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时隔6年多,高层再次召开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与2018年11月的座谈会相比,这一次的座上宾以及所涉及到的行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6年前的会议桌上,发言的企业家代表有东软集团刘积仁、万向集团鲁伟鼎、时代集团王小兰、恒瑞医药孙飘扬、星箭特种玻璃卢勇、商汤科技汤晓鸥、通威集团刘汉元等。
这一次的座谈会上,发言的企业家代表变成了华为任正非、比亚迪王传福、新希望刘永好、韦尔半导体虞仁荣、宇树科技王兴兴和小米雷军。

与6年前的座谈会相比,这一次座谈会传递了哪些不同的信号?
02

首先,我们来听听单仁牛商董事长,央视凤凰评论员单仁博士的看法。
这一次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吸引了很多中小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关注,在前几天跟企业家餐叙的时候,我也聊到了这个问题。
我觉得有三个比较明显的信号。
第一是定方向,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这一次发言的代表和到场的企业家,基本上集中在互联网、AI、智能机器人、高端装备、新能源、半导体和农业,大多都是“新质生产力”的杰出代表,有华为、比亚迪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科技巨头,也有非常年轻的中小企业。
比如说90后的创业者王兴兴与宇树科技,2016年成立,短短几年时间就坐上了民营企业“最高级别”会议的发言席,还有一同参会的DeepSeek梁文锋,坐在了腾讯马化腾边上。
他们都是非常年轻的创业者,也是这几年中国民营经济当中,中小企业实现创新突围的缩影。

请他们过来,其实也是给民营企业竖了一个榜样和方向,未来的趋势一定是硬核科技的创新和突破。
而且,这样的创新和升级,不一定是在那些大的企业,而是“小人物做大事业”,像高科技类、专精特新型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未来一定是一片光明的。
第二是定信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从疫情到现在,因为我们自己是做企业咨询和营销教育的专业机构,我们接触和观察众多行业和企业。
我们认为随着市场供求关系发生着快速变化,很多民营企业都需要进行生产技术、商业模式、营销方向与策略的各方面转型。
但是,从我们自己有限的视角来看,一方面以国企央企为背景的企业越来越多,包括各地城投机构去收购本土企业,另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这几年经营确实比较困难,比较缺乏信心,像我身边一些朋友,过去可能有一个想法说太困难就不做了,把公司卖给他们算了。
像会议里谈到的“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就是真实的写照,所以,大家确实是需要一点实际的信心和动作。

这一次民营企业座谈会,核心的主题就是认可民营企业,认可中小企业。
不管是讲到“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还是谈到“要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以及“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都是民营企业家,特别是中小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
只有营商环境良好,企业才能更好地把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市场竞争和技术研发当中。
第三、坚定向外走。
这一次参加会议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有着占比相对较大的海外业务,在国际市场主动参与竞争或者是做了深度的布局,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信号。今天的中国在全面崛起,这是全世界都在亲眼目睹的实际情况,没有人不知道这一点。
同样,今天的国际经济形势也非常复杂多变,充满了博弈和变局,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也都在进行着深度调整,

中国的企业如果要走出来的话,必须是先靠民营企业率先走出去,参与市场竞争,用效率和技术成就世界级品牌。
当然,商业竞争本质上就是效率竞争,企业效率高了,成本自然就降低,在所有的竞争战略当中,总成本领先是最根本,也是最朴实无华的优势战略。
那么,我们认为一个商业结果会由无数的关键要点组成,其中的互联网和AI,它们不需要增加多大的投入,就可以把企业在每个环节的效率提升20%-30%,从而实现更大的结果。
这是民营企业未来实现效率和技术进步的核心工具,也是参与全球市场的重要抓手。
03

接下来,资深投资人,单仁行专栏作者宋子老师的观点。
从相隔2018年11月份的民企座谈会,我看到了三个信号。
1、政策的支持更具针对性。
2018年“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是普惠性政策,2025年的政策工具更加精准,目的就是要培育全球产业链中的“隐形冠军”。2025年提出的措施更聚焦于“融资支持、税收优惠、市场准入改革”等具体措施,尤其强调对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的定向扶持。
2、外部环境的变化、应对国际竞争压力升级。
2018年11月召开的民营企业交流会,背景是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的投资并购。这种挑战更多来自贸易摩擦对出口的直接冲击,企业家更关注如何在外部冲击中“活下去”,政策重心在于稳预期。

根据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对企业家信心的调查,2018年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74.3%,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下降到67.8%。
2025年座谈会的背景是特朗普政府加码对华科技限制,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会议明确将民营企业定位为“科技竞争和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强调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外部封锁。2025年的座谈会更强调技术突围,坚定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通过出海来抢占全球赛道,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3、行业聚焦硬科技与自主可控。相较于2018年,当时讨论的更多是围绕传统制造业升级与市场准入问题。
2018年中国芯片产业遭遇“卡脖子”,舆论普遍认为能造芯片、造光刻机、造高端机床才是硬科技,而电商平台成了“中间商”,移动互联网则是“虚拟泡沫”,金融科技更被贴上“脱实向虚”的标签。
2025年参会企业代表集中在人工智能(宇树科技)、半导体(韦尔半导体)、新能源(比亚迪、宁德时代)、智能机器人、农业科技等领域,凸显了国家对“硬科技”和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重视。

2025年的重点转向了全球科技竞争中的核心赛道,反映出中国民营企业从“规模扩张”向“技术引领”的转变,尤其是让我们关注一个经济发展信号——硬科技≠硬件科技。实际上,“杭州六小龙”的崛起:DeepSeek、游戏科学、群核科技、云深处这些企业,都是软的“虚拟”技术,依靠软件、算法来驱动硬件。
未来在创新驱动下,科技强国的定义=制造强国+数字强国。
从资本市场看到的DeepSeek概念、比亚迪软件、算法驱动的智驾、AI眼镜的大涨,都将带动一波新潮流。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