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近视、色盲!这四张眼科测试图,花1分钟自测眼睛还好吗?

瑞旭来看养护 2025-03-01 04:34:50

眼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但很多人对眼睛的了解并不深入。 为什么我们会近视?为什么年纪大了会出现老花? 眼睛出现哪些不适症状需要警惕? 中老年人又该如何呵护双眼? 别着急,咱们这就一一解答。

一、 为什么我们会近视?

近视,也称为短视,顾名思义,就是看近处的东西清楚,看远处的东西模糊。 近视的人看书、看手机没问题,但看黑板、看远处的风景就可能模模糊糊的。

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的照相机,眼球的结构,特别是角膜和晶状体,负责将光线 屈光 (弯曲和聚焦) ,使物体的影像清晰地落在 视网膜 上。 视网膜就像照相机的底片,接收光信号并将信息传递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清晰的图像。

而近视,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种情况导致光线无法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 聚焦在了视网膜前方:

眼轴变长 (轴性近视): 眼球前后径 (眼轴) 过长,导致视网膜的位置相对靠后,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造成影像模糊。 这就像胶卷离镜头太远了,照片就拍虚了。 轴性近视是近视最常见的原因。

屈光力过强 (屈光性近视): 角膜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或晶状体过厚,导致眼睛的屈光力过强,光线过度弯曲,提前聚焦在视网膜前。 这就像镜头凸透镜的弯曲度太大了,把光线聚得太靠前了。

近视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

遗传因素: 近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有近视,孩子患近视的风险也会增加。 但遗传并非决定因素,后天环境因素也至关重要。

环境因素: 后天环境因素,特别是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 例如:

长时间近距离阅读、书写: 长时间近距离工作,眼睛持续处于调节紧张状态,容易导致眼轴变长。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同样会加重眼睛负担,增加近视风险。

户外活动不足: 研究表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特别是阳光下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近视的发生发展。 充足的阳光照射可能促进视网膜释放多巴胺,抑制眼轴过度增长。

不良的用眼习惯: 例如: 阅读距离过近、光线不足、姿势不良、连续用眼时间过长等,都会增加近视风险。

二、 为什么我们会老花?

老花,医学上称为老视,是一种 生理性 的视觉功能退化现象,是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调节能力逐渐下降而引起的。 老花眼的主要表现是 看近距离物体模糊不清,特别是阅读书报、手机文字等小字时,感觉吃力,需要把物体拿远才能看清楚。

我们眼睛的晶状体就像一个 可变焦的镜头,具有弹性,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曲度来调节屈光力,使我们能够清晰地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这个过程称为 调节 。

年轻时,晶状体柔软而富有弹性,调节能力很强,可以轻松地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但随着年龄增长 (一般从40岁左右开始),晶状体逐渐 硬化 ,弹性下降,睫状肌的调节能力也逐渐减弱,导致晶状体变凸的能力降低,看近物时,光线无法充分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 聚焦在了视网膜之后,造成近距离物体模糊。

老花是 人体衰老 的自然表现,就像头发变白、皮肤出现皱纹一样,是无法避免的生理过程。 几乎所有人,随着年龄增长,都会出现老花,只是发生的时间和程度因人而异。 不必过分担忧,更不要相信所谓的 “治疗老花眼” 的偏方或神药, 佩戴合适的老花镜 是矫正老花眼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三、 眼睛出现哪些症状,或是疾病征兆

眼睛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可能是眼睛在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排除眼部疾病的可能。 常见的眼部症状及可能预示的疾病征兆包括:

1. 视力突然下降或模糊

表现: 无论看近处还是远处,视力都明显下降,或者原本清晰的视力突然变得模糊。

可能疾病:

视网膜脱离: 突然、无痛性视力下降,眼前出现黑影遮挡,可能是视网膜脱离的征兆,需要紧急就医。

视网膜血管阻塞: 突发、无痛性视力丧失,可能由视网膜中央动脉或静脉阻塞引起,也需及时就医。

急性青光眼发作: 部分类型的青光眼急性发作时,可引起视力骤降,伴随眼睛胀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白内障: 白内障早期可能表现为视力模糊、逐渐下降,但通常是缓慢进展的,并非突然发生。

2. 眼前出现黑影、漂浮物 (飞蚊症)

表现: 眼前出现蚊虫、线条、黑点等漂浮物,随着眼球转动而移动。

可能疾病:

生理性飞蚊症: 大多数飞蚊症是生理性的,是玻璃体混浊引起的,无需特殊治疗,但如果突然出现大量飞蚊、或飞蚊数量短期内明显增多、或伴有闪光感、视力下降等症状,则需警惕 病理性飞蚊症 ,可能是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等疾病的征兆。

3. 眼睛胀痛、头痛

表现: 眼睛胀痛、酸胀、甚至牵连到头部疼痛,尤其是在傍晚或黑暗处加重,或者伴有恶心呕吐、虹视 (看灯光周围出现彩虹圈) 等症状。

可能疾病:

青光眼: 特别是 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发作时,可引起剧烈眼痛、头痛,以及恶心呕吐、虹视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否则可能导致失明。

眼压升高: 持续眼压升高,但未达到青光眼诊断标准时,也可能引起眼睛胀痛不适。

4. 眼睛红肿、分泌物增多

表现: 眼睛发红、充血、眼睑红肿、分泌物增多 (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可能伴有眼睛痒、异物感、灼热感等。

可能疾病:

结膜炎 (红眼病): 细菌、病毒、过敏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结膜炎,导致眼睛红肿、分泌物增多。

角膜炎: 角膜感染或损伤可能引起角膜炎,导致眼睛红肿、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睑缘炎: 眼睑边缘的炎症,可引起眼睑红肿、睫毛根部有鳞屑或分泌物。

