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丈夫高中状元,妻子却找来一位老丐婆:她才是你的正妻

水冠三军谈民间 2025-04-29 03:48:07

清朝嘉庆年间,陕西华阴县有个叫做林海的员外,早年间走南闯北经营布匹生意,后来渐渐积累了一些财富,就回到了老家置办田地,娶了自己的青梅竹马张氏为妻,夫妻俩感情甚笃。

不久之后,张氏怀了身孕,林海喜出望外,对妻子照顾有加,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张氏分娩的时候,不幸难产,虽然生下了女儿如玉,可也因此落下了病根,不到半年就去世了。

临终前,张氏流着泪请求道:“我与你相知二十余载,相守两年,承蒙你不嫌弃,度过了非常幸福的时光,现在我不能继续陪你了,别的也没什么遗憾,就是放心不下如玉,我死以后,你肯定会续娶,我只希望你能多照顾一下如玉,她还这么小就没了娘……”

张氏话没说完,已经泣不成声,林海见状心里也是十分难过,握着张氏的手保证:“你放心,如玉也是我的孩子,我一定不会让她受到任何伤害的。”

张氏用力的点了点头,自此就没了声息。

为她操办完婚事,家里也不能一直没有女主人,在媒婆的说和下,林海又续娶了马氏,马氏初入林家,表现的十分温婉贤良,对如玉似乎视若己出,林海对她十分满意,渐渐的把管家的权限移交给了她。

做了主母之后,马氏渐渐地显露了自己的本性,特别是待她一年后生下女儿如烟之后,看如玉简直就是眼中钉,肉中刺,如玉才三四岁,就把她当做奴仆一样对待,而且给她吃的尤其差。

有几次,林海撞见了马氏打骂如玉,心中十分不忍,前去规劝,反被马氏将了一军:“我是她的母亲,管教她是天经地义的事,就是到了官府也是这个理,我要是不管她,日后养成了惫懒性子,人家不说我这个做母亲的管教不严。”

林海还要劝她对如玉宽容一些,马氏则开始一哭二闹三上吊,说自己为了这个家操碎了心,林海一点也不体谅她,吵着闹着要回娘家。

搞得林海是一个头两个大,只能顺着她的意,不敢再多说话,马氏见这一招奏效,于是更加肆意妄为了。

随着如烟渐渐长大,与其母亲心性十分不同,她见到姐姐吃粗粝的食物,心里十分难过,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要求跟姐姐一起,马氏不答应,她就不肯吃饭,马氏没了办法,只好让她们一起吃。

但是同桌吃饭,吃的东西却天差地别,如玉虽然不在意,如烟却一定要和姐姐交还食物,如玉不同意,如烟就抢着把她粗粝的食物先吃完,如玉只好吃如烟精美的食物,姐妹俩的感情很好,但却也让马氏的嫉妒之心愈发强烈。

很快姐妹俩都到了可以出嫁的年纪,在如烟很小的时候,马氏曾经托林海的关系,给她定下了一门亲事,是镇上胡举人的公子胡斌,不过胡举人因为性格刚正,得罪了朝里的大官,因此一直没能够补缺入仕,最终郁郁而终。

胡举人去世之后,胡家家道中落,胡夫人没过几年也去世了,胡斌一边为父母守丧,一边刻苦读书,因为没有生活来源,就变卖家中的资产,渐渐地只剩下的两家破瓦房了,生活十分清贫,但他也不以为意,每天苦读圣贤书到深夜才肯歇息。

眼看到了议亲的时候,马氏如何肯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这么个穷酸书生,于是就跟林海商议:“我看如玉也到了要婚嫁的时候了,那个胡斌是个饱学之士,我看以后出息不会小了,跟如玉年纪也相差不多,不如就招了这个女婿。”

马氏一张口,林海就知道她什么意思,但也不好直接反驳:“胡斌是跟如烟定的亲,怎么能把如玉嫁过去呢?这要是让别人知道,岂不是会笑话我们吗?”

“如玉现在年纪还小,哪有妹妹先成婚,姐姐还待嫁的,再说嘴长在咱们身上反正咱们确实是把女儿嫁到胡家了,至于是哪个女儿,还轮得到外人说三道四。”马氏回道。

林海还是不想同意,马氏就发起横了:“女儿的亲事,自然是应该由我这个做母亲的说了算,我已经托媒婆给胡斌送去信了,你要是不同意,就去他家把信要回来吧。”

这下子林海没法子了,只能答应了下来,如烟听说以后,跪在母亲面前苦苦哀求,说自己愿意嫁给胡斌,哪怕吃苦受累也毫无怨言。

马氏却狠狠打了如雪一巴掌,骂道:"你个傻丫头,跟着那穷酸书生能有什么好日子过?你姐姐反正不是我亲生的,她不去谁去?"

