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的家庭中,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是沉迷于网络的,无论是网络游戏还是网上聊天,或者是看网络视频。这些孩子既有被诊断为抑郁症的,也有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既有小学生,也有大学生。很多家长很困惑:孩子为什么会沉迷于网络之中?游戏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以至于不上学,不工作,不吃饭,不睡觉?对于沉迷于网络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云尔老师
这里涉及到几个心理学名词:去抑制性,社会线索,人格面具,本相和装相。
去抑制性是说在互联网的互动中,缺乏各种社会线索的制约,比方说,人们可以不考虑自己和对方的身份地位,性别外貌,以及表情、语气、心情等社会线索。因此人们表现出更少的社会制约。也就是说网络场景比现实场景更加简化,从而导致了网络行为去抑制化。
人都是希望不被抑制、不被束缚。为了防止个人的需求对他人利益造成侵害,人要接受教育,礼仪,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和道德规则。
当然,有些人会破坏道德和法律,这些人被人们称为“道德败坏”和“犯罪分子”。法律法规和道德文化对绝大部分人都有约束力。但有些社会线索,例如:地位、经济条件、容貌、性格习惯等等会对一部分人有约束力,而互联网在这方面就要淡化很多,甚至可以忽略掉。比方说,和你一起打网络游戏的人只是玩在一起,至于他学习是否比你好,穿的是否比你好,长得是否漂亮,是男是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和你一起玩游戏。
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一个心理学名词:人格面具。意思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带着一张面具生活,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遮掩真实的自己以寻求一种自我保护。网络的虚拟性给我们最大程度上的安全,没有人会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因此,网络就给了很多人面具的作用,因为空间距离因素,在网上交流互动就会给人更安全的感觉。
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人与人的互动交流,这就是人际交流,随着交流媒介的不断发展,人际交流经历了面对面交流、延时交流和网络交流三种形态。
面对面交流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形式。随着距离和时间的延长,最初出现书信的交流形式和第三者传达信息的形式,这都属于延时交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电话交流和互联网交流。
互联网交流带来面对面交流所不具备的社会线索。甚至对于有些人来说互联网交流中某些社会线索的消失不但不会影响正常的人际交流,反而更加有利于人际交流的展开。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有人认为网上交流由于很多社会线索的消失并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最早在1986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社会学家史普劳尔(Sproul)和人机交互专家可勒(Kieler) 提出互联网“社会环境线索缺乏假设”(lack of social context cues),认为互联网交流缺乏很多社会环境线索。另两位美国信息技术专家库尔兰(Culnan) 和马库斯(Markus)1987年就提出了“互联网社会线索过滤论”(cues filtered out theory),认为基于互联网的交流消除了很多面对面交流中的必要因素,比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两人间距、环境作用等,将对话置于所谓的“社会真空”( social vacuum)中,这会给交流者造成误判成为一些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的根源。
网络能提供的“社会线索”大大减少,很多信息无法获知,双方接受到的信息都不全面。这一方面增加了交流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种“社会线索”的缺失给交流双方打开了想象的空间,从而更加促进了交流的展开。在网络上和陌生人的交流中这种想象往往是美化了的,是将自己的理想要求投射于对方的基本个人资料之上产生的。同时,交流双方在交流中都在努力塑造“理想化的自我”。这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理想化的自我”与“想象中的理想化的交流对象”进行交流传播。
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提出了两个名词:“本相”(being)与“装相”(seeming),本相就是真实的自己,装相就是虚假的自己。人们在交往中所展示给别人的自己,含有不同程度的本相和假相。人们在交往中都不可避免的多多少少进行“装相”,而这种装相在网络中是很容易实现的,因为网络的社会线索极大缺失,这样就给塑造理想化的自我创造了条件。这种理想化的交流的过程是超现实的,但是能够较好地形成理想化的、亲密的人际关系,能够较好地满足交流双方情感体验、情感宣泄的需求,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也因此让某些爱慕虚荣的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对于沉迷网络的孩子应该采取什么办法?之前的视频中我专门讲过,按照网络游戏控制专家玛丽·斯温格尔(Mary K.Swingle)的说法,必须想尽各种方法控制他的上网行为和上网时间,详细的做法请参考我前面的视频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