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经典推荐——2024年11月第3期

晓枫的灵萱 2024-11-23 05:26:45

一、《投奔怒海》(1982)

导演:许鞍华

国别:中国香港

个人评分:7.5

本片以极具勇气的创作态度和深刻严肃的主题表达,成为香港新浪潮电影风潮中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品。电影以日本左派记者芥川以国际友人的身份在越南新经济特区的采访过程为叙事主线,讲述了他摆脱政府的蒙蔽,结识当地居民琴娘一家人,并亲眼目睹和经历越南人民饱受专制统治与残酷压迫的过程。通过对越南普通人民在残暴的强权蹂虐下和南北对抗的余波中凄惨生活现状的真实呈现,以及琴娘一家人的悲剧遭遇,影片表达出了强烈的政治批判与家国情怀。

本片被誉为许鞍华导演生涯的巅峰之作,由于电影拍摄的时地点在海南岛,当时中、港、台两岸三地尚未开始频繁的文化与经济交流,影片涉及的政治、意识形态和东亚国家社会面貌等内容又极度敏感,加上台湾当局不允许任何艺人到内地拍戏和取景,因此所有参与本片拍摄的人员,除许鞍华之外都被迫使用了假名。尽管影片拍摄的是越南在南北统一后的社会风貌,但作为处于殖民地身份的香港与尚未完成统一大业的内地与台湾,本片的政治隐喻与文化指代的意味自然不难理解。影片在香港取得了1500万港元的佳绩,并被内地列为禁片。

二、《送我上青云》(2019年)

导演:腾丛丛

国别:中国

个人评分:6

这部为数不多的中国内地女性主义题材作品,讲述了性格独立的高学历女记者盛男,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后,为筹集30万元的手术费用,所进行的一次工作旅程。在这次旅程中,盛男所追求的不仅仅是30万的手术费用,同时还为了满足自己的爱欲与感悟生命存在的意义……

片中的男性形象——盛男父亲、李总……其身上都带有中国传统影响下鲜明的男权烙印,而女性角色——无论是在男权传统影响下早早失去自己、一生成为男性附属的盛男母亲,还是坚持独立自己、在男权社会中举步维艰的盛男,都在呈现出女性在当下社会生活和大众意识中所遭遇的不平等与歧视。

为女性群体的弱势地位发声,和对男权传统以及当下唯地位、财富为准则的价值评判标准的批判,是本片企图表达的核心主题。但影片的不足之处在于导演的才华似乎无法匹配她的艺术野心,标签化的角色塑造与功能性的情节设计,以及中规中矩的电影语言表达,使电影难以被称为一部佳作。

三、《第一类型危险》(1980年)

导演:徐克

国别:中国香港

个人评分:8

徐克用天马行空的创意,巧妙地通过一系列偶然事件,将三位性格顽劣、自制炸弹到处闯祸的青年男生,脾气暴躁的警察与性格执拗的兄妹两人,以及香港的黑帮势力与境外恐怖分子串联在一起。向观众讲述了一个极为惊悚、疯狂与血腥的惨烈悲剧。在这起悲剧中,香港社会中所无外不在的戾气、年轻一代的冲动与疯狂、行政机器的简单粗暴与黑帮恐怖分子的狠毒与血腥,都令观众感觉到入木三分、不寒而栗。

在香港新浪潮中涌现出的本片作品,或许可以被称之为香港版的《青春残酷物语》。影片在剧本设计、镜头语言和主题表达等各个方面都有令人惊喜的可圈可点之处。电影的整个故事结构虽然看似荒诞夸张但却毫不突兀和缺乏真实感;在视听效果方面,导演用极具才华与风格化的摄像机位与剪辑,制造出了极为紧张与令人窒息的环境气氛;而在主题表达方面,影片则通过片中人物的悲剧经历,逼真地折射出香港作为一个殖民地城市,民众内心深处的惶恐与空虚与整个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这部内容无比黑暗的电影,表面上是一部惊悚、犯罪题材类型片,其内在却是作为殖民地的香港,所发出的充满愤怒和悲戚的一声嘶吼。

四、《滚滚红尘》(1990年)

导演:严浩

国别:中国香港

个人评分:7

民国时期,热爱文学的富家女沈韶华因自己的恋情被封建、专制的父亲所粗暴扼杀,一度选择用自杀来反抗。在父亲死后,沈韶华毅然脱离原生家庭住在公寓中依靠写作为生。抗战期间,她与在文学上有着共同语言的章能才一见倾心并成为恋人,全然不顾对方是在为日本人做事的汉奸身份。

