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解放军面对的最大困难,其实不是越南军队

南疆历史奇谈 2024-10-14 17:51:31

陆军的一切作战行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形环境中实施的,都要受到地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孙子地形篇》指出:“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阻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深刻地揭示了地形条件是组织指挥作战的重要依据,是影响军队作战行动的基本因素之一。

1979年我军进行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战场是越南北部边境六省(自西向东分别为莱州省、黄连山省、河宣省、高平省、谅山省、广宁省)的部分地区,属于距离国境线50公里(图上直线距离)以内的越南北部浅近纵深地区。这一地区地处热带,属于山岳丛林地形。

除了曾经参加过1961年中缅边境勘界警卫作战的13军和14军部分部队之外,绝大多数参战部队不熟悉这一地形,更谈不上实战经验。在这种地形上实施战役行动组织指挥、战术运用、后勤保障,基本上都是空白的。可以说,前所未见的陌生的地形,是我军面临的最大困难。

战场山高沟深,草深林密,山的比高一般为200至500米,分为土山、石山两类,有些岩溶石山(即喀斯特地貌),自然洞穴、石缝多,每洞一般能容纳几人或几十人。多数山地被森林和杂草覆盖。丛林密度大,枝叶繁茂,终年常青,林内阴暗潮湿,荆藤缠绕。

河溪纵横,除较大的河流外,旱季一般都可徒涉,但暴雨后形成暂时障碍。道路少,路况差,平坝、谷地多为可通行骡马的小道,山区为崎岖小径,通行骡马困难。雨季道路泥泞,路迹不明,经常被山洪冲断或者杂草覆盖,加上有的村寨搬迁较为频繁,道路也随之变化,因而图上地形与实地不符合的现象比较多。

气温高,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雨多雾浓,湿度大。人烟稀少,经济文化落后,。山区村寨少,有些地方步行一日不见村寨,小寨只有三、五户,大寨三十户左右。城镇多在坝区,人口较集中。传染病多,以疟疾、痢疾、钩端螺旋体、恙虫病最为突出,其中恶性疟疾和痢疾对部队危害最大。

在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大兵团作战比较困难,航空兵活动受天候影响很大,摩托化部队机动不便,重火器选择阵地和发扬火力受限,机械化程度过高会造成战斗人员减少,战斗与战勤人员比例失调。观察、射击和通信联络不便,战斗队形不易展开,展开之后容易失掉联络。

如果敌人使用化学武器,染毒持续时间长。人员负荷重,体力消耗大,运动速度慢,部队离开公路行进,时速为1公里左右。找向导困难,容易迷失方向。

道路保障和克服江河障碍的工程作业量大,但就地取材方便。武器弹药器材和军需给养易受潮、发霉、变质。人员发病率高,非战斗减员多,后勤保障任务繁重。

以规模最大的高平战役为例。广州军区前指根据军委的指示,确定作战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歼灭防守高平地区的越军第一军区346师及其地方部队。为了实现战役企图,决心集中41军、42军、43军129师及加强部队,采取大胆穿插、迂回包围战术速决全歼高平地区之敌。41军和42军集中主力分别从那坡和龙州方向出击,一北一南,向高平实施穿插突击,首先关门,包围高平地区之敌,尔后分割歼灭该敌。

从过去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出发,军委和军区前指认为,只要我军穿插成功,控制了敌人纵深的要点,对敌人达成合围,敌人就会动摇,就会逃跑,就便于我将其各个歼灭。因此,在战役发起当天穿插到高平外围断敌退路的前提下,预计用3到5天时间即可迅速歼灭高平地区之敌。

可实际情况是,在越南北部的山岳丛林里,不仅可供大兵团作战机动的道路稀少,而且路面不宽,路况不好,严重地限制了我军进攻路线的选择和行动的速度,从而造成我军的优势兵力和重型武器装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北线担任战役穿插的41军主力为了按时到位,只能一个劲地往前猛冲,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兵力来巩固所经过的走廊。沿途的越军凭借山多林密的地形之利,还是在交通线上不断捣乱,这样就搞得自己成了无后方作战,121师失去后勤保障长达一个星期的时间,导致攻势进展迟缓,伤亡偏大。

