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或娱乐,请勿迷信其中!
清明一到,春风裹着细雨扑到脸上,连空气都透着股青草香。
您有没有发现,这节气里总有人打喷嚏流鼻涕?老话说"春捂秋冻",但光靠添衣服哪够。
您家厨房里那口铁锅才是正经养生场,选对食材比穿三件毛衣管用。

【荠菜豆腐羹】
清明前后菜市场最热闹的摊位,准是那堆绿莹莹的野荠菜。掐片嫩叶放嘴里嚼,苦味混着清香直窜天灵盖,这才是春天的本味。
老家邻居张婶年年这时候挎竹篮往野地跑,专挑带着露水的嫩苗,说是"三月荠菜赛金丹"。
话真不假,绿叶子里藏的维生素C比橙子还多,豆腐里的植物蛋白跟它一搭,清润不腻正对春燥。
做法简单:
新鲜荠菜焯水切碎,嫩豆腐改刀成丁。热锅少油爆香姜末,倒清水煮开转小火。豆腐先下锅咕嘟两分钟,撒把虾皮提鲜,最后撒荠菜碎搅匀。讲究的再勾个薄芡,琥珀色的汤羹里浮着翡翠碎玉,趁热喝两碗,喉咙里像被春雨洗过似的清爽。老人小孩都爱这口,比喝板蓝根舒坦。

【香椿炒鸡蛋】
要说春天最金贵的时令菜,香椿芽绝对排前三。紫红嫩芽带着独特辛香,这味道有人爱得紧,有人躲老远。可您知道不?《本草纲目》里写着"香椿叶苦,煎水洗疮疥",老祖宗早把这当天然抗生素使。现代研究也说它含槲皮素,对付春季流感病毒挺在行。
挑香椿有讲究:
头茬芽最嫩,指甲盖轻轻一掐就断。回家焯水去涩,切末拌鸡蛋液。铁锅烧热倒油,"滋啦"一声响,金黄蛋液裹着绛紫嫩芽在锅里翻腾。火候要旺,动作得快,三十秒出锅最是鲜嫩。夹一筷子配白粥,满嘴都是草木萌发的生气。住在城里的朋友别愁买不着,现在超市冷链做得精细,真空包装的香椿芽照样鲜灵。

【春笋炖排骨】
春雨过后,毛竹笋噌噌往上蹿。这季节的笋子脆生生、甜津津,炖肉最是妙。中医讲"春主肝",油腻吃多了容易上火,可全素淡了嘴里又没滋味。
春笋这宝贝既刮油又提鲜,排骨里的油脂被它吸得干干净净,汤头清亮不腻喉。
选笋要看根部,米粒大的红点越密越嫩。剥壳切滚刀块,冷水下锅煮去涩味。排骨焯水后加姜片、料酒慢炖,等肉香飘出来再下笋块。千万别放重料,一小撮盐足矣。小火咕嘟个把钟头,揭盖那一刻,白瓷碗里躺着玉白的笋、酱红的肉,汤面上浮着金色油花。喝口汤再嚼块笋,鲜味从舌根漫到后脑勺,比老火汤清爽,比清汤水厚实。

这三样菜往桌上一摆,青白黄三色透着鲜亮。吃着应季的菜,顺着自然的势,身子骨自然轻快。您要问为啥少吃牛羊肉?
春天阳气往外发,牛羊肉性热,吃多了容易"火上浇油"。倒不如这些时令菜来得熨帖,就像老裁缝量体裁衣——合适最要紧。
再说了,菜市场转一圈,水灵灵的春菜看着就欢喜,这日子过得才有滋有味不是?
灶上的砂锅还在咕嘟,窗外的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夹一筷子香椿炒蛋,就着新焖的米饭,恍惚听见竹笋破土的声响。
吃饭这事儿,说到底吃的是个时节,品的是个鲜活。把春天吃进肚子里,还怕它倒春寒么?
对平台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