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为什么能治病?中药治病的原理,药的偏性对应病的偏性(三)

鸿朗说健康 2024-08-16 13:08:47

那么,“是药三分毒”是什么意思呢?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这里,就要先把“药”,“毒”,的含义,和为什么用“毒药”的道理一一澄清。既然是针对用于治病的中药,那只有从中医的角度说明问题。

“药”,《说文解字》说是“治病草也”,这个解释是很中肯的。中医历来治病就主要用草药,当然也包括部分动物药和矿物药。治病的草为什么是带“毒”性的呢?那就要明确“病”是怎么来的。

大家都知道,中医讲阴阳五行。其中,为大家最熟悉的一方面就是要阴阳平衡(具体说来,有“相生”和“相克”两方面,也就是“阴阳互根”。)《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说:“平人者,不病也”,正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正常人,就是阴阳平衡的那些“上古之人”,是《黄帝内经》开篇说的“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春”指生发属阳,“秋”指收敛属阴。阴阳的功能都很完善叫“度百岁”)的那些人。(《内经》的论述一直在讲“四气”、“五方”、“阴阳”,说的就是这个。)那病人就是有偏胜偏衰的人。或者说阴阳有“太过”、“不及”的人。

既然病人是自己阴阳有偏胜偏衰,对治这些偏胜偏衰,也要用带有偏性的药物。所以,药物的“毒”性,正是其药效所在的“偏性”。

“毒”,《说文解字》说“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开始看还不太理解,为什么许慎把“毒”训为“厚”?后来联系《内经》的理论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厚”字真是许老夫子的神来之笔。“厚”是什么意思?浓重,丰富。那么用来治病的那些草药是不是都是浓重丰富的植物呢?附子里边,辛热的性质很厚,大黄里边;苦寒的物质很厚;甘草里边,甘温的性质很厚。这个“厚”就是所“偏”的意思。凡是含有的偏性成分的植物(后来也包括矿物和动物)都有毒,而我们对其性质足够了解,就能用来对治人身体的具有偏性的疾病。概括来说,就是“以偏纠偏”。待到身体的偏性被纠正之后,及时停药。——这时再吃,就会另身体偏向另一边,从而造成新的疾病。所以才有“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的说法。这里用“厚”这个不带贬义色彩的字解释“毒”,我想正是许慎老夫子的良苦用心之处。从字形结构来看,“毒”字为上“生”,为草的生长;下“毋”,表示不可。也就是不可以食用的草。后来通过引申,形成了“毒”的“有害,害,猛烈,凶狠”等含义。

我们从食物和药物的发现来看,也不难明白。《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样,尝到了有“毒”的中药,中国古代的中药学由此而形成发展起来。

这里应该强调一点的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二毒”,说明中草药的毒性并非很剧烈的像砒霜一样的毒,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伤寒杂病论》里也并没有用像砒霜一样的毒药治病的方剂。而《神农本草经》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就是为了区分“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其中的“下品药”,一般啊都是偏性比较大的“大毒”或者“常毒”。真正治病,尤其治疗比较棘手的疾病,往往要靠这些“下品药”。

总结一句,“是药三分毒”的“毒”,说的是药物的偏性。真正的中医,正是利用了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病患身体的偏性。也就是说,中药的药性所在,正是其“毒性”所在。而这里的“毒”,是指“寒热温凉,酸苦甘辛咸”的性质和程度,不是能够蓄积的,现代意义的“毒药”。

天人合一观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是自然之一物,存在于自然之中,因此,必须顺应自然。

人和万物(包括中药)都得天地一气而生,中药大都是自然界的产物,中药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万物之间是平衡的。平衡的存在是通过相生相克实现的,自然界中必然存在着具有维系人类生命的相应食物或药物——中药。

0 阅读:34
评论列表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