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落魄女遇好心人收留夫人告诉她后院阁楼千万莫去是禁地

萌桐讲故事 2022-11-01 21:38:32

明朝年间,四川什邡县内有个胡家湾。这胡家湾有一位姓张的员外,这一年,老员外喜得孙子,一家大小喜欢的不得了。老员外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老夫人放话出去为孙儿请个奶妈子,刚刚过了三天,有本地一位李大妈给他引来了一位中年妇女,这妇人年约三十八九岁,跟员外的夫人年岁相当。

她见了员外后就说:“贫妇是外乡人,因到此投亲未遇,没有路资盘费回家,听说员外要给孙少爷找个奶妈,我就把自己的女儿卖了。特来贵府混碗饭吃,望员外和夫人发发慈悲收留于我,我就感恩不尽了。”

员外和夫人听了这番话,心痛不已。员外还未开言,夫人接口说:“既然你愿意在我府上,那我们就把你留下吧。不过,你把自己的亲骨肉卖掉,来给我们喂奶,我们也过意不去啊。”

员外说:“这样吧,我出面把你女儿买回来,你母子二人都在我这里住,免得骨肉分离。”

妇人听了这话,哭诉道:“员外、夫人,我实对你说吧,我的女儿三天前已害病死了。”说完,泪流如雨、员外和夫人见此情景,非常叹惜,只好安慰她一番。

夫人把她引到后房,叫她沐浴换衣。然后才引她去拜见少夫人、大少爷。

从此,这位妇人就在张员外家住了下来,老员外和夫人,少夫人,大少爷对这位贫妇都非常好,这妇人把小少爷也喂养得十分精心。一家上下人等都很满意她,大家都称她为汪妈。

这一天,老夫人对他说:汪妈,我有一句话要对你说:“我们这座府中,到处你都可以去耍。唯独后花园的那座楼上。你千万不能去。”

汪妈道:“既然夫人吩附,我知道了。”说完,抱着小少爷出外玩耍去了。

到了外面,在与府中那些丫环婆子的闲谈中。府中的那些丫环婆子闲谈时都对她说:“我家员外和夫人啥子都好,就是不许我们去后花园的楼上,不要说我们,就是少奶奶和大少爷都不准上去,不知楼上有啥子金银宝贝啊!”

有个丫环接口说:“我每天一早,就见老夫人点一大把香上楼去了。有时员外也去,不知楼上供的是啥子菩萨,夫人和员外对他这样心诚哩。”经婆子丫环们这样一说,汪妈的心里也是疑惑不解。

光阴易过,不觉过了七个年头,小少爷已长到七岁了。这年春天,大地处处春暖花开,草绿花红,员外的前后花园里更是百花吐艳。

这一天,小少爷缠着汪妈要到后花园里去玩,汪妈只得抱着他去,这孩子到了后花园,看到那五颜六色的百花,翩翩起舞的蝴蝶,欢喜得了不得,他挣脱了汪妈的手,就去捉蛾蛾玩、撵蜻蜓耍。

汪妈见小少爷玩得高兴,就到花荫那边与一浇花的丫环聊天去了。突然,飞来一只金灿灿的花蛾蛾,小少爷伸手去捉,哪知这蛾子慢悠慢悠,直朝后花园的楼上飞,小少爷哪管好歹,一直就撵到了楼上去。

汪妈一见,急得连忙呼喊,可是小少爷连头也不回。这一下可把汪妈吓坏了。她急得边哭边说:“员外,夫人都吩附过,任何人都不能上楼,今天,这小祖宗跑上楼去,这又拿他咋个办啊?”

丫头一看她急得这个样子,就悄声说:“汪妈,你不要急,幸好这时花园里无有外人,你快上去把他抱下来不就行了吗!”

