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离小镇二十里远的地方,有一片荒地,当地人称它为“乱葬岗子”。这片地界荒凉、阴森,四周杂草丛生,连飞鸟都不愿在此停留。据说,这里埋葬的都是些无名无姓的孤魂野鬼,有早夭的孩子,有客死异乡的旅人,还有因各种原因无法入祖坟的亡者。久而久之,乱葬岗子成了一个禁忌,人们提起它时总是带着几分畏惧和厌恶。
然而,对于李二狗来说,乱葬岗子却是他唯一的家。
李二狗并不是他的真名,只是因为他排行老二,又因家里穷,父母便随意给他取了这么个贱名。他从小父母双亡,靠着镇上人的施舍和捡拾垃圾为生。十岁那年,他因为偷了镇上富户的一块馒头,被狠狠打了一顿,赶出了镇子。无处可去的他,最终在乱葬岗子旁的一间破茅屋里安了身。
二
李二狗的日子过得艰难,但他并不觉得苦。他从小就习惯了孤独和饥饿,乱葬岗子虽然荒凉,却给了他一个栖身之地。每天清晨,他会去镇上乞讨些食物,或者在垃圾堆里翻找些能用的东西。回到茅屋后,他会坐在门口,看着远处的田野和河流,心里想着,也许有一天,他也能过上好日子。
然而,乱葬岗子并不像李二狗想象的那样安静。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奇怪的声音惊醒。那声音像是有人在低声哭泣,又像是风在呜咽。李二狗起初以为是风声,但那声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近。他壮着胆子,拿起一根木棍,走出了茅屋。
月光下,李二狗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乱葬岗子的边缘。那身影瘦弱,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李二狗心里一紧,小心翼翼地靠近。当他走到那个身影旁边时,他听到了一声低低的叹息。
“你是谁?”李二狗壮着胆子问。
那身影缓缓转过身来,露出一张苍白而年轻的脸。那是一个女孩,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你是谁?”李二狗又问了一遍。
女孩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流泪。李二狗心里一软,说道:“如果你没地方去,可以到我那茅屋里住一晚。”
女孩点了点头,默默地跟着李二狗回到了茅屋。那一夜,两人都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坐着,直到天亮。
三
第二天,女孩告诉李二狗,她叫小翠,是从外地逃难来的。她的家人在战乱中死去,她一路乞讨,终于来到了这个小镇。李二狗听了,心里一阵酸楚。他明白,在这个乱世中,像小翠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小翠在李二狗的茅屋里住了下来,两人相依为命。李二狗每天去镇上乞讨,小翠则在家里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渐渐地,茅屋有了些家的味道。
然而,乱葬岗子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们。有一天,小翠突然病倒了。她发着高烧,不停地说着胡话。李二狗心急如焚,他跑到镇上,跪在富户门前,恳求他们施舍一些药物。然而,富户们只是冷冷地拒绝了他。
李二狗无奈,只能回到茅屋,守在小翠身边。他不停地用湿布擦拭小翠的额头,希望能够减轻她的痛苦。然而,小翠的病情却越来越重。
一天夜里,小翠突然醒了过来。她看着李二狗,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不舍。“二狗哥,谢谢你这些日子的照顾。我怕是熬不过今晚了,如果有来生,我愿意做牛做马报答你。”
李二狗紧紧握住小翠的手,泪水夺眶而出。“你别胡说,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小翠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如果我真的走了,请你把我埋在乱葬岗子。那里虽然荒凉,但至少是个安身之处。”
李二狗哽咽着点了点头。
四
第二天清晨,小翠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李二狗悲痛欲绝,他按照小翠的遗愿,将她埋在了乱葬岗子。
小翠的离去让李二狗更加孤独,但他知道,小翠的灵魂需要一个安息的地方。他每天都会去小翠的坟前坐一会儿,陪她说说话,仿佛她从未离开。
然而,乱葬岗子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几个月后,镇上突然爆发了一场瘟疫。许多人染病死去,镇上的富户们也未能幸免。一时间,小镇陷入了恐慌和绝望之中。
李二狗因为住在乱葬岗子旁,反而幸免于难。他看着镇上的人们一个个倒下,心里充满了无奈和悲伤。
有一天夜里,李二狗再次听到了那熟悉的声音。他走出茅屋,看到小翠的身影站在乱葬岗子的边缘。
“小翠!”李二狗激动地喊道。
小翠缓缓转过身来,脸上带着微笑。“二狗哥,别怕,我是来带你走的。”
李二狗一愣,随即明白了小翠的意思。他走上前去,握住小翠的手,感觉到一股温暖的力量涌入心间。
“我们一起走吧。”李二狗轻声说道。
小翠点了点头,两人携手走向远方。在那个寂静的夜晚,乱葬岗子的上空,一颗明亮的星星冉冉升起。
五
镇上的人们在瘟疫过后,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他们发现,李二狗和小翠的茅屋已经空无一人。人们传说,李二狗和小翠的灵魂已经得到了安息,他们再也不用忍受世间的痛苦和孤独。
乱葬岗子依旧荒凉,但人们不再对它充满畏惧。他们开始在清明节时,去那里祭拜那些无名的亡者,希望他们的灵魂能够得到安宁。
李二狗和小翠的故事,也在小镇上流传开来。人们说,他们看到了真正的爱情和善良,他们的故事让人们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不是财富和地位,而是那份无私的关怀和陪伴。
乱葬岗子,这个曾经让人畏惧的地方,渐渐成为了一个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地方。人们相信,在那里,每一个孤独的灵魂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宿。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