​时局动荡之下两人被迫分手,当韶华历尽苦难找到章能才时,却发现对方已另有新欢。解放前夕,韶华将自己去台湾的船票送给了章能才,而自己留在了大陆。数十年后,已是暮年的章能才回到大陆寻找昔时恋人,才得知韶华早已在十年动乱期间去世……

在这部美轮美奂、撩人心弦的凄美爱情悲歌中,风华绝代的林青霞与英俊中带着几分阴郁气质的秦汉,再一次向观众呈现了一对令人潸然泪下、唏嘘不已的银幕情侣形象。整部影片那优美典雅的画风,既像一曲沁人心扉的悠扬旋律,又如一首浪漫委婉的动人诗歌,长久地流淌在观众的心间。电影唯一的小小遗憾,或许在于影片所呈现的那个中国长达数十年的苦难年代,我们只看到了爱情的浪漫温婉,却浑然不见众生的血泪与凄惨。

五、《似水流年》(1984)

导演:严浩

国别:中国香港

个人评分:8

年少时跟随父亲举家搬到香港定居的姗姗,为祖母奔丧回到阔别多年的潮汕家乡。再次见到青梅竹马的好友孝松,他已与儿时的旧友阿珍成为夫妻并生有一个女儿。在家乡居住期间,三人重逢后各自内心细微暧昧的感情纠葛;姗姗内心那浓郁的乡愁与因多年生活环境的差异而与家乡所产生的隔膜与疏离;改革开户初期的内地与作为多年殖民地、经济发展多年,即将回归的香港之间的牵绊与缠绕……在导演唯美、沉静的镜头语言下,化为一首散发出淡淡愁绪的动人诗歌,镌映在每位观众的心间。

影片的感人之处,在于导演非常介意戏剧性的情节与角色强烈的情绪波动,而是以一种平静、含蓄的态度,在烟灰色的基调之下,将人物细腻、复杂的情感;内地和香港因文化、政治制度、经济环境的不同而存在的巨大差异;游子即将归乡时(即指珊珊,当时也暗比喻即将97回归的香港)内心的惶恐与忐忑……蕴藏在朴素舒缓、沉静内敛的生活流之中。

六、《浮城大享》(2012年)

导演:严浩

国别:中国香港

个人评分:6

影片的时间线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延续到九十年代末期的近五十年间,讲述了出身香港贫困渔民家庭的养子布华泉,在香港几十年沧海桑田的时代变迁中,依靠机遇、运气与自己的努力,冲破狭小窘迫渔船的桎梏,在英国香港东印度公司里从低层员工一路披荆斩棘当上公司高管,并最终成为一代香港传奇的经历。影片将中英84谈判、97香港回归等重要历史事件与主角布华泉个人的成长和命运结合在一起,企图打造出一部呈现香港社会变迁与历史厚重感的史诗作品。

电影唯美、典雅的画风延续了严浩作品的一贯风格,画面构图与场景调度也极为精致和考究。但大量摄像机怼脸直拍的大特写镜头,密集的依靠背景音乐烘托的煽情段落,缺乏连续性和过渡感的剧情设计,以及华丽单调而缺乏真实感的镜头语言……相较严浩的那些经典前作,本部作品的整体观感似乎显得娇情有余而深度不足。

七、《人在纽约》(1989年)

导演:关锦鹏

国别:中国香港

个人评分:7

影片以细腻的笔触与写实的风格,描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三个分别来自中国两岸三地的女性在美国纽约的生活际遇与各自努力追求人生目标的经历。来自内地的赵红因与美籍华人汤姆斯结婚而来到美国生活,她希望将母亲也接到美国的想法却得不到丈夫的理解;跟随父亲从小从香港移民到纽约的李凤娇精明能干、擅长经商,但在精神上却感觉到孤单;来自台湾的黄雄屏则热爱艺术,在纽约的十多年间他一直努力得到美国艺术界的认可成就自己的演员理想。当三位中国女性偶然在一次婚礼上结识后,她们三人间建立起了既有文化认同感却又存在诸多摩擦的复杂关系。

本片在影像风格上充满一种带有现实主义的诗意氛围,而在内容呈现与主题表达上也丰富而饱满。在三位角色带有中华文化同源性的基础之下,由于近代中国政治、历史的原因和西方文明的介入与影响,两岸三地间不同的经济和文化环境又造成了彼此之间的隔膜与冲突。三人在美国的处境又与当时中国在由西方所主导的世界格局中的处境所契合,而以女性为主体所进行的艺术表达在那个男权横行的年代则更加显得珍贵与前卫。

0 阅读:2

晓枫的灵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