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清明节,老人说:“4做4不做,家兴无灾祸”,老传统别丢

大大海微澜 2025-04-02 02:56:12

4月4日清明节,老人说:“4做4不做,家兴无灾祸”,老传统别丢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是24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是节日也是节气。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距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跟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这一天不仅是人们祭祖扫墓的重要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享受传统美食的节日。4月4日清明节,老人说:“4做4不做,家兴无灾祸”,老传统别丢,平安健康一整年。

4做:

1、做青团

清明节最具特色的就是青团,俗话说“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就是青团,也叫寒食团。是南方客家人清明节必吃的美食之一,用艾草汁染成的青色糯米粉为皮,包上各种馅料,青团不仅色泽鲜艳,味道香甜,还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的作用。

推荐食谱:花式青团

食材:新良青团预拌粉250克;开水135克;色拉油25克;易小焙青稞豆沙馅300克。

做法:青团预拌粉倒入盆中,慢慢加入开水搅拌均匀,再加入色拉油,晾凉揉成面团。

面团均匀地分成25克1个面剂子,青稞豆沙馅均匀地分成25克1个,攥成团。

取一个面团用手压扁,包上馅团圆,送入50克月饼模具做成月饼形状。

蒸锅水开上屉蒸8分钟,稍凉表面刷食物油,避免粘连,出锅,淡淡的艾草香,软糯香甜。

2、蒸馒头

我国幅员辽阔,因地域文化不同,各地食俗也不尽相同,北方讲究蒸馒头,有些地方蒸枣模,有些地方蒸子福馍,都是发面食物,均可作为祭品,取多子多福,财源广进,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

推荐食谱:发面馒头

食材:新良家宴老面风味馒头粉300克;温水150克;酵母3克。

做法:150克温水加入3克酵母稀释至融化状态,加入300克面粉,搅拌成絮状,下手揉成光滑的面团。

面团揉成长条,均匀地分成若干等份,再揉成馒头形状,揉至光滑。

码入蒸屉后,盖上锅盖饧发至2倍大,然后开火,大火烧开,再蒸15分钟左右,关火。焖五分钟,避免冷热交替,促使馒头塌陷回缩,出锅。

3、祭祖

清明节,作为我国三大祭祀节日之一,主要习俗就是扫墓祭祖,即“墓祭”,故称“祭祖节”。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每逢清明节,都能看到扫墓祭祖的人群络绎不绝,人们带上各种祭品缅怀先人,清扫墓地,焚香祭拜,表达感恩之情,祈福家宅平安,事业兴旺,平安顺遂。清明祭祖扫墓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被民众纷纷仿效,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扫墓是民族精神文化的一种传承。扫墓是尽孝的一种表现,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孝”精神,代表不忘本分,铭记传统。

4、踏青

踏青是清明节最具特色的习俗之一,此明时节春回大地,正是踏青的好时候,故有“踏青节”之称。

踏青,源于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清明节,古人多到水边春游祭祀,除灾求福,主要是祈求人类的繁衍。流传千年,代代相传至今,踏青既是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也是对自然的赞美和感恩。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宁静与安宁,感受到清明节气带来的愉悦和美好。

4不做:

1、不穿新鞋、不穿红衣服。古人云,新鞋不踩旧人坟。清明节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穿新鞋和红色的衣物,佩戴红色的配饰,都是对亡者的不敬,容易带来晦气。

2、墓地不拍照。扫墓祭祖,是庄严肃穆的事情,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随意拍照,否则引来了不好气场,不利于个人的运势。

3、不宜婚嫁。清明节忌讳婚嫁等喜庆之事,庄严肃穆的日子操办喜事,不吉利,也是对先人的不尊重。

4、不走亲访友。清明扫墓后,不要去拜访亲友和串门,因为清明节是祭奠故人,走亲访友不吉利。

4月4日清明节,老人说:“4做4不做,家兴无灾祸”,老传统别丢,欢迎留言,点赞,转发和分享,关注我,下期内容更精彩!

此文为大海微澜原创图文,盗文盗图必究



0 阅读: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