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超最预订的餐厅出全新菜单它变得更好吃了吗?

童童吃心 2025-03-05 12:12:45

LingLong来上海两年,依然超难预订,每一套菜单在我看来都是有价值的探索,2023年写过经典菜单,才情万丈,2024年增添灵感菜单,野心勃勃,只是整餐讲了太多的故事,吃得我如坠云雾,新年来吃新菜单,拨云见日。

意大利Davide Groppi的桌灯照亮菜单和酒单,叫人想起加尔达湖畔的Lido84和摩德纳Francescana,套餐的形式是西式,但味觉完全归属东方,法餐里的Amuse Bouche转换为中文语境“鲜入为主”。

黄鱼轻腌,肉质半生而柔淡,搭配萝卜干、九层塔和普宁豆酱,是潮汕鱼饭的升华。

牛肝菌挞,挞壳镂空酥脆,底子略厚无妨,冰淇淋浓缩了菌子的鲜带奶甜,我在想:如果略微加盐,是否更能反衬鲜?

鸡汤汆海蚌多年未变,蚌肉脆甜,蚌针晶亮——由此分别领略了海鲜、菌菇和禽类三个维度的鲜。

一道开创性的虾生,斑节虾用苹果木冷熏,烟熏味不重但酒糟浓,而且敢于咸,琥珀般的酒糟凝结了黄酒神韵,加了木姜子,若有似无香茅味又仿佛泰式的生腌,挖底下,还有贡菜萝卜的红绿脆粒,很灵动。

搭配一支小农香槟,陈酿的霞多丽丰厚温润,令兰斯山脉的酒泥跟绍兴水乡的酒糟相映成趣。

河鳗吃过许多,一般盘龙或斩段,这里竟然取整块宽厚的中段,手工挑净鱼刺,如西餐鱼类般装盘,自带一层莹亮的釉,漂亮极了,京葱泡沫融入黄油,板栗带来酥软甜香,令传统的葱烧更有立体感。

河鲜意外配了支红酒,来自南法Roussillon的歌海娜,种植在俯瞰地中海的板岩和花岗岩土壤,恰如酒标所示,喝起来轻盈、纯净、芬芳,跳跃的酸度和一丝野味跟鳗鱼的土腥味很搭。

名贵海味,Jason处理起来越发得心应手,婆参厚实软糯,炸藜麦裹一层酥壳,形似脆皮海参,鲜美雪蟹羹铺垫清甜百合泥,特意调和了米醋和腌姜,类似上海人吃大闸蟹蘸姜醋,会心一笑。

象拔蚌和海蜇的爽脆搭配,上一套菜单也有,犹记得做了泡椒,这一季换成了贝类熬的浓汁,鲜得纤细,舀底下还有炭烤甜豆,粒粒甜嫩,特意撒了海南花椒粉,我倒是没有闻出来,只因为配酒打扰。

选了一支据说时下很火的国产白葡萄酒,来自香格里拉的高海拔霞多丽,侍酒师特意调高侍酒温度,令它散发热带水果香气,但酒体脱节、细瘦空洞,体会不到当地的风土,喝起来感觉很不真诚。

东风鸡腿是老朋友了,创新老菜致敬华尔道夫酒店的前身东风饭店,已经成为了LingLong的闪亮招牌,仍是壮硕的龙岗鸡腿,酿进了鱼翅和梅干菜,之前配的是啤酒,这次配了加州黑皮诺,果味熟甜,我觉得更为贴切,啤酒只是跟表层的炸鸡皮配,红酒更能衬托内馅的丰富浓郁。

主食推来一煲米饭,高潮层层递进:拌进花胶海参、花菇笋丁已经讨人喜欢,调味的蚝油出自店里名菜“蚝油牛肉”,鲜浓如福建炒饭,又加韭黄、蒜苗、香菜梗,散发细碎叶菜辛香,最特别是酸菜,酸鲜不咸还多汁,不像潮汕也不像四川,实在好奇打听,竟然来自江西。

这饭实在太好吃了,我们两个人吃了七碗!服务员笑眯眯问:“你们有没有觉得它很像一道上海菜?”我缓过神来:“哦,里面还有胡椒味道,是响油鳝丝啊!”

随饭的炒山苏源于宝岛,每次吃到这里才记起主厨其实是个台湾小男生,而他的菜早已天南海北、东西贯通。

清口一盅橄榄油番茄冰霜,不甜,很鲜。

大甜品营造武夷山的意境,用岩茶做脆片,青峰连绵,敲碎了飘散轻烟,如雾锁山头,冰淇淋用到了老枞水仙和素心兰。

配酒有心了,选了一款西班牙的气泡茶酒,同出自福建的茉莉银针,用巴斯克山泉水来泡,加入当地酵母在瓶中陈酿,发酵出更复杂口感和气泡,淡淡臭、微微酸,一丝茶味、一缕花香。

最后照例是“主厨的童年回忆”,六神花露水味道的硬币开启八音盒,大白兔奶糖和大大泡泡糖依旧,换新了黑芝麻酥和柠檬蛋糕。

看到“凌珑”二字,忽然意识到,我一直叫这家餐厅“玲珑”,因为主厨的心思玲珑,时过境迁,它早已羽翼丰满、壮志凌云……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