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向医生的刀,最终刺伤的是患者!我们拿什么保护医生?

妙菱看健康 2024-07-24 04:40:27

7月19日,“温医大附一院发生伤医事件”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7月20日凌晨,此事件的主人公李晟医生因伤势过重离世。7月22日,李晟医生被追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这起恶性伤医事件持续发酵,中国医师协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卫生健康委陆续发声,强烈谴责暴力伤医等违法犯罪行为。不少公众人物也对此事发声,比如知名歌手张韶涵在演唱会上缅怀了李晟医生,“北京眼科医生陶勇”就此事发博……

缅怀逝者,正视严峻现实

逝者已去,很多人在缅怀李晟医生的同时不禁发出疑问,李晟医生的遭遇并非是第一起恶性伤医事件,为何恶性伤医事件屡屡发生?医患矛盾又为何持续升级?

还记得2020年1月2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吗?当事人眼科主任陶勇医生虽然侥幸脱离生命危险,但他的右手再也不能拿起手术刀了

作为伤医事件的“幸运儿”,在受伤的第50天,陶勇医生写下这样一句话:希望伤医事件到我这里画上句号!

然而,事与愿违,伤医事件仍在不断发生。“陶勇事件”后,武汉儿童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医院也陆续出现伤医事件。

李晟医生出事后,陶勇医生写道:“我深知只有为医生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才能让前赴后继穿上白大褂的这群人,全心投入到治病救人中,构建互信的生命屏障。每一个愿意选择医学作为职业的人,都是有情怀的,这份善良的初衷和坚定的选择,应该得到全社会的保护。”

的确,在陶勇医生这番深刻而触动人心的言辞之后,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严峻的现实:医生,这个在生死边缘默默守护生命的职业群体,他们的生命安全却无人保障。他们的每一次挺身而出,都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然而,频发的恶性伤医事件却如同乌云,笼罩在这片本应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如何拨开乌云,重拾医患之间的信任,是全社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位医生的发声,警醒全社会

作为医疗战线上的一员,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沈玉芹医生分享了她对此事的看法与思考。

从李晟医生事件看医患关系的危机与希望

引言

在现代社会,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李晟医生的悲剧不仅是一个个体事件,更是医患关系危机的缩影。希望通过李晟医生的案例,深入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成因以及可能的解决之道。

一、悲剧的再度上演

李晟医生的去世,不仅是医学界的巨大损失,更是对社会道德的一次沉重打击。他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曾挽救了无数生命,却未能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在手术室外,他的家人和朋友几度无法接受这一噩耗,他们眼中的李晟医生,总是以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最高准则,不惜牺牲个人的时间和健康。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备受尊敬的医生,最终却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这无疑是再一次对所有医务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二、类似悲剧的重演

类似李晟医生的悲剧并非个案。在过去的几年中,多起医患冲突事件频发,每一次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这些事件背后,反映出医患之间的信任缺失,以及社会对于医疗行业的误解和偏见。每一次悲剧的发生,都是对医患关系脆弱的一次暴露,也是对社会良知的一次考验。

三、社会戾气的根源

社会戾气的根源复杂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医疗费用的高昂、医疗信息的不透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患者在面对疾病时感到无助和绝望,继而将这种情绪转嫁到了医生身上。同时,部分媒体对于医患冲突的片面报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戾气。

四、医生的无奈与困境

医生作为医疗行业的主体,他们面临的困境远不止经济压力那么简单。长时间的工作、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患者家属的不理解,这些都是医生们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他们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也渴望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然而,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所愿,医生们在坚守职业道德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挑战。

五、问题的本质与出路

医患关系问题的本质,在于医疗体系的不完善和社会价值观的偏差。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包括但不限于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医疗信息的公开透明等。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包括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培养尊重生命的社会风气等。

结语

李晟医生的悲剧,是一个警醒,也是一个契机。它提醒我们,医患关系的和谐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尊重医生,理解患者,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医疗环境!

整顿迫在眉睫,全社会应积极行动

据网友爆料,李晟医生的女儿是一位医学生,今年9月份即将攻读研究生一年级。面对父亲的不幸离世,她是否对医学仍有敬仰?未来,她是否还愿意成为一名医生?

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如果放任医患矛盾继续发展,医学生不再想当医生,那么捅向医生的刀,最终会刺伤患者!

正如沈玉芹医生所说,医患关系的和谐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

一、加强法制教育与惩戒力度

加大对暴力伤医行为的法律制裁力度,让施暴者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同时,加强公众的法律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医护人员职业尊严和生命安全的尊重意识。

二、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升服务质量

医患矛盾的根源之一在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是缓解医患矛盾的关键。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减轻大医院的接诊压力。同时,推动医院内部管理改革,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医护人员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态度。

三、推广医院安检工作

目前,医院安检工作逐步落地,但仍有很多医院存在无安检或安检不严等情况。各大医院应尽快建立安检系统,为医生提供安全的诊疗环境,尽可能减少患者及家属携带危险品就医的情况发生。

四、弘扬正能量,加强医患情感纽带

媒体应发挥积极作用,客观报道医疗事件,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医患关系,减少误解和偏见。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医护人员的正面形象,通过宣传优秀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激发公众对医疗行业的认同感和尊重。

五、加强医患沟通,增进理解信任

有效的沟通是化解矛盾、增进理解的桥梁。医疗机构应建立更加完善的医患沟通机制,鼓励医护人员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耐心解答疑问,及时回应关切,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愿未来的医学道路上,能够少一些悲剧,多一些理解与尊重。

尊重与理解、爱与和平,会在相互交织中促进和滋养医患关系……

供稿医生丨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 沈玉芹

编辑丨冯熙雯

审核丨卢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