汪妈一听,也只有这么办,便连忙跑上楼去,上得楼来看见小少爷正在香案前玩耍,汪妈朝香案上一看,把她惊得由如雷击一般。

你道为何?原来那精制的香案上供了一条红缎子的绣花锦袋。这锦袋有一尺宽两尺长,上面绣的是龙风呈样的图案。绣工精巧,栩相如生。在图案下面,还绣了几个字。“龙风锦袋”绣于癸未年八月十五日。在锦袋的头上。还供了一个朱漆描金的长生禄位牌。牌位上有一行金字。“赠银大恩姐长生禄位。”牌位下边有一行小字。“大明正德己己年秋八月十五恩赠锦袋银四百两。”汪妈眼泪夺眶而出。

她哭了一阵,又仔细地看了看牌位和锦袋。然后,抱起小少爷走下楼去。丫头见她流泪不止,又把她劝了一番。

她悲哀地对丫环说:“大姐哩,你哪知我这苦命人的心事啊!”说完,她抱着小少爷进府去了。中午吃饭时,合府上下人等在堂中吃得高高兴兴,只有汪妈独自坐在房中暗暗哭泣。

有一个丫环就把此事说给了老夫人,老夫人来到房中问她。“汪妈啊!你今天饭也不吃,一人坐在房中哭,莫非有人欺负你了吗?”

汪妈听了这话,更加哭得伤心了。她摇摇头道:“夫人啊!没有人欺负我呐。”

“没人欺负你,那你哭啥?难道你有什么心事不成?汪妈,你有什么心事就请说罢,只要说出来,我会为你排解分忧的啊。”

汪妈听到这里,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她抽抽泣泣地说:“夫人啊!今日我引小少爷到后花园去耍,哪知道,我才眨了个眼晴,小少爷就跑到楼上去了。逼得我万般无奈,只得违背了员外和夫人的吩附,跑上楼去抱小少爷下楼。哪知道上得楼来。我见香案上供了一物,就是那条龙凤锦袋。那、那是我的呀。”

夫人一听此言,惊得目瞪口呆。她颤声地说道:“汪妈!你说啥子?你说啥子呀?”

汪妈这时哭得泪人一般,她断断续续地道:二十八年前,我出嫁时,你也在出嫁,我二人半路相遇,我见你在轿中哭得惨然,就将一条锦袋和四百两雪花纹银一并交给你。哪知道,你如今成了富豪家的夫人,而我呢,却成了叫花婆。今天,鬼使神差地去到你那楼上,见到我亲手所绣的锦袋,还有你为我所供的长生禄位。我见物伤情,怎能不伤心啊!”

她刚哭诉到这里,老夫人早已跪在她的面前。“恩姐,赠送锦袋银的就是你啊!”说罢,二人抱头痛哭。

原来,在二十八年前,这汪妈本是一位有钱人家的千金小姐,她的娘家本是绵竹地区一家姓李的大员外,家大业大。

这李小姐名叫李玉蓉,长得如花似玉,才貌双全。那时,大户人家选亲都要讲究门当户对。这李员外为女儿选亲选来选去就选中了什邡县江员外的公子为婿。

出嫁那天,正是八月十五,这一天,李小姐出嫁,光是嫁妆就摆了两三里路长。

一支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把路上的行人都看得眼花缭乱。李小姐的花轿进入什邡县境内,突然,看见对面有一出嫁的队伍朝她们迎面而来。

可是,那些人一见李小姐出嫁那些排场,吓得他们连忙停下了小轿,躲在路边,让大轿过去。小轿里的姑娘见到这阔气的迎亲队伍,想起自己贫寒的处境,忍不住在轿内放声大哭。哭声传进了大花轿内玉蓉小姐的耳朵里。

她想:“今天本是我的大喜日子。怎么听到这样凄惨的哭声呢。待我问个明白。”想到此,就命停轿。派随轿丫环巧云前去问个明白。

巧云来到小轿前,开言问道:“新娘啊!今儿本是你的大喜日子,你为何这样伤悲呐?”

