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这些年中高考越来越卷,进入高中的孩子们压力也越大,再看一眼自家娃的成绩和学习状态,很多家长叹了口气,“算了,躺平吧!”
他们所谓的躺平,是指打算认清现实,放低要求调整目标。把方向从重点高中调整到了中本贯通,与其高中三年拼掉健康和大笔真金白银,不如轻轻松松上个中本,不但不用卷高考,连本科都直接搞定了!
等等!他们是不是对中本贯通有什么误解,如果你真的抱着这样的心态上中本,那大概率是会迎来重击的。

我身边就有认识前两年上了中本贯通的人,现在家长急得团团转,到处在找补课机构和老师。啥?你很意外?中专阶段也要补课?不应该是很简单的内容吗?
谁告诉你简单的,事实上很多中专学校用的教材跟高中也是一样的,比如英语,该背的单词和课文也都要背,因为最后也是要参加四六级考试的。甚至学习文化课的时间更紧,因为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放在专业课上。
而诸如数学、物理这样的课程会使用与高中不同的教材,但你以为会更简单吗?当然不是。
我们知道高中阶段就开始选择文理科了,对于很多数学和物化不太好的同学来说,他们会不得不选择文科,而中本大多是理科专业居多,所以如果当你发现数学物理很难的时候你甚至连退路都没有,必须一条路学下去学到黑,这就是我认识的那位同学的遭遇。

而从知识宽度来说,中专阶段的数学比高中更宽,他们往往要在一两年时间内不但把高中阶段的数学都学完,还要直接学到高等数学的微分部分,你让一个数学底子不好的学生怎么能学的好?
那么有人说了,既然这样,那就补课呗,外面高中阶段的补习机构那么多,就当自己还是上了高中呗,一样补课不就行了。
然而事实上也没有那么简单,就像上面说的,中专数学和高中数学的广度和宽度是不一样的,要掌握的重点也是不一样的,一个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一个更注重应用。那些专研高中教材专为高中生补差的老师未必适应教你的数学。
那么跟不上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很多人也许根本就懒得中本贯通的具体政策,觉得考上中本就是本科稳了,哪有那么好的事呢,中本学校也是要考察合格率的,首先不合格必定要被淘汰,而即便全员合格,一些学校本身也有大约10%-30%的淘汰率。

听上来是不是很可怕,这不就是很多大厂在进行的末位淘汰制嘛,小小年纪就要经受如此残酷的淘汰赛!而这些不能升入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出路则比高中学校的学生窄多了,也许只能参加成人高考了。
而一些好点的高中,尾部市重以上的高中都已经有100%的本科率了,他们才没有什么末位淘汰,每个人都有参加高考的权利。考不上985、211还有很多公办本科等你挑,再不行还有民办本科和大专,再惨也总有个着落。
当然,很多家长认为就算自家娃躺平了,也不至于落到这副境地,对于中专里面的课程还是有信心的。
且不说这种信心是否合理客观,既然有这种信心,又何至于不敢拼一下重点高中呢?
回过头来继续说中本,即便中专阶段的课程你都啃下了,顺利进入本科院校了,别以为就此可以高枕无忧了。事实上你的挑战还没有结束。
这就要提到高中阶段和中专阶段对各门基础课掌握的熟练程度了,虽然在教材难度上中专教材未必比高中教材容易,但在掌握要求上确实是有区别的,高中生往往掌握得更牢固更扎实,这种扎实到在本科阶段就能发挥出一定优势了,换言之,中专阶段的弱势就会出现了。

很多顺利进阶到本科阶段的中本生到了大学苦不堪言,他们自认为在中专阶段并没有荒废学业并没有躺平,但进入大学却还是感觉无比艰难,甚至一上来就挂科。
要知道,挂科本就是大学里常有的事,即便你是从高中三年捶打出来的,一不留神也照样会挂科,更何况那三年学得不那么扎实的中本生呢,但你这时候哭却有点来不及了,除非你放下面子再去跟高中生一起参加补课,重新把欠缺的知识再狠狠地补一番,这种滋味是不是要比直接上高中更难受?
所以,千万别觉得选择中本贯通就可以轻松躺平了,不存在的,甚至会比老老实实上三年高中更令人崩溃,因为捷径只有一小段,最终还是要经受大学院校的无差别考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