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被压迫阶级的解放意味着新社会的建立,但屠龙者会不会变成龙

石中毛 2025-03-18 09:44:47

被压迫阶级的存在就是每一个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社会的必要条件。因此,被压迫阶级的解放必然意味新社会的建立。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马恩选集》.第一卷.)

被压迫阶级解放,意味着新社会的建立;因为“解放”,是指被压迫阶级翻身,成了社会的主人,所以“解放”了。

从人类历史看来,被压迫阶级主要为奴隶、农民、工人。奴隶社会,奴隶主压迫奴隶;奴隶解放后,就出现了一个新社会: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是地主压迫农民,但在现代社会,地主仍然存在,或者转化为农业资本家了。

包括农业资本家在内的各类资本家,压迫工人、农民。工人、农民什么时候解放?那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但是,共产主义社会又太遥远了。出路与方法,只能是“渐进”,逐步改善工农的处境,慢慢的保障维护工农的权益。如果用暴力革命实现这一进程,也没有什么意义,还得死很多人,社会动荡、经济衰退。而且,革命胜利后的新政府,过了三五年,就和旧政府也差不了多少。所以,渐进、缓进,才是最有效的好方法。

“被压迫”,这种现象是社会的客观存在。但是,压迫者否定这种现象的存在;他们说,生活的很幸福、没有什么不好、这么好的社会······猫,是感受不到老鼠的痛苦的。施暴者,施加给人民暴行,自己觉得很痛快、恨快乐;但是,被压迫的民众,只有痛入骨髓的痛苦。当然,压迫者不会感到这有什么不好。

事情就是这样:压迫者压迫人民,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总有的人,看不惯这种行为,去“路见不平”;反映在文化思想领域,就是有的知识分子“看不惯”这些,就著书立说,像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很主要的一个动因就是马克思看到社会的不公平、丑陋、欺压人民,所以论述出被压迫者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

一眼望去,一切事物都似乎镀上了金,一片金碧辉煌,“人民生活无比幸福”,并要求对此进行歌颂。但细心观察一下那些阴暗的角落,被害者的鲜血与泪水,才恍然大悟:这世上有个“被压迫阶级”。而且,哪一天“刽刀”落到了我们自己的头上,才明白:需要对社会进行变革、进步。

只要是处于“阶级社会”,就必然有个“被压迫阶级”;除非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都是“阶级社会”。而在无论何种“阶级社会”,工农永远、往往是被压迫阶级。

工农阶级怎样解放自己?首先,是政治上的解放,工农能在政治上有一席之地。其次,是经济上的解放,工农群众的收入能提高、足够高。再就是,人格上的解放,工农群众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不是被人瞧不起、贬低。只要实现这三点,工农被压迫阶级,就基本上“解放”了。

就算工农被压迫阶级解放了,但是事情往往是曲折的,有时还会倒退、复辟。比如,工农阶级组成政党,进行革命,夺取政权。但是,慢慢地,革命者成了统治者,堕落了、腐化了,最后成了资产阶级性质,代表资本家的利益,此时,社会里的工农阶级,又沦落为“被压迫阶级”,一切“照旧”,革命的意义也没有了,革命被资产阶级利用了。

这时,有的人士提出再发动一场革命;然而,这样做,没有什么意义。就算又一场的革命成功了,一开始还可以,用不了三五年,还是“外甥打灯笼”,但革命运动中被杀的人,却永远死去了。所以,还是一步一步保障工农权益比较好。

2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