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时17架飞机的型号来源去向,一文聊透,以后不用再找了

墨书聊天 2023-12-11 06:55:01

1949年10月1日下午,刚刚组建一个半月的华北航空处飞行队,受命派出9架P-51、2架“蚊”式、3架C-46、1架L-5和2架PT-19,共5型17架飞机,参加了开国大典,其中飞在最前面、速度较快的9架P-51机群在通过天安门后,绕回到编队最后再次通场,呈现给地面观众的一共是26架飞机。这里面有2架P-51和1架“蚊”式是带实弹参阅,并且在参加完阅兵后留在空中继续担任警戒任务。下图请横屏观看。

开国大典阅兵空中编队示意图

17架飞机里面,除了2架“蚊”式战斗轰炸机是来自英国以外,其余都是美制飞机。这些飞机当然不是因为美欧被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以感动伸出了友谊的援助之手,而是来自地面缴获、或国军飞行人员投诚,甚至还有个别是地面部队行军途中在某个仓库里“发现”的,说白了都是大队长“送”的。

一言难尽,并报之以神秘的微笑

P-51是美国二战期间生产的一款性能优异的活塞式单座战斗机,是二战中最优秀的战斗机之一,机上装6挺12.7毫米勃朗宁机枪,还可以挂小炸弹、火箭弹等武器,为盟军战胜轴心国发挥了很大作用。参加开国大典的P-51都是D型,是当时国民党从美国获得的主要型号。

一架“国军”P-51D

到1948年底,我军一共从各种“渠道”获得P-51约39架,主要是D型,还有少量装有侦察相机的K型,当然里面有很多是残缺破损的坏飞机,到开国大典前一共还有31架,其中有9架完好的可用于作战,就这已经像模像样了。

1949年7月,我军受命改装P-51的部分飞行人员

1949年8月,华北航空处飞行队的P-51机队

这批P-51后来仍然担负北平地区的防空任务,参加过1950年“五一”节庆典等几次活动,1950年下半年全部移交给空军第七航空学校,也就是原来的东北老航校,并一直用到1953年,最后的用途是作为伊尔-10的地面滑行教练机。目前国内有记录的P-51还有2架,分别位于中国航空博物馆(航博)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军博)。2010年左右,江苏一个工地上挖出来一架飞机残骸,经墨林亲自鉴定应该是1944年左右生产的P-51K,后来下落不明。

军博的P-51

“蚊”式是英国德·哈维兰的经典作品,主要结构为全木质,是当时速度最快的活塞式飞机之一,服役后号称德国战斗机都追不上。“蚊”式本来是按轻型轰炸机设计的,因为速度快、装载能力强等特点,到后来除了战略轰炸以外几乎没有它不干的事,二战后期“蚊”式的生产转移到当时英国的殖民地加拿大,1946年以后陆续卖了137架给当时的国民党政府。

“国军”的蚊式都是FB.Mk26,是战斗轰炸型

开国大典前,我军至少获得5架蚊式,其中有一架是由打入敌人内部的我党地下党员飞回来的,其余都是地面缴获。参加开国大典的蚊式是当时唯二状态完好的两架。蚊式虽然性能优异,但主体结构是木质,耐潮性差些,建国后也买不到备件,很快就退役了,后来1953年全部报废处理。

30多年后,到80年代末中国航空博物馆组建时,筹备人员赴全国各地寻找航空文物,一个机场的垃圾堆里找到半截机翼,根据结构鉴定为蚊式的左翼,后来根据这半截机翼进行了复制了剩余部分。

航博的“蚊”式复制品

这半截机翼是原厂的

C-46是上世纪30年代美国寇蒂斯公司研制的双发运输机,原来是为了竞争客机市场,因为机体太胖、续航性能不佳,订货量不多,但二战爆发后又因为机体太胖、装载能力强而被美军看上,1940年正式成为美军C-46。C-46是著名的“驼峰航线”上的主力机型之一,在3年驼峰飞行里累计损失514架。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军向国民党军队移交了约200架C-46A和C-46D,成为国民党军队在内战时的主力运输机,另外还买了50余架给民航用。后来“国军”准备“剿匪”时往全国各地运兵,C-46也是主力。

老照片没找到,这是后来台湾伪“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直辖空运队”的

我军的C-46照例不是花钱买的,但也直到辽沈战役才缴获第1架,后来陆续有6架C-46机组驾机起义,到开国大典前我军一共得到了18架,其中有8架完全可用,建国后的“两航起义”中又飞过来一批,这些C-46后来在新中国早期的民航和军事运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还参与了试航拉萨、开辟青藏高原航线、支援解放西藏等行4动,最后一架直到1982年才从空军退役,目前国内中国航空博物馆里还有两架C-46,不确定是否参加过开国大典。

航博的2架C-46,太大了只好放外面

L-5是二战期间美国研制的一种单发四座轻型飞机,这种飞机轻小灵活、起降距离短,用途非常广泛,美军称其为“空中吉普”,但主要用来向前线运送重要人员、情报和物资,也用来为炮兵提供较准观测,后期型可以塞进一付担架和伤员,极偶尔的情况下机组也会向地面扔个手榴弹甚至火箭弹。

斯汀森L-5,和现在“通用飞机”的概念类似

随便找个空地就降下来了

国军采购这种飞机比较少,所以我军得到的也不太多,但1946年2月首个从国军中开飞机起义的第九战区司令部上尉飞行联络官王延洲就是驾驶的一架L-5,到开国大典前我军至少还有2架。目前中国航空博物馆里还有一架L-5,前几年是吊在展馆室内的顶上,2019年整修时好像拿下来了。

航博的L-5吊在展馆顶棚上

最后的PT-19是上世纪30年代美国仙童公司研制的敞篷式活塞式初级教练机,1942年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国民党政府提供了127架,给当时的国民党空军官校作训练用,当时空军官校驻在印度旁遮普省腊河机场——国内怕日本鬼子袭击,空中训练不安全,抗战胜利后全部飞回国。

PT-19A,这架在美国空军博物馆里

我军的PT-19全都是在地面缴获的,1948年辽沈战役时就在沈阳缴获了2架,其中有1架没有被炸坏,这两架飞机交给了老航校,后来随着地面部队不断开进又不断的缴、到建国初期缴了13架,但只有6架是好的。

我军缴获的PT-19A

但就是这么几架飞机,后来在我军甚至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中却立下了大功,我国首批女飞行员就是在PT-19上完成训练的,最后放单飞也是用的PT-19,当时每架PT-19A型飞机的尾部系上一条红飘带,提醒其他飞行员给予关照。

我国首批女飞行学员在PT-19前的留影

1953年最后8架PT-19飞机全部退役,再后来也下落不明。转眼又到了组建中国航空博物馆的时候,用一架退役的米格-15比斯从美国民间换回了一架PT-19A,美方很热情,不但承担了双程运费,考虑到米格-15比斯的实际成本比PT-19A高得多,又附送了一架还能飞的塞斯纳172,后来那架PT-19也被吊在了展馆顶棚上,和L-5并排。

航博里的PT-19A

开国大典的5种机型、17架飞机的来龙去脉基本就是这样了。但这只是一个开始,70年后,还是古老的天安门城楼,还是那片天空,但已经换成了另外一番场景,这其中的各种味道和感觉,自然不用墨林多费键盘了,留给大家自己体会吧。

建国70周年阅兵空中梯队示意图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8

墨书聊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