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职场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
从这些经历中,固然要学到一些功课,但也没必要反思过了头。有时候看上去差不多的经历,看别人好像过程中处理得不错,自己为啥就不行。或者事后聊起来,别人总能讲出一套套的收获,自己好像就还是个傻白甜。相形之下,就有些觉得没做到位。
其实没关系。因为每个人的功课不一样,拿到分数标准也不一样。
一位年纪不算很小的职场朋友,有天忽然很疑惑地问:领导跟我说,工作那么多年,为啥我看起来还是个职场小白,难道以前待的工作环境太好了,人人都是小天使?还是我自己太蠢,后知后觉到像个大白痴?我真有这么弱吗?
陷入了一种自我怀疑,还带着一些些自我否定。
多问了几句,发现他领导的灵魂之问,并不是这两天的事情,而是发生在上上个礼拜。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天,他心里还惦记着。
当时发问的背景,是他在帮一个同事说好话。他那位同事工作上遇到了问题,指标压力特别大。同事本人,之前也委婉地跟领导提了,但没收到啥反应。后来,可能觉得这位朋友跟领导更熟,关系比较好,就拐弯抹角地,请他找机会提一嘴。
于是,借着一次在领导办公室单独汇报工作的机会,他就提了。还补充讲了不少好话,以及同事碰到的困难,之类。对于这件事情,领导没有接茬。等他讲完了,问问他自己的工作,然后,就问了这么一个问题:某某某,你为啥看起来还是个职场小白。再然后,领导也就没再提起。倒是他自己,开始琢磨了。
毫不客气地说,他这个操作的确不太谨慎。工作上替别人说好话,不是不行,但要在拿到足够的信息之后,而且也要看场合看时机。
他跟那位同事,其实也没多熟悉。原本就是点头之交,近期因为对方主动找过来聊,才渐渐有了一些了解。他也是个热心人,看到别人困难,觉得自己也就是提一嘴,也没什么。在提之前,又不做信息收集的工作。很多说法,都是那位同事的一面之词。就这么贸然地,自以为是地帮别人。——难怪领导会那样问他。
姑且不论那位同事的请求怎样,对这位职场朋友来说,灵魂之问既然上心了,那就先认真处理这个问题。
会不会因此影响在领导那里的印象?多少会有,但不至于太夸张。人家不是小白,接触的时间也不短,自然了解你是什么样的人。这次之所以提出来,不妨看作一个善意的提醒。自己以后,不要这样冒失。
自己到底是不是小白?是不是,可能没那么重要。年纪不算很小,个性基本定型,再想改变,化身八面玲珑心机型,恐怕也做不到。不如,接受自己这样的性格。只不过,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留心自我保护。专注自己的事,谨慎开口。
无所谓好坏褒贬,就是自己一步一步走来的真实经历。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转载需本人授权。不想错过职场趣聊,关注:<芥菜树下>,闲话职场,南北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