像新鲜菜场货色,青椒丝没熟带生青,跟糊糊的鳝鱼炒在一起,叫人想起了不拘小节的香阁丽缩头面。

面条是店里的定制,带骨子的硬面我喜欢。

烤麸小方块挺括,跟香菇木耳一起烧,甜咪咪的感觉刚刚好,相比建国中路胖子面花俏的“大辣烤”,更显朴实。

忙完了我们两个人的生意,店里彻底冷清下来,阿姨架起手机开始玩视频,临走还挥手致意。

想当年,老卢湾的面馆多风光,猪肝大肠、腰花门腔争奇斗艳,光瞿溪路那头就有彪悍的宝泰和小管……如今呢,这些个性鲜明的面馆似乎变得面目模糊、渐渐淡出了视野,今天难得来一次,吃心就写一篇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