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蛇年第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有63%的公司股价上涨,市场整体表现较为乐观。然而,白酒板块却未能跟上大盘的步伐,反而出现了“开门绿”的尴尬局面。20只白酒股,有18只下跌,即九成白酒股下跌,白酒板块为何在蛇年首日表现疲软?有无必要担忧“开门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9f0dabc2d276e660c477e7aca698a5d9.jpg)
逆势普跌,旺季不旺
股价通常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在刚刚过去的龙年,白酒行业疲态尽显,大跌11.84%,在285个细分行业中排名倒数第10。来到蛇年,白酒并没等来“开门红”,蛇年首日集体大跌:贵州茅台跌2.17%、五粮液跌1.72%、山西汾酒跌1.31%、泸州老窖跌1.51%、古井贡酒更是跌5.27%(如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1916e145d5dae94bc749fbb9d8636b13.jpg)
白酒蛇年开门绿,显然和春节档旺季不旺有关。
在消费政策与部分地区推出消费券等措施刺激下,叠加今年是我国首个8天春节假期,今年春节期间居民旅游、探亲等出行热情积极性较高,消费整体呈复苏势头。据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
除了旅游,零售和餐饮消费也热度较高,1月28日至1月31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4%。
然而,在热气腾腾的消费氛围里,白酒却显得很冷清。“春节这段时间市场是比较低迷的,销售额不及去年(同期)。”南京一家五粮液专卖店工作人员2月5日告诉百酒研究局。
相关调研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动销同比下滑10%左右。与2024年中秋相比,2025春节期间白酒动销整体提升20%-30%左右,环比有所改善。分价格带来看,内部延续分化态势。其中,高端白酒需求相对平稳;次高端白酒由于商务宴席仍处于弱复苏,表现相对疲软;区域强势品牌在返乡潮、宴席用酒需求、走亲访友等因素催化下,性价比高的产品表现更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7b0fc44694bb21c0296dab64b187ae10.jpg)
分析师:不必过分紧张
对于旺季不旺,其实,市场并非没有预期,春节动销反馈与节前市场预期基本一致。
一位券商研究员分析称,春节消费持续复苏,出行、院线创近年新高,白酒动销下滑收窄至个位数,库存环比消化,价格表现坚挺,符合节前预期。春节期间,酒企端聚焦消化库存,节前并未强催回款,进度同比放缓5%-10%,并辅以停货、调减目标等手段,协助梳理库存。渠道端心态环比中秋、国庆有所好转,伴随旺季起量,叠加库存消化,信心有所修复,现金流压力亦有缓解。终端延续低库存运转,打款多满足底线回款要求,额外需求以调货为主,春节出货环比好转,盈利水平亦有所改善。
另一分析师认为,白酒板块2025年春节的特征为:整体动销略受环境扰动,局部区域&价位&品牌有结构性优势。具体而言:一是春节动销反馈与节前市场预期基本一致,环比2024年中秋有所改善;二是结构性优势根源为品牌势能(例如山西汾酒在省外多地动销起势不错)、区位优势(如四川、安徽区域反馈占优)、需求场景优势(如大众宴席);三是结构性亮点中也有厚积薄发的产品释放不错的动销势能,典型为茅台1935。
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分析认为,不必为白酒蛇年“开门绿”过分紧张。短期股票的涨跌源于市场预期,而当前的预期属于“市场去库存”,酒企业绩上涨不会太强,尤其是部分酒企主动取消“开门红”,更让资本市场产生联想。事实上,白酒依旧是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硬通货,无论是全国名酒,还是区域酒品,只不过部分酒品来源于消费者自有库存,而非源于市场,这同样属于去库存的工作。从市场上看,在线上电商/即时零售等平台冲击下,线下渠道销售承压,导致多数酒品的实际成交价不断下探,从而导致渠道商、零售商利润微薄甚至亏损。
欧阳千里认为,2025年喜提双立春,或许会迎来结婚新高峰,只要结婚人数能与2023年持平便是将近800万对,便足以成为酒业去库存的重要力量。所以说,看白酒股票应放长线,而非看短期。另外,部分白酒股票的高分红,也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而非仅盯着股价的短期飙升。
知趣咨询总经理、酒类分析师蔡学飞分析认为,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由于白酒的宴席与礼品属性属于节庆刚需,因此白酒,特别是名酒的消费依然是比较旺盛的,资本市场的表现应该更多的还是受到了宏观政策的影响,与整个白酒行业的实际情况关联度不大,随着年报与一季报的陆续到来,白酒应该还会出现持续震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