5. 眼睛干涩、异物感

表现: 眼睛干燥、发涩、容易疲劳、感觉眼内有异物摩擦感、怕风、对外界刺激敏感等。

可能疾病:

干眼症: 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质量下降,导致眼睛表面干燥、不适。 长时间用眼、佩戴隐形眼镜、环境干燥等因素都可能诱发或加重干眼症。

6. 复视、视物变形

表现: 看东西出现重影 (复视),或者直线物体看起来弯曲变形 (视物变形)。

可能疾病:

眼外肌麻痹: 眼外肌功能障碍,导致双眼视物时影像重叠,引起复视。

黄斑变性: 黄斑区病变可能导致视物变形,看直线变弯曲,视力下降。

重要提示: 以上列举的只是一些常见的眼部症状及可能预示的疾病, 并非所有眼部不适都代表患有严重眼病,但 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眼部症状,特别是突然发生的、持续不缓解的、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都应及时就医。

四、 这四张眼科测试图,花1分钟自测眼睛还好吗?

随着年龄增长,眼睛也像机器一样,零件会逐渐老化。很多眼部疾病,早期可能悄无声息,但一旦发展到晚期,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所以,学会一些简单的自测方法,及时发现眼睛的异常信号,就显得尤为重要。

方法一:自测黄斑区是否异常——“阿姆斯勒方格表”

重要性: 黄斑区是眼睛视网膜中心最敏感的区域,负责精细视觉和色彩视觉。黄斑一旦出现病变,看东西的细节和颜色就会大受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失明,而且这种失明往往难以逆转,比白内障更可怕!

测试方法:

准备图表: 上面提供的就是“阿姆斯勒方格表”。测试距离: 将图表放在视平线的 30厘米 处,光线要充足。佩戴眼镜: 如果您平时有戴老花镜或近视眼镜的习惯,测试时请佩戴。单眼测试: 先用手盖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凝视图表中央的黑点,保持眼睛静止,不要转动。观察方格: 仔细观察方格表中的线条,看看线条是否笔直,方格是否方正。同时注意中心黑点是否清晰,有无放大或虚化。交替进行: 换另一只眼睛,重复步骤4-5。

结果解读:

正常情况: 如果您看到的方格表线条笔直,方格方正,中央黑点清晰,那么恭喜您,黄斑区目前看起来比较健康。

异常情况: 如果您看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都提示黄斑区可能出现异常,需要引起警惕:

线条扭曲变形: 原本笔直的线条,看起来弯弯曲曲、波浪状。方格变弯或缺损: 原本方正的格子,变得弯曲、大小不一,甚至出现缺损。黑点放大虚化或出现光团: 中心黑点看起来比实际更大更模糊,或者周围出现光晕、光团。

方法二:自测是否有老花眼——“红绿字母图”

重要性: 老花眼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生理现象,虽然不是疾病,但会影响近距离视物,给生活带来不便。及时发现老花眼,并佩戴合适的眼镜矫正,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测试方法:

准备图表: 上图就是“红绿字母图”。测试距离: 将图表放在正常阅读距离(大约30-40厘米),光线要适中。双眼观察: 双眼同时注视图表中的字母。比较清晰度: 比较红色区域和绿色区域的字母,看看哪个区域的字母更清晰。

结果解读:

红色区域字母更清晰: 可能提示您有近视,或者近视度数有所加深。绿色区域字母更清晰: 可能提示您有老花眼,或者老花度数有所加深。红绿区域字母清晰度差不多: 可能提示您视力状况良好,或者目前老花和近视相互抵消,但仍需注意定期检查。

提醒: 老花眼是正常的生理老化现象,无需过度担忧。如果老花影响到您的日常阅读、看手机等近距离用眼,建议及时验光配镜,佩戴合适的老花镜可以有效改善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三:自测是否有散光——“放射状线条图”

重要性: 散光是常见的屈光不正,会影响视力清晰度,导致看东西模糊、重影。及时发现散光,并进行矫正,可以提高视觉质量,减少视疲劳。

测试方法:

准备图表: 上述就是“放射状线条图”。闭眼休息: 闭上眼睛休息1分钟,让眼睛放松。缓缓睁眼: 缓缓睁开眼睛,双眼同时注视图表。移动图表: 将图表从远处慢慢移近眼睛,直到可以看清图表中所有线条的位置。单眼遮盖观察: 轮流遮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注视虚线部分,观察虚线的粗细和颜色。

结果解读:

正常视力: 如果您看到的所有虚线粗细均匀、颜色一致,说明散光风险较低。散光风险: 如果您看到两条或几条虚线特别黑、特别粗,而其他虚线颜色灰暗,则可能提示您有散光。

方法四:自测是否为红绿色盲——“色盲测试图”

重要性: 色盲虽然不能治愈,但及早了解自己是否为色盲,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视觉特点,避免在某些需要精确辨色的职业或场合中受到限制。

测试方法:

准备图表: 上述就是“色盲测试图”。辨认图形: 仔细观察图中的图案,看看您能辨认出什么形状。

结果解读:

能看到鹿的形状: 如果您能清晰地辨认出图中是鹿的形状,说明您色觉功能基本正常,能够分辨红色和绿色。看不到鹿或看到其他形状: 如果您看不到鹿的形状,或者看到的是其他形状,则可能提示您是红绿色盲患者。

中老年朋友爱眼护眼,记住以下几点:

定期眼检不放松: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科全面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的眼部问题。

健康生活要坚持: 均衡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积极管理慢性病。

科学用眼是关键: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注意用眼卫生,保证充足光线和休息。

不适症状早警惕: 一旦眼睛出现异常症状,切勿拖延,及时就医。

0 阅读: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