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大臣,大家一定会想到和珅与纪昀(纪晓岚)。当然也有福安康和刘墉,不过福安康与乾隆有着说不清道不白的血缘关系,宠爱无人可比拟;刘罗锅虽然在民间传说中一直与和珅斗得不亦乐乎,但在真实的历史上,他的官位品级和受宠程度与和珅相比差得远着呢,根本无法与其并驾齐驱,大家可不要被“君臣对”之类的相声段子误导了。

和珅与纪昀,绝对是乾隆爷最仰仗的两个大臣。和珅之所以深得皇帝的宠信,除了确实有才干善理事,最高明的一点还是精于揣测上意,把皇帝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办,能够时刻替皇帝赴汤蹈火,久而久之,乾隆当然就把和珅当成自己的一部份,并将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对自己亲家的贪腐专权当然也就视而不见了。纪晓岚才华横溢,学术渊博,能言善辩,风趣机智,不然乾隆也不会让他任职《四库全书》总纂官,修成旷古未有的《四库全书》,其官职也是一路飙升。但是,在乾隆皇帝去世、嘉庆当家以后,这两位前朝风光人物的结局却迥然不同。

公元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仅过十天,也就是正月十三,嘉庆便宣布和珅20条大罪,下旨抄家,并抄得白银八亿两(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所以和珅不贪鬼都不信,嘉庆动手理直气壮)。正月十八,廷议凌迟,后来嘉庆考虑和珅毕竟是前朝重臣,老爹心爱之人,便“仁慈”地赐其狱中自尽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为官几十载所敛之财,确实可保嘉庆朝几十年无忧了。

纪昀呢,虽然同为乾隆依重之人,但与和珅还是无法比的:和珅科举无功改当普通侍卫的时候,他已经在为皇家编修图书;和珅成为御前侍卫开始受宠的时候,他在编写《四库全书》;和珅一路升官直至领班军机大臣的时候,他还在编《四库全书》。乾隆四十三年,《四库全书》终于编好了,纪晓岚抬头一看,和珅被吏部尚书永贵弹劾,因失察降两级留用;待和珅东山再起又纵横朝廷时,纪晓岚又开始编书了;直到乾隆晚年,和珅风光无限,身兼内阁首席大学士、四个部尚书、内务府总管等数十个重要职务,拜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忠襄公时,纪晓岚,仍旧是继续编书……所以,虽然纪晓岚也颇得乾隆宠信,但嘉庆心里清楚,前朝重臣纪晓岚的能耐就是精于研究学问,不仅对自己没威胁,以后编修图书还要用,算了,还是留下继续使用吧。

其实在嘉庆当名义皇帝、“太上皇”乾隆紧把大权不放那四年里,纪晓岚的职务也曾从左都御史改成了兵部尚书,但事实证明老学究真的不适合待在兵部,于是乾隆就又把他弄回去做左都御史;左都御史又做了两年,纪晓岚终于升迁为礼部尚书,此后就坐在这个位置上遭遇乾隆驾崩、嘉庆掌权、和珅坏事。自己没有因为同样是乾隆的宠臣且与和珅关系较近而被嘉庆送去陪他们,纪晓岚应该是庆幸而满足的。

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好事竟然接踵而来:嘉庆八年,在纪昀八十大寿上,收到了嘉庆皇帝亲自派人送来的生日礼物;又过了两年,嘉庆的封奖令再次到来,纪晓岚成为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管国子监事”,位极人臣。纪晓岚的协办大学士并没有当多久,正月受封,次月就因为喘病复发而去世。虽然远不是嘉庆最为信任的官员,但纪昀身前身后名声俱全,去世后还得到嘉庆赐白金五百专用于治丧、亲自写祭文、碑文的极高待遇,并因“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的人生经历获谥“文达”,这更非普通臣子能拥有的哀荣啦。其实,能够寿终正寝,其结局就远胜被赐白绫的和珅了。

纪昀出生于公元1724年,比和珅整整大了26岁,但当其以82岁高龄老死于卧榻之时,和珅已被赐死六年之久。想想当年帅哥和珅权势滔天、不可一世之时,他们二人恐都无法预料这个结局吧?在69岁时,“貌寝短视”,即长得丑、还近视的纪晓岚便按照当时士大夫的通例,为自己写了一副挽联: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老老实实干活、认认真真读书、踏踏实实活着,甚好,也幸甚。