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买到单位、公司附近,才发现,通勤方便是谎言!

成廉聊房产 2024-02-13 20:01:03

生活中,不少年轻人买房,都特别喜欢比照着上班工作地和单位附近,但实际上,这样的决策依据并不科学。

虽然,产城融合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自从有了轨道交通之后,产城融合的形式,就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城区、一个版块那么一小块地域了,地铁、轻轨带来的地段平权,也能让郊外的居住区,在20~30分钟之内快速融入到市中心的商业板块。

买房,如果买在上班的工作地或单位附近,以下这些弊端是难以避免的:

1、房子若无地铁站、商圈等配套加持,一旦工作的地点搬迁(特别是学校、医院、机关等行政事业单位,很容易因为城市规划而搬迁到其他地段)或者跳槽换单位,那这套房子带来的居住便利,可以说荡然无存;

2、房子如果买在单位附近,很容易成为老板或领导考虑加班、处理紧急事务人选的第一梯队,有可能在周末都还会接到到单位来一趟的紧急电话,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些都是居住在单位或公司附近的隐藏陷阱;

3、住在离单位太近的房子里,虽然不用受通勤的苦,但每天两点一线,生活也会比较单调,有一种机械化的工具人体验,上班就是单位,下班就是家,错过许多沿途的机会、人缘或风景,可能丧失掉对整个城市的探索欲和开发欲。

对于通勤距离有顾虑的买房人而言,不把单位坐标地段代入到买房的决策依据,反而能够从根源上解决通勤的问题,买房就应该遵循买房的逻辑,比如买在地铁站甚至换乘站附近,四通八达,想到城区的任何一个关键节点,都可以通过地铁通达。

如果单位所处的板块没有地铁,那不是因为你买的地铁房错误,那是因为你所在的单位或公司,业绩不够好,还租不起地铁写字楼的问题,这样的公司能经营到哪天都不一定,或者以后还会搬去更偏僻的办公地址,也不一定。

所以,与其把买房这么重要的财务决策,绑定在一个不值当而且随时可能发生变动的公司上,换一家在拥有地铁站配套的写字楼里办公的公司,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了通勤的问题。

因此,我们主张,买房的底层思路,还是得回到买房的逻辑体系来,地段、交通、配套和产品力,每一个都是分量很高的权重,而那些附加的资源,比如学区房、比如离公司通勤距离等,都必须是满足了买房基本逻辑之后,锦上添花的事项,有它们更好,没它们也无所谓。

因为这些锦上添花的事项,都充满着太大的不确定性,未来发生变化的概率是很高的,与不动产的“不动价值”属性,有着天然的相斥。

不动产之所以叫做不动产,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它一旦发生了(位置)变动,那么其价值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不动产的估值和定价逻辑,根源还是在于位置,也就是大佬所说的“地段、地段,还有地段”。

-1 阅读:3428
评论列表
  • 2024-02-19 09:17

    十分钟和一小时的区别幸福感差很大

  • 2024-02-24 20:57

    我走路5分钟上班

  • 2024-02-26 11:31

    租房就好了,单位在哪房子在哪。

  • 2024-03-06 11:55

    一手卖不掉又来忽悠

成廉聊房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