小轿内的姑娘听得这一问,更加伤悲,她边哭边说道:“这位姐姐呀,我生来就这般命苦,娘家穷,如今找个婆家更穷。我娘家爹爹,靠卖卦度日。婆家公公,靠送春湖口。家无插针之地。住的只有两间茅草房儿。今日到了他家,又咋个过日子啊。今天,再看到你家小姐这么豪华的出嫁排场。更使我伤心透了。所以就哭了起来。”说完,又悲悲哀哀地痛哭了起来。

巧云劝了她儿句,然后来到小姐轿前,把小轿内新娘的那番话向小姐一说,小姐听了后长叹一声,随即说道:“巧云,你快把我这条锦袋送给那位新娘,这里面有四百两纹银,全是我平日积下的私房钱,你给那位新娘送去吧。”

巧云接银在手说:“小姐,你真是观音菩萨的心肠哪。”

小姐说:“快去快回,不必对人家乱说话,也不要说出我的名字。”

巧云来到轿前,对新娘说:“新娘啊!你不要悲伤,我家小姐送你一条锦袋,里面有四百两银子,你带回去慢慢度日吧。”说完,将锦袋银放在轿内。

轿内的新娘连忙说:“大姐,这哪能行啊!”她话还未说完,这丫头已离开了小轿。

这时,小轿内的新娘手捧锦袋,百感交集。她颤抖抖地走出小轿,只见小姐的大花轿已吹吹打打地走远了。

新娘望着远去的花轿泪流满面,她跪在路上,向小姐远去的花轿拜了三拜,口中说道:“好心的小姐啊!你对我的大恩大德我铭记在心了。我王秀姑若今生不能报,就是二世变牛变马也要报答你的高恩厚德啊!可惜我连恩人的名字也未问到呀。”

这新娘名叫王秀姑,她的婆家姓张,丈夫名叫张兴贵。家里有公婆二人,一家三口住了二间茅房,靠送春度日。

王秀姑来到张家,夫妇俩用那四百两银子起本,先用十两银子去买了两头猪和一些粮食。然后将那三百九十两银子作为本钱,到外县去做牛贩子生意。

这个张兴贵年轻有为,经营有方,第一次生意就赚了一千多两银子。本钱厚实了。在外面的生意也越做越红火。

家里的王秀姑也勤俭持家,她先向邻村的大户租了两亩地。和公婆在家物劳耕耘。家中又喂猪养蚕、结麻纺线。

这样,一家老小经过十年的艰苦创业,终于成了胡家湾的一大富翁。张兴贵在外做生意赚了有几十万两。他回到家中买田置地、建造房屋。

张兴贵的父母在三年前已经去世,他们的儿子文举已长到了十九岁,并娶了媳妇。就这一家,在胡家湾成了堂堂正正的张员外。

在张员外的儿媳生下第一个孙儿时,张员外夫妇要找一个奶妈,哪知道这就是二十一年前给她赠银子的大恩人。

那么,玉蓉小姐那么大的家富,为啥落到这样穷困的境界呢?要说清她的来历还得先从她到婆家说起。

她婆家是什邡县汪家庄的一家大财主。丈夫名叫汪金万。这汪金万本是一个浪荡公子,从小就不务正业。读了五年书连本《百家姓》也认不完。他虽然读书不行,嫖赌到是个行家。从小就酷爱赌钱,父母也不怎么制止由他去赌,二老的看法是,我汪家又无多余的人,只有一根独苗苗,他赌点钱算不了什么。反正家业有这么大。将来等他有了家室,就不会赌了。

哪知道这汪金万结婚后,嫖赌之瘾反而越来越大。结婚后不到十天,汪金万在赌场上输去了五千两银子。小姐上前苦劝,他破口大骂,父母上前教训,他也恶言伤人。这一来,气得二老病倒在床。不久相继死去。常言说: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汪家这时已到了水推沙的境地。七八年后,汪金万便把房子、土地输了个一干二净。

