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价格过亿,美国自己研制的无人机,自己都买不起了

墨书聊天 2023-11-01 01:32:01

RQ-4“全球鹰”

RQ-4“全球鹰”无人机刚推出来的时候是1998年,那时候前苏联倒了没多久、俄罗斯还没有缓过劲来,另一个大国还撅着腚在河里摸石头,美军一家独大、嚣张的气焰如日中天,“全球打击”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在这种背景下,美军把刚刚诞生的RQ-4命名为“全球鹰”,除了RQ-4本身的超远航程和超长续航时间以外,也非常清晰的寓意着RQ-4是美国全球打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飞起来还真有点鹰的感觉

全球鹰在无人机里算是大块头,机长13.5米、翼展35.4米,和早前的高空侦察机U-2比较接近,相比之下全球鹰的翼展更长而机身更短。超长的翼展也正是全球鹰大航程的来源之一,但比起U-2不到6000公里的航程,全球鹰的官方航程数据是22800公里,还是有点让人吃惊,也难怪被冠以“全球鹰”之名。墨林的印象里有人机好像还没有能飞这么远的,至少批产的没有,更不要提像全球鹰这种体形。这货真的飞过从美国直达澳大利亚中途不带停。

这货真的飞过从美国直达澳大利亚中途不带停

RQ这两个字母,表示的就是侦察无人机,侦察机性能好不好的一个指标,就是一次出动能侦察多大地域的面积,全球鹰在这点上也不含糊:一架全球鹰一次出动可以侦察1000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天能把韩国看个遍,主要原因当然是韩国太小,另外更要得益于和航程一样惊人的续航时间,以及机上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和红外/光电等侦照设备。除了范围广,精度也不差,全球鹰的相机能够在 20000米高空识别地面上直径30 厘米大小的物体。由于任务性质接近,全球鹰的很多探测设备有的直接来自后期改进型U-2,有的则是进一步改进型。

机头下方就是红外/光电组件

全球鹰机身粗壮、又顶着个大脑袋,看起来有点呆头呆脑,但机翼展弦比高达33.7,超过了早前的U-2,因此提供了较高的升阻比,本身也就适合高空长航时飞行,当然能把机翼做得这么细长,复合材料功不可没。V形尾翼一方面减少了总浸润面积进而减少了粘滞阻力,同时还对尾喷口形成了遮挡,从而减弱了对外散射的红外信号,也有一定的隐身作用,这几乎是现在大型无人机的标配;最后发动机独立布置在机身尾部上方,一方面腾出了机身空间也增加了载油量,另一方面耗油量更低。

这么看就知道全球鹰的机翼有多细多长了

但是,性能突出、设备先进,这些都不是全球鹰造价居高不下的理由,让全球鹰价格一路攀升的原因,是设计不完善导致的不断大改。这一点倒是也情有可原,全球鹰刚试飞没多久,911事件爆发,美军急红了眼,把正常采购流程全部简化,直接将最初的原型机派往阿富汗执行任务,最后虽然完成任务很出色,但7架原型机却也摔掉了4架,而且全部是因为“技术或保障问题”摔的。

完成任务很出色,但损失也有点难看

此后全球鹰就走上了一条边小批量生产边修改的不归路。全球鹰的总共只生产了45架,但大的改型就有5种,除了最初的7架原型机以外,还有美国空军采购的A型和B型、海军的MQ-4C型(RQ-4N)、北约使用的D型、德国采购的E型,等等。最后单机价格从一开始预计的1000万美元、到2001年涨到6000万美元、到2013年又涨到了1.3亿美元。美国国防部一度因为价格太高,差点取消了全球鹰的改进计划,美国空军也因为价格太高削减了订货量,甚至还想封存起来一部分——太贵了舍不得、留着以后用。

海军版的MQ-4C

NASA用的是美国空军退下来的旧飞机

但留是留不住的,美国空军打算在2027年退役所有的RQ-4,但接替的机种也还没定,海军的毕竟生产晚一些,可能会多用一阵子,其他国家采购的就更不好说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本来研制了一款RQ-4A 的缩水版攻击型,机体大小只有全球鹰的一半,但最后没有被采纳,取而代之的是MQ-9“死神”。

早前生产的已经进博物馆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阅读:214

墨书聊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