南线担任战役穿插的42军主力遇到越军炸坝放水,在班翁地段形成泥泞路段,而附近又没有迂回道路可供利用,造成交通严重堵塞,部队前进困难重重,极大地影响了攻克高平的时间。

121师行动最快的363团用了32个小时进至指定位置,师主力用了4天时间才全部到达841高地地区。124师克服班翁水障之后,先后夺取嫩金山口,博山和652高地,于20日上午攻克490高地、17号高地和526高地主峰的高平外围要点,才形成了威逼高平之势。

两支战役穿插部队为了进至指定位置,就用了4天左右时间,速决全歼的决心完全沦为了空谈。

越军面对我军的大兵团进攻,采取了最为适合自身情况的战法,即化整为零,分散上山,凭借有利的地形和熟悉的民情开展游击作战。由于高平战区的面积广阔,高达4000平方公里,再加上山高洞多林密的复杂地形,我军只能是分片展开,逐山逐洞地清剿敌人,这就大大地延长了作战时间。

高平战区一直打到3月16日撤军完毕,也没有能够完全肃清敌人。配属41军作战的150师,在回撤时由于50军工作组的错误指挥,被越军咬了一口,导致448团损失一个加强营,成为了此次作战最大的一次失利。

战后124师总结教训时指出,对战区的地形、道路特点认识不足,对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缺乏准备。战前对越北山区的地形、道路的复杂性缺乏具体的认识,对全师主力沿一条道路穿插的困难和敌人炸桥、破路后给部队穿插带来的严重影响,估计过低,工程保障和物资准备不够充分。对班翁敌人可能放水淹路这一情况,战前没有估计到。

战中这个情况出现之后,轮胎车辆便不能按计划穿插,步兵也只好按徒步穿插方案实施。泥泞路段工程量大,克服这一泥泞路段时几乎把战前准备的全部器材、物资都用上了,仍然不足,只好临时就地取材加以解决,影响了抢修的速度。对班翁泥泞路段调查不准,开始将长800米的路段误判为200米,低估了修复的难度。

原计划5个小时修复,结果用了32个小时,以致造成屡次增加工程保障力量,影响了穿插速度。此次摩托化穿插未能按时达成目的,而且坦克、车炮前进的速度比步兵还慢,主要是因为敌人炸桥破路和部队对越北山岳丛林地的地形、道路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准备不够所造成的。

也就是说,我军之所以未能迅速歼灭高平地区之敌,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对越南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我军作战行动的可能影响,没有能够充分的研究,对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认识模糊,估计不足。而越军之所以在战役前期能够沿途袭扰、节节阻击我军进攻,在战役后期能够转入游击战牵制和消耗我军,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凭借了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

谅山方向的55军也指出,越军善于利用石山与我军周旋。越南北方不少地区石山重叠,岩峰耸立,越军凭借其与法美长期武装斗争的经验,将其视为天然屏障,广泛用此种地形组织坚守防御。将大小自然洞穴、石缝改造和构筑成各火力点、火炮发射工事、掩蔽工事和屯兵洞,然后置兵守备。奇峰陡立,悬崖绝壁,工事坚固,火力隐蔽,不便接近,比一般地形难打。敌人197团约两个连的兵力在伯弄附近约6平方公里的石山地区与我军495团一个营的进剿兵力周旋12天,直到撤军还未能将该敌肃清。

换句话说,如果越军没有热带山岳丛林地的掩护,而是在一般的起伏地或者开阔地同我军作战,那么早就会被具备绝对优势兵力和火力的我军(即便处于战斗力低谷)打得一败涂地了(可以对比海湾战争中没有有利地形可供凭借的伊拉克军队)。因此,1979年对越作战,我军遇到的最大麻烦,不是战斗力如何的越军,而是复杂的地形。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