无奈之下,如玉只好含泪答应了这门亲事,有了马氏从中作梗,连个像样的嫁妆都没有给如玉 准备。

出嫁那天,如烟偷偷将自己多年积攒的首饰装进一个锦囊,塞进如玉的花轿里,哭着说:“姐姐,是妹妹对不起你,这些首饰你收下,也好贴补家用。”如玉感动得泪如雨下,姐妹俩抱头痛哭。

胡斌虽然家道中落,却始终勤奋好学,胸怀大志,如玉嫁过去后,两人相敬如宾,日子虽清苦,却也温馨。

如烟则常常趁母亲不注意,偷偷变卖自己的首饰,托人带给如玉和胡斌,让他们得以安心生活,胡斌也因此能够专心读书,无需为柴米油盐发愁。

当时捐官的风气在民间十分盛行,马氏就催丈夫鼓捣个小官当当,林海一开始也不愿意,后来耐不住天天吹风,也动了做官的心思,于是变卖了家产,在其他县捐了一个县令。

林海带着一家老小前去赴任,如玉和如烟也洒泪挥别,都不知道这一别还能不能再相见。

到任没两年,林海就因为太想进步而行贿,后来被免职,又花了近万两白银打点关系,才勉强保住性命,不过掏空了家底,逐渐陷于贫困,马氏整日与林海争吵不休,林海经此变故,本就郁结在心,妻子又如此对待自己,忧愤之下,不久就病亡了。

家里没了收入来源,马氏与如烟逐渐连饭都吃不起了,街上的光棍混混,看他们孤女寡母的没有依靠,如烟又长得漂亮,几次三番来骚扰。

如烟悲愤欲绝,甚至想到了自杀,被马氏死死拦住:“从前我对你姐姐太过苛刻,我知道错了,到了如今这一步,也算是我的报应,但是这些事与你无关,我现在带你回去投奔如玉,她看在亲生姐妹的份上,一定会照顾你的。”

马氏想带着如烟回家,奈何刚动身不久,就感染了瘟疫,又请不起大夫抓药看病,最终也病逝了,如烟本来也想一死了之,但是不愿意父母的尸首流落异乡,于是强忍悲痛,将父亲的尸骨挖出,与母亲一起烧了,装在坛子里随身背着。

由于害怕再惹来无赖纠缠,就穿上破烂的衣服,蓬头垢面。打扮成又老又丑的乞丐婆,背着父母的骨灰,一路乞讨着往家走。

话分两头,如玉的好日子终于来了,胡斌没了后顾之忧,发愤图强,先是考中了举人,接着竟然考中了状元,被朝廷授予按察使的官职,带着如玉和两人的儿子胡志前去赴任。

这天,胡志吵着闹着要出去玩儿,如玉没办法,就带着两个仆从和胡志一起到街上闲逛,恰好遇到了如烟,如烟见到姐姐此时衣着雍容华贵,与当年大不相同,心里十分激动,就想上前去认亲。

但又想到自己如今的模样,实在没脸见人,再说母亲当年对待姐姐如此苛刻,羞愧不已,自己去认亲,也很难为情,张了张嘴,终究是没喊出来。

就在这时,胡志见到了她,也许是血脉里天生带来的亲近,看见如烟,竟然没想嫌弃她又脏又丑,直直的跑向他来,仆人怕眼前的老乞丐婆弄脏了自己的公子,于是就将他抱了起来,胡志又吵又闹,不肯罢休。

如玉走来好言宽慰了几句,才止住他的苦恼,见老乞丐婆可怜,就让下人随手给了一些铜板,如烟低着头 ,又脏又乱的头发遮住了脸,也不敢出声。

如玉也没认出来眼前之人,带着儿子招呼着仆人就离开了,鬼使神差的,如烟跟了上去,小男孩儿十分调皮,在集市上左冲右突,趁着母亲看首饰的时候,竟甩开了仆人一个人东跑西窜。

如烟赶忙跟了上去,只见胡志跑到了桥边,也不知怎么回事儿,竟从桥上跌落入水中,如烟心急如焚,来不及思考,放下背着的坛子就跳进了水里,将胡志救了起来,胡志在如烟怀里,竟然不哭。

如玉闻讯赶来,看到儿子浑身湿漉漉的,心里一阵后怕,紧紧地抱着儿子安慰了起来,好一会儿才想起来感谢恩人。

这时,如烟因为入水,脸上的妆容被水冲去,露出了原本精致的面容。如玉盯着她,眼睛一眨也不眨:“妹妹,是你吗?你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如烟见自己的身份再也无法隐瞒,只好含泪点头。

姐妹俩相拥而泣,互诉离别后的艰辛。如玉得知妹妹这些年的遭遇后,心疼不已,连忙将她带回府中,为她梳洗打扮,换上华丽的衣服。看着妹妹重新恢复往日的美丽,如玉心中既高兴又难过。

如玉带着妹妹去见丈夫,说道:“相公,其实当初本该嫁给你的是妹妹,这些年来,若不是妹妹偷偷资助我们,你也无法安心读书,妹妹才应该是你的妻子,我甘愿做妾。”

如烟大惊,急忙拒绝道:“姐姐说的哪里话,我能再次见到你们,就已经得天之幸了,怎么敢贪功为己有,这万万使不得。”

胡斌笑了:“你们二位都是我的贵人,何必要分大小呢?如果妹妹不嫌弃,你们姐妹二人就不分大小,咱们也算是续上前缘了。”

“好,这个法子好。”如玉拍掌同意,如烟则羞红了脸,后来如玉亲自操办了婚事,胡斌向皇上上疏说明了这件事,姐妹俩都被封为了夫人,这是后话了。

0 阅读:12

水冠三军谈民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