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和心梗的本质是血管供血不好,弹性不好就会缺血或出血,就会导致急性的脑部疾病或心脏疾病,这就是我们俗称的中风或冠心病。其实中风或冠心病等血管疾病都源于血管动脉硬化,血管壁受到一些损伤,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引起脑血管和心血管的问题。

叶酸缺乏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称之为H型高血压,对于血管内皮细胞有损害,促进促进氧自由基的形成,加速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激活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叶酸缺乏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十几倍的增加脑梗或心梗的风险。

叶酸缺乏与饮食结构不合理关系密切,叶酸广泛存在各类动物、植物性食物中,富含叶酸的食物为动物肝脏、豆类、酵母、坚果、深色叶类蔬菜及水果,但是天然食物中叶酸有个致命问题就是对热不稳定,在食物的烹调过程中损失率高达50%~90%,过度烹调的食物,叶酸更容易损失,比如油炸、油煎、烧烤等。

而合成的叶酸稳定性好,室温条件下保存6个月只有少量分解,所以根据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来看的话,定期补充一定量的叶酸可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从而达到预防脑梗、心梗等血管问题。
改善叶酸缺乏,一方面是通过合理膳食,另一方面就需要额外的叶酸补充,因为叶酸对热非常敏感,食物在烹调过程中极易被破坏,所以每天补充一定量的叶酸可以非常好的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脑梗或心梗发病率。

正常成年人每天叶酸需要量为400ug,而对于中老年人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或已经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想更好的预防脑梗或心梗,每天做到合理膳食之外,还需要额外补充400ug,共800ug的叶酸,也就是每日两片。
参考文献《中国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中国营养学会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