这时,玉蓉小姐娘家的父母也相继去世。亲哥嫂又是狠心之人。对这个落难的妹子问也不问。

这时的玉蓉真到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无门的地步了。这一天,那个灭绝人性的赌棍在赌场上又输了。竟把自己刚满十二岁的亲生儿子玉宝卖给一家大户为奴。等玉蓉知道时,那家买人的大户已把他的儿子哄走了。

小姐知道骨肉分离当场气昏,多亏左邻右舍相救才醒转过来。醒来后,放声大哭,她要去寻死,可是寻了几次短路都被好心的邻居们发现救下了。那些嫂子大娘们都来劝她。

他们说:“汪夫人啊!你千万别想不开呀,你千不念,万不念,也该念起你肚子里未见天的孩子呀,你若一死,就拉了他的命债啊!”说起孩子,小姐的心又痛起来。

就这样,她又强活下去,过了一个多月,孩子降生了,是个女孩,那个狼心狗肺的丈夫根本就不在家。还是小姐在富有时结下了很多人缘,邻居们,有的为她送粮送饭,有的为她周济钱。转眼小女儿已满三十天了。

这一天,突然有邻居张大妈搅搅张张的前来对她说:“汪夫人,你那赌鬼今儿又在赌场上输光了。他无钱还债,又把你母子二人卖给人家了,一会儿就要用轿子来接人,你快躲躲呀。”

玉蓉一听此言,如晴天霹雳,她大叫一声“天啊!”就气晕了。

张妈一见,连忙抱着她边摇边喊,“汪夫人,你不要气,快逃吧,千万要看在你的孩子份上啊!”

小姐在昏迷中听到这话,清醒过来。她抱着孩子,拜谢了张妈报信儿之恩。然后,匆勿上路走出了汪家庄。她想,我母女二人如今到那里去投亲啊。想来想去,想到了在白云庄有个远房表妹,不如前去投她。

汪家庄到白云庄六十多里路,一个鞋尖足小刚坐月子不久的妇道人家要走这么远的路多难呀。她走呀走呀,走了两天,这天晚上,在一个老妈妈家中借宿,半夜里突然女儿生起病来,到天亮时,已烧得奄奄一息了。

小姐连忙抱去求医,走到半路,孩子已断气了。她抱着死去的孩子哭了一阵,来到一处柳林边,对死去的女儿说:“女儿呀!如今你已离开了为娘,为娘也只有一死了却残生。”说完,她把孩子放在足下。

就在一株柳树上去上吊。心想一死了事,谁知命不该绝。她刚一吊起,就有夫妇俩从那边走来。女的说:水生他爹,你看有人吊颈啊!”

男的一见,连忙和妻子上去把她救下来背回家中。这个老妈妈熬了一碗姜汤给她灌下。过了一会,她缓过气来。老妈妈问她为哈要寻短见,小姐怕别人笑自己,假说自己是外县人,到这投亲未遇,孩子又死了。不敢回家,所以才悬树自尽。

老妈子和儿媳都将她劝了一番,她们说:“大嫂呀,我们这里有个张员外,他家的儿媳生了个小少爷,要招个奶妈子,我看你就挺合适的。等我去给员外说,你就到他府中去吧。”就这样,李玉蓉小姐就来到了王秀姑的员外府上了。

张员外和王秀姑得知了这位大恩人二十八年中风风雨雨的家庭遭遇后,心中感慨万分。

夫妇俩连忙把她请到客堂,叫来儿子、媳妇、孙儿,都以大礼参拜,然后,由夫人陪着她到后房去沐浴更衣。给她换上华丽的衣服,张员外又亲自出面,访到了他的儿子玉宝。用银钱赎回来,使她们母子团聚。

这时,玉宝已十九岁了。母子在张府见面,抱头痛哭。张员外又到汪家庄去访汪金万。哪知道,这个灭绝人性的东西已被人家打死多年了。

张员外夫妇为了报答二十八年前李小姐的赠银之恩,给他母子二人修了房子一处,拨给良田五十亩,并为玉宝娶了妻室。

汪玉宝与张文举结为兄弟,玉蓉与王秀姑结为姐妹。两家成为百世相好。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