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2469d60a6f0b69660de897014e86a18.jpg)
大明嘉靖年间,江南某县。
这一日,知县陈明远正在后堂批阅公文,忽听得前衙传来一阵急促的鼓声。他皱了皱眉,这鼓声不似寻常击鼓鸣冤,倒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胡乱敲打。
"来人!"陈明远放下笔,"去看看前衙发生了什么事。"
衙役匆匆跑去,不多时又慌慌张张地跑回来:"大人,不好了!是......是一只狗在击鼓!"
"什么?"陈明远猛地站起,"带本官去看看。"
来到前衙,只见一只通体金黄的土狗正用前爪不停地拍打鸣冤鼓。那鼓声虽然杂乱,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悲切。黄狗见陈明远出来,立刻停下动作,冲着他"汪汪"叫了两声,随即转身向外跑去。
"这......"陈明远愣住了。
"大人,"一旁的师爷低声道,"这狗怕是来告状的。民间有传说,忠犬通灵,能辨善恶。它这般举动,必有蹊跷。"
陈明远沉吟片刻:"跟上去看看。"
黄狗见众人跟上,便放慢脚步,不时回头张望。它带着众人穿过几条街巷,最后在一处偏僻的院落前停下。
院门虚掩,黄狗用头拱开门,率先冲了进去。陈明远紧随其后,刚进院子就闻到一股浓重的血腥味。
正屋的门大开着,地上躺着一具男尸,胸口插着一把尖刀,鲜血已经凝固。黄狗扑到尸体旁,用头不停地蹭着死者的手,发出呜呜的哀鸣。
"快!封锁现场!"陈明远立即下令,"去查查死者身份。"
不多时,衙役回来禀报:"大人,死者是城西的布商李富贵。这黄狗是他养的,名叫大黄,平日里最是机灵。"
陈明远蹲下身,仔细查看尸体。死者面色发青,嘴唇发紫,显然是中毒而亡。胸口的刀伤是死后补上的,凶手似乎是想制造抢劫杀人的假象。
"师爷,"陈明远低声道,"你看这伤口,刀是从上往下刺入的。凶手应该比死者高半个头左右。"
师爷点头:"大人英明。还有这地上的脚印,"他指着门边的泥印,"凶手穿的是草鞋,而且右脚鞋底有个破洞。"
陈明远正要说话,忽然听见大黄在院子里狂吠。他走出去一看,只见大黄正对着院墙一角不停地嗅着。
"那里有什么?"陈明远问道。
衙役上前查看:"回大人,这里有些血迹,还有......"他伸手从墙缝里抠出一小块布条,"这是从衣服上撕下来的。"
陈明远接过布条,是普通的粗布,染着血迹。他看向大黄:"你能找到这布条的主人吗?"
大黄"汪"了一声,转身就往外跑。陈明远连忙带人跟上。
大黄带着众人穿过几条小巷,最后在一处破庙前停下。它冲着庙门狂吠,却不敢进去。
陈明远示意衙役小心,众人悄悄包围了破庙。突然,庙里传来一声响动,一个黑影从后窗窜出。
"追!"陈明远大喝。
衙役们一拥而上,那黑影慌不择路,被大黄扑倒在地。众人上前一看,是个衣衫褴褛的汉子,右脚的草鞋果然有个破洞。
"带回衙门!"陈明远下令。
回到县衙,陈明远立即升堂问案。那汉子起初百般抵赖,直到衙役从他身上搜出一包银子和一块玉佩。
"这是李富贵的玉佩!"师爷惊呼,"上面还刻着他的名字。"
铁证如山,汉子终于招供。原来李富贵是布商,家境虽不算特别富有,但在老家也算小康。他已在老家结婚生子,为了生计,不得不带着下人王二来到外地贩卖布匹。他们租住在一处偏僻的院落,日子过得倒也平静。
一天,李富贵在街上遇到了一只瘦骨嶙峋的流浪狗。那狗浑身脏兮兮的,眼神却透着一股灵性。李富贵心生怜悯,便将它带回了家,取名大黄。大黄很快融入了这个临时的家,每天跟着李富贵和王二出门卖布,晚上则守在院子里,警惕地听着外面的动静。
王二原本是个老实人,但自从沾染上赌博,便一发不可收拾。他欠下了不少赌债,债主逼得紧,他整日愁眉苦脸。李富贵虽察觉到了王二的异样,但念在主仆一场,并未多问。
一天,李富贵收到了一笔货款,准备第二天启程回老家。王二得知后,心中起了歹念。他假意泡了一壶茶,趁李富贵不备,将毒药倒入茶中。李富贵喝下毒茶,很快便毒发身亡。王二为了掩盖罪行,又在李富贵的胸口补了一刀,制造出抢劫杀人的假象。他拿走了李富贵的银两和首饰,匆匆逃离了现场。
大黄目睹了这一切,但它无法言语,只能眼睁睁看着主人倒下。它用头蹭着李富贵的手,发出低沉的呜咽。随后,大黄冲出院子,直奔县衙,用爪子拍打鸣冤鼓,引来了知县陈明远。
陈明远带着衙役跟随大黄来到案发现场,发现了李富贵的尸体。经过仔细勘查,陈明远推断出凶手的身高和鞋底特征。大黄又带着众人找到了王二藏身的破庙,最终将凶手绳之以法。
"大人,"王二哭道,"小的也是一时糊涂,求大人开恩啊!"
陈明远冷笑:"你为财害命,手段残忍,罪无可恕!来人,押入大牢,秋后问斩!"
案子了结后,陈明远特意去看望大黄。那狗趴在李富贵的坟前,一动不动。
"这狗......"陈明远叹息。
"大人,"衙役低声道,"自打李富贵下葬,大黄就守在这里,不吃不喝已经三天了。"
陈明远蹲下身,轻轻抚摸大黄的头:"你主人已经安息,你也该好好活着。"
大黄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轻轻"呜"了一声。
从那天起,大黄就住在了县衙。它每天都会去李富贵的坟前待一会儿,然后回到县衙,帮衙役们看门护院。
陈明远常常看着大黄出神。他想,这世间最真挚的感情,或许就藏在这只不会说话的狗眼中。
一年后,大黄老死在李富贵的坟前。陈明远将它葬在主人旁边,立了一块碑,上书:"义犬大黄之墓"。
从此,这个关于忠犬告状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人们都说,狗尚且如此重情重义,人又岂能不如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