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1979年的“战斗英雄”,回家乡当农民,退伍时大尉军衔

南疆历史奇谈 2024-02-08 12:51:34

1976年,20岁的泰族年轻人黄明方参军入伍,在莱州省军事指挥部所属步兵第741团第64营第5连第2排服役(这是隶属于省军事指挥部的地方部队)。1979年2月17日早晨,边境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凭借兵力上的优势,从多个方向沿多条道路,同时向越南北部边境的六个省份(从最西的莱州省至最东的广宁省)发起了进攻。

第64营驻扎在第33边防哨所附近的边境口岸巴南棍(莱州省封土县马利铺乡)。这是1979年莱州北部边境前线战斗最激烈的地点。第64营驻扎在800高地,其中第5连第2排是营的前沿分队,他们的阵地距离边境线仅仅1公里左右。连队指导员何文侃提醒大家说:“中国军队有可能在夜间发起进攻。”

“2月16日晚上的前半夜,我担任值班,换班之后,回到地堡里,但怎么都睡不着。2月17日凌晨4时,当我听到枪声时,吓得坐了起来。这个时候,中国军队袭击了我们的阵地。排长黄文化(来自安沛省)很快在战斗中阵亡了,我当时是副班长,负责一个60迫击炮组,随即接替排长指挥,“黄明方说。他顽强地指挥整个第2排战斗,消灭了许多中国士兵,打退了他们的6次冲击,自己发射了60枚迫击炮弹,消灭了70多人。

黄明方回忆:“2月17日,第64营的防御阵地被全部突破,因为中国军队使用了非常有效的战术。他们趁着黑夜的掩护,穿过树林和小溪,包围了各个阵地,包括后方的补给区。到了早上,他们开始行动,在第64营的前方和后方同时发动攻击。我们的士兵阵亡了很多。突然,我听到空气中传来嘎吱嘎吱的声音,赶忙往下蹲。一块弹片飞过我的头顶,烧焦了1片头发。我晕倒在地,醒来后发现自己还活着。但是我的部队完全被包围了,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2月18日凌晨5时,黄明方观察到战场上异乎寻常的平静,判断中国军队有可能改变打法,因而始终保持着警惕。当时雾气很浓,中国军队的突击队员利用大雾作为掩护,在草丛中爬行,隐蔽地向目标靠近,打算出其不意地发动袭击。他发现了隐蔽接近的中国军队,大声呼喊战友们投入战斗,击退了中国军队的进攻。

上午8时,中国军队重整旗鼓,进攻势头十分猛烈。黄明方仍然记得自己被中国军队包围的那一刻:“他们的兵力数以千计,冲过溪流突入我们的阵地。我拿着我的AK自动步枪连续射击,打到枪管都发红了。战壕最初的深度能够达到人们的脖子,但是被炮弹像犁地一样反复轰炸之后,深度就只能和膝盖齐平了。我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鲜血染红了每一寸泥土。我战斗的位置有6个人,除了我之外,2人受伤,3人死亡。这个地方完全处于中国军队的围攻之下。我冷静地和2名受伤的士兵决心战斗到底。

火箭筒手阵亡了,我放下AK,拿起了火箭筒。这种40火箭筒,射手在正常的情况下,发射3发火箭弹就会明显感到耳鸣,但是那一天,中国军队的兵力难以想象的众多。一个班倒下了,另一个班又冲上来,我不得不用6发40火箭弹进行反击,以打退中国军队新的攻击。我的耳膜被震破,流着血,什么也听不到,只看到炮击后飞起的碎石和泥土。

我一个人在战壕里跑来跑去,变换不同的射击位置,使用不同的武器开火,这种带有欺骗性的打法非常成功,它使得中国军队误以为我这边有很多兵力。我还用凉盔和衬衫做成假人,对方以为他们是真人,于是朝他们开火。”

经过2天的残酷战斗,他们3人饱受饥饿和缺水的折磨,再加上恶劣的天气,2名受伤的士兵因为失血过多而陷入危急状态。就在这个时候,黄明方收到了上级发出的撤退信号,他想办法突围,并且要把2名战友带出去。

“面对激烈残酷的战斗,我没有考虑自己的生死,只希望能把2名战友安全带回后方。我等到夜幕降临,打出了最后一发40火箭弹,然后和2名战友沿着一条秘密小路撤退。我们在夜色中摸索,尽量不发出声音,靠吃木薯和野果对抗饥饿。”

到了南拿河岸边,他用香蕉树干做成木筏,把2名战友放在上面,自己站在水里推行。他们一行3人迷路了,直到第5天才找到部队,这让大家都感到惊讶,因为每个人都认为第2排已经全军覆没了。

1979年12月20日,黄明方被越南国会授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1998年,黄明方以大尉军衔退出现役,回乡务农。

点评:从军事学的专业角度来看,越方关于黄明方的材料中,体现了越军和我军各十分突出的一个作战特点。

越军方面,黄明方在阵地里机动,使用多种武器射击,体现了越军人少武器多,一兵多用的作战特点。越军强调在防御战斗中主要使用火力杀伤和迟滞对方,一般不以兵力实施出击或者反击,并且强调要“一兵多用”,一人能使用多种火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期间,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越军防御阵地内,各种火器配置较多而兵力较少。我军曾经在越军一个步兵班的防御阵地内,缴获冲锋枪4支、轻机枪3挺、重机枪1挺、火箭筒4具、60迫击炮1门和大批弹药,除去冲锋枪之外,武器装备相当于一个加强排。

我军方面,利用越军防御间隙,夜晚实施包围,凌晨发起攻击,2月17日当天即全面突破第64营的防御,体现了我军广泛实施战术穿插的作战特点。在热带山岳丛林地作战,由于山高坡陡,沟深谷窄,林草茂密,雾大雨多,能见度差,加上越军部署受地形分割,防御间隙大,侧翼暴露,正好为我军实施穿插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部队通过穿插进入敌后,就可以制裂敌之防御,截断敌之退路,以配合正面主攻部队全歼守敌。在自卫还击的战场上,我军成功地实施了穿插战术,打了不少漂亮歼灭战。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

1 阅读: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