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日本,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金泽,招牌打的都是北陆海鲜,而到了富山县,引以为傲的必是本地海鲜,鱼虾蟹产地都冠以“富山”二字——富山湾是一个天赐的渔场,海面有对马暖流,海底是深幽峡谷,还有北阿尔卑斯山流下的纯净水,水产丰饶又优越。

相比顶着“小京都”光环的金泽,我更喜欢富山,小城安静又淡然,关键是能吃上饭!

在金泽,就连路边小店都要提前预约,不会讲日语的游客多被拒之门外,富山的餐厅对游客则很友好,我们随兴到访一家寿司,一推门,主厨像招财猫一样招手:请进请进!相比金泽的惨痛经历,简直叫人受宠若惊。

招呼我们的木村师傅,来头可不小,他的老店曾经拿下米其林一星,后来开了这家新店,做得更加亲民,无需熟客预约,没有预订困难,都不用正襟危坐,店里连椅子都没有,客人站在吧台前斜靠一个高脚垫就开吃。

师傅先跟我们讲英语,知道我们是中国人,又炫了几句中文,聊到我们从上海来,脱口而出:谢谢侬!看来上海富山之间的直飞航班帮店里带来不少生意。

下单10寿司贯,师傅就排开了食材,又选了本地名酒,纯米很甘冽,吟酿更精醇。

开场两贯就是惊人的对比,甜虾柔润鲜甜而白虾轻盈淡雅,白虾是富山名物,这次来吃了好几家,此地最佳。


冬天来富山还有一大口福,就是鰤鱼,只在11月到2月期间捕捞,所以也叫“寒鰤鱼”,眼下是最好的时候,略微火炙,表面微焦,油脂消融,腴美至极。


过渡梅子茶碗蒸缓一缓,迅捷继续,北海道喷火湾的金枪鱼,看似中腹,肥似大腹,又不油腻,鲜美而无铁锈味。

因为聊得开心而忘记名字的一贯鱼,鱼味也浓,舍利越光米,大粒饱满,赤醋色深,但并未太咸酸,芥末下手挺重,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渔获的真味。


跟着师傅乐呵呵呈上本地著名的车站便当:鳟鱼寿司,樱花鳟鱼和醋饭裹上竹叶压制而成,米粒紧致而鱼有了熟成后的浓味。

一盅味噌汤停顿之后迎来鱿鱼,甘甜油润,烤鲭鱼一般会显干柴,这里则完全没有,火候调味都细致。


最终一击来自蟹腿肉,看起来细而修长,没想到一入口就爆开,蟹柳绽放!

师傅捏寿司手速超快,可没江户前那么多讲究,主打质朴的乡土气息,轻松愉快的感觉叫人回忆起丰州市场的大和寿司。

这大概是我们吃过最高效的寿司,半个钟头就埋单走人,尚有时间找家居酒屋度过良夜。

散步到车站前的街市,选了家本地人排队的小店,等位的时间刚好消化一下。


约莫三刻钟后落座,我看身边大多数食客点份招牌的海鲜饭就很满足的样子,我们自然是不肯放过任何一个吃海鲜的机会,刺身权当酒肴。


富山的水好米也好,清酒自然好,满满一页本地酒,一律卖六百块一合,我们像老鼠跌进了米缸,靠着仅识的几个汉字,把看着顺眼的酒都点了一轮。

这里的侍酒遵循日本传统,一合倒满溢,以示诚意,酒液表面张力,亮晶晶的喜人。

店内张贴告示:由于捕捞受影响,白虾临时涨价,不介意,我们再试一次,果然虾肉略出水,口感较松散。

不过这里的喉黑是一大惊喜,这款高贵的红鱼通常以肥美见长,这里的则独显细嫩,鱼味浓丽肉质脆,宛如海中珊瑚。

吃完剩个鱼头,大眼睛楚楚可怜,我舍不得,问服务生能不能帮我们炸一炸下酒?小伙子连连摆手。

鰤鱼刚刚炙过,这里吃全生,洁白的脂肪细密分布在粉红的肉里,鱼腹鱼背风味又略微不同,甘爽中有一丝回酸,像在吃海里的和牛。

不知名的海螺,肉头厚弹,用浓浓的酒糟渍过,酒喝欢了加多油炸海鲜,扇贝、虾和鰤鱼再吃一轮热乎的,配冰啤酒不要太爽。




富山一夜,从寿司名店吃到街边小店,皆是顶级的鱼虾蟹,城里还有美